原標題: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變成“戴珍珠耳環的貓咪”“戴珍珠耳環的玉米”,新舊媒介各擅其長背后——(引題)
網絡交互感成就藝術的N種破圈(主題)
新冠疫情起伏不定,令各類文化藝術場館在開閉之間異常焦灼。如何化解因疫情而無法進行大規模人員聚集的難題,并繼續發揮這些機構承擔的公共文化藝術普及的功能?回溯不久之前互聯網上一度興起的名畫模仿熱潮,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好的創意完全有可能把危機、難題轉變成藝術普及的新的契機。
名畫模仿熱潮的始作俑者,是一場由荷蘭網友首發的網絡名畫模仿挑戰游戲,后有蓋蒂博物館主動地跟進、策劃、推動,再后是世界網民的積極呼應。這股模仿熱潮席卷網絡,在疫情帶來的壓抑氛圍中制造了一場皆大歡喜的游戲奇觀。
疫情造成隔離,互聯網提供聯接,游戲匯聚人氣,藝術維持基調。一個小小的創意,讓我們看到,如果新舊媒介能夠各擅其長,藝術普及不難在大眾層面開展起來。
一直以來,高雅藝術的普及多少面臨事倍功半的尷尬,博物館作為一個承載過往文明精粹的巨型殿堂,更像財富和權力的炫耀,而不是親近大眾的文化載體,她對知識、身份、名望、價值的偏好,使庸庸凡眾并不熱衷前往。
互聯網卻剛好與之相反,它提供了一個巨量信息的空間,包羅萬象,唾手可得。在消除時間隔閡與空間差異方面,任何傳統媒介都無法與之媲美。然而,猝然獲得的權利,不見得就一定帶來解放。困于數據與算法羅網中的普通人,實際難以跨越出身與學識的局限。
如何跨越邊界、打破隔閡?模仿名畫活動,提供了一個方案——游戲!而且是游戲的最基本形式:模仿——人類最原初的本能行為之一。這個看似簡單的形式將日常的嬉戲玩笑,與美、崇高乃至神圣的境界聯通起來;將看似無關的兩端——隱身網絡的蕓蕓眾生和高居殿堂的經典藝術,連接了起來。模仿,舉重若輕地消弭了大眾與藝術之間的隔閡,消解了不同人群在知識、趣味上的巨大差異,使所有人都能興致勃勃地面對同樣的畫作。虔敬、嬉戲、結構、解構、嘲弄……各種情緒各種想法心平氣和地展示,在此氛圍中,經典與大眾變得親近。也許,這才是以啟蒙思想為根基的現代博物館建立的初心所在。
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游戲而已,至于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嗎?
但是很多東西確實不經意間就在這場看似簡單的藝術游戲中達成了。
藝術的核心價值之一是自由創造的精神,在傳統的世界中,只有少數的天才,才可能突破生活、傳統與形式的種種禁忌,于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美,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而在這場游戲中,大眾展示了在天性被釋放,創造力被激發后的令人驚嘆的力量:鍋碗瓢盆、家居日用,信手拈來,點石成金。當看到被模仿得最多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變成“戴珍珠耳環的貓咪”“戴珍珠耳環的玉米”時,你不得不為網友們奇異的腦洞和戲謔的技藝嘆服;當一群帶著口罩的醫務人員在休息室中演繹出《最后的晚餐》的布局時,身處疫情肆虐的晦暗氛圍中,這個畫面暗寓的警示、悲憫與末世的情懷,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模仿,觸及到偉大藝術感人至深的內核……在傳統的常態的藝術普及活動中,無論是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還是博物館開放日、夜游博物館等活動,多停留于識物、識人,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升修養、陶冶情操。而能于其間跨越一步,激發出大眾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可謂少之又少,在這個意義上,這場名畫模仿秀觸及到了藝術普及的頂峰。
但這場游戲的價值應該說并不止步于單純的藝術普及,相對于疫情帶來的晦暗壓抑,它給身處疫情中的人們帶來慰藉!費心搜索模仿的道具時,人們暫離了病毒肆虐的生活;在尋思如何翻空出奇時,人們暫緩了隔離的煩躁;在網絡互賞的品鑒中,人們獲得了創造而不是單純模仿的滿足……生活嚴峻的面目暫時隱去,在歡樂嬉戲中人們恢復了作為整體人的天性,各種不良情緒獲得發泄的機會。藝術模仿,“給不完美的世界和混亂的生活帶來一種暫時的、有局限的完美”(赫伊津哈《游戲的人:文化中游戲成分的研究》),雖然局限,但依然值得珍視。
除了慰藉,它還讓我們看到藝術改造網絡環境的可能。網絡作為新興的媒介,給人類帶來延伸,也帶來瓦解。信息泛濫,讓人迷失于對這個世界的把握;匿名化的環境,使放縱和惡意失去底線;在這個眾聲喧嘩的世界中,愚行、暴力、謠言、隱惡彌漫,公平、正義、美好需要刻意維護。名畫模仿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可以激發潛能的隱匿性、傳播的便捷性和參與的低門檻,以名畫相號召,引導公眾走向藝術。藝術品本身提供了一個經典、健康的主題基礎,各種奇思妙想被框定在了一個適度的范圍內。參與者們,面對共同的藝術參照物,簡單的規則,站在人類文明精粹的階梯上,交流、展示,向美而生。
必須承認,智能手機和網絡已然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在互聯網時代,人類異地共處、天涯比鄰的事實,并沒有增進彼此的認同和共情,比較而言,書籍、報刊、電視等傳統媒介傳達出的“與世人共存的知覺”更為深厚強烈(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在這個人類高度卷入又深度疏離的網絡世界中,需要一種力量,將人類重新連接,有意義地連接。名畫模仿秀展示了一種可能,在這個不分高低貴賤賢與不肖,人人可參與的游戲中,大眾以豐富的形式自豪地宣示自己的存在和個性,并寬容地感受、接納他人的表達和創意。其間表現出的自由、平等、包容和理性,對于人類來說,是帶有烏托邦性質的精神追求,自古及今,都彌足珍貴。人類面對共同的目標,分享情感、分享趣味,感受精神諧和共振的歡欣和振奮,仿佛邁入了世界大同的太和之境,這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美好境界。
這是網絡時代的藝術普及給世界帶來的新的可能,它也為傳統的文化藝術機構提供了新的思考、挑戰和發展契機。(顧穎)
(作者為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