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河南臺“奇妙游”系列再出中秋神作

時間:2021-09-21 09:16:17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河南臺“奇妙游”系列再出中秋神作(主題)

大篇幅展現打鐵花、刺繡、舞獅、火龍等傳統技藝(副題)

北京晚報記者 李夏至

昨晚,中秋小長假第一天,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制作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中秋奇妙游》提前與觀眾見面。

今年的《中秋奇妙游》延續了《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的節目形態,以“網劇+網綜”的形式架構,以傳統文化為內核支撐整場節目,在河南衛視播出后,再次驚艷。節目以唐朝宮廷樂師之女唐小月為線索,展現了唐小月中秋佳節萬家團圓之際期盼與父親相聚,通過重重考驗集齊信物,最終實現父女團聚的故事。節目中呈現了大量的“非遺”文化元素,打鐵花、刺繡、剪紙、皮影、泥塑、舞獅、火龍等傳統技藝都在節目中有大篇幅的展現。

最讓觀眾贊嘆的文化類神作是舞蹈節目《鶴歸來兮》。節目以“鶴”的形態為原型,借鶴祈福之意,從鶴的文化象征意義傳遞對圣潔、清雅、生命的盛情禮贊。被譽為“古典舞教科書大神”的蘇海陸作為主演,將鶴的高貴典雅與極具美感的舞蹈完美融合在一起,最后化身如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鶴,舞在洛陽城,飛躍月圓上空。

創意舞蹈《墨舞中秋帖》則以中國書法名帖之一的《中秋帖》為契機,打造出全新的書法與表演的跨界藝術呈現。舞者陳炳睿用他極富張力的肢體語言和飽滿的情緒,展現出書法藝術的精妙和東方民族固有的含蓄雋永的特點。舞者象征著書寫者手中的墨點,跟隨著毛筆的揮舞而自由翻滾,隨性寫意。古典舞與書法藝術的創意結合既超出了想象,又有天作之合的美感相融,不少觀眾感嘆,這臺中秋節目“完全長在自己的審美點上”,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自信不需矯飾便信手拈來。

據節目總導演之一路紅莉透露,《中秋奇妙游》延續了以往的創作思路,在保留中秋“溫馨”、“浪漫”的基調以外,也體現了主創團隊的深入挖掘與“新解”。路紅莉說,“我們在節目里除了展示唐朝的一些中秋習俗,也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國泰民安的祈愿、對家和萬事興的美好祝福附加在節目中間,這是整個《中秋奇妙游》的調性。”

這次的節目還“走出了河南”,創作了《若思念 便思念》的歌曲,并輔以劇情加以講述。“千年前,唐朝詩人張九齡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以寄幽懷。千年后的中秋節,《中秋奇妙游》圍繞‘客出河洛’的文化歷史,表現出了新的時空概念下的‘團圓’。詩人張九齡是客家人,我們這一次就是由河洛文化引出客家文化,有一個大概念的‘天涯共此時’,也和觀眾們分享這種‘共時賞月’的節日習俗。”路紅莉介紹。

據導演組介紹,從除夕夜奇妙游到中秋,“中國節日”系列已經陪伴觀眾八個多月,節目組基本沒有休息過。“狀態確實很疲憊,每一個節日相隔的周期都不長,短的就是一個月多一點,長的也就兩個月。從創作、執行、拍攝到后期合成,再加上上線宣發,基本上每次的時間都是拉滿的。但是大家士氣很高,也很自信。”據路紅莉透露,其實中秋、重陽和春節的節目都是同時進行,現在重陽節的節目已經在策劃制作中,春節的節目也已經開始策劃了。在線“催更”的觀眾們,可以靜待佳音了。

標簽: 河南 奇妙 奇妙游 系列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