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陜西:把疫情對文旅企業的沖擊化解到最小

時間:2021-09-23 04:31:11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陜西:把疫情對文旅企業的沖擊化解到最小

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  王偉杰

陜西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讓陜西省的文化和旅游企業一度面臨危機。為幫助企業脫困,陜西省創新工作思路,針對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實施精準幫扶,盡最大努力解決企業生存發展難題,形成平穩恢復和高質量發展態勢,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提檔升級。

為把疫情帶來的不利沖擊化解到最小,陜西省各市區、各單位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問題,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送政策、送溫暖服務活動。據統計,陜西省12個市區累計為500多家企業1100多人次宣講政策35場,上門面對面走訪企業75家,了解掌握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問題400余條。

2021年7月以來,漢中市縣文旅系統干部累計走訪中小文旅企業130余家次,每次走訪都及時宣講國家和省、市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企業答疑解惑,指導企業用活、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寶雞市文旅局建立《促進中小文化和旅游企業健康發展臺賬》,對走訪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逐條進行任務分解,明確了工作措施和進展情況。安康市根據加快獎勵辦法實施進度,助力和激勵旅行社企業發展,向達到獎勵標準的安康旅游百事通、安康順風旅行社等6家企業兌現獎勵資金17萬元。榆林市文旅局結合全面摸底全市A級旅游景區發展、4A級旅游景區創建和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及“十百千”工程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申報、全市安全生產檢查和防汛檢查等工作,積極開展送溫暖送服務活動,為文化和旅游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西安市則動員國家級和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發揮平臺載體作用,深入了解入駐園區(基地)的企業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渠道,完善服務機制,優化服務措施,規范企業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加快西安旅游發展基金2021年度扶持項目申報工作,重點對主題樂園基礎設施建設、游樂設備項目、休閑街區(園區)、旅游度假區、旅游景區、文創園區、康養等融合業態項目進行實地調研,分批遴選重點項目優先支持,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游企業融資渠道。

8月6日,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召開“金融助力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10個金融機構和單位、2個產業園區、10余家中小文旅企業的代表參加座談,針對中小文化和旅游企業面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和研究。

近年來,陜西省以打造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和國際旅游樞紐為目標,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陜西文化和旅游的國際影響力。疫情發生后,文化和旅游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千方百計架起線上橋梁,確保對外聯絡不停滯、對外交流不停擺,持續塑造“文化陜西”品牌。

今年7月,陜西舉辦了2021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組織全省各市(區)以及陜旅集團、陜文投集團等文旅企業搭建展臺,精選推介了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文旅項目,為文旅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為文旅企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據統計,博覽會上,陜西省重點項目簽約34個,簽約金額達174.78億元。該博覽會與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一起,已成為“一帶一路”凝聚文化和旅游資源、共推文化和旅游建設、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國際平臺和紐帶。

陜西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富集,在推動紅色旅游發展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從場館展示、旅游項目、講解示范、紅色文創等方面入手,規范紅色旅游發展,傳承紅色基因,發布陜西紅色文化地圖,梳理233處重點紅色資源,推出25條精品旅游線路,促進紅色旅游持續升溫。為延伸產業鏈條、擴大旅游消費,今年6月,陜西省舉辦了2021陜西(第七屆)旅游商品大賽,一大批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帶著產品亮相。

接下來,陜西省將做好中小微文旅企業融資體系建設,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文旅合作會商機制,拓展中小微文旅企業營銷途徑,加快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和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產業鏈,為全省文化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文旅新篇章。

標簽: 陜西 疫情 文旅 企業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