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尼埃普斯的故鄉

時間:2021-10-12 13:18:1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標題:尼埃普斯的故鄉

張世斌

我兩次去過法國的沙隆市。這是座美麗的小城,尼埃普斯的塑像聳立在索恩河畔。

1765年尼埃普斯出生在沙隆,1826年夏天,他在一塊鉛錫合金版上涂上白蠟和瀝青的混合物,制成了一塊感光板,在自家的閣樓上對著窗外持續曝光了8個小時,然后用薰衣草油把沒有曝光硬化的白色瀝青混合物洗掉,露出金屬板的深黑色,得到了窗外景物圖像:左側是鴿子籠,中間是倉庫屋頂,右側是另一座房子的一角。這就是目前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的《窗外屋頂》。

我曾多次專門到尼埃普斯塑像前,看著靜靜的河水,任思緒飛翔。

索恩河從這座小城穿城流過,在此形成了三叉,河面平靜,偶見幾只白天鵝在水中嬉戲,和平鴿也趕來湊趣,在岸邊找食兒。

河水水面平靜得幾乎見不到波光,微風徐徐,空氣凈化過似的,物體倒映在水面上,尖頂的教堂、高高的水塔和飄揚著的藍白紅三色國旗,橫臥河面的兩座鐵橋,像架在仙境里一般。

傍晚,燈火初上,燈影漂在水面上,若靜若動;夜深,河水在燈光簇擁下低聲唱著歌緩慢地向西流去。

這景色都鎖定在尼埃普斯的目光里。他的雕像就聳立在河畔對面街口中央,他手扶一架感光照相機,儀態從容地注視著前方。雕像背后,是沙隆主城區,這里沒有喧囂,沒有嘈雜聲,沒有叫賣聲。恬淡,安靜,怡然……

除了美麗的河畔,還有河岸一邊緊鄰馬路的一排梧桐樹,樹枝被剪得方方正正,如果在夜晚,這方方正正的樹冠就像建的房子。都說法國人浪漫,就這個畫面而言,倒覺得這里的人做事仔細、嚴謹。

還有那精巧的建筑,不管是樓房還是教堂,一眼望去,單座尖頂的像塔,多座尖頂的像林,還有的像皇冠,像積木;顏色多彩:蠟黃色的,紅色的,白色的,一座城就是一幅畫。

由此我聯想到法國的畫,想到引領世界潮流的藝術杰作。從我看到的索恩河之美,河兩岸的美,法國建筑的美,樹木修剪的美,想到了畫家畫出的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在這樣的環境里,有了靈感,才創作出了眾多傳世的不朽之作。

更想到尼埃普斯,他創作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他的周圍都是美景,大概是想用繪畫技藝之外的“技術”留下美景,這才有了創作照片的夢想吧。據說,尼埃普斯是有了創作靈感后,才委托光學儀器商人賽福爾為他制作照相暗盒、光學鏡片的,這才有了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

尼埃普斯把他的方法稱作“日光蝕刻法”,比照相機發明人達蓋爾早了十幾年,他才應該被稱為攝影術的真正發明者,只因他沒有及時公開他的秘密,所以錯過發明人桂冠。

史料雖是這樣記載的,但我倒覺得,尼埃普斯未必想的是“發明人桂冠”,也許他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后人享受照片藝術,讓圖片記錄生活,根本沒想當一個什么“發明者”。

標簽: 尼埃 普斯 故鄉

上一篇:五彩山巒
下一篇:心向田野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