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時間都去哪了(有聲朗讀)

時間:2021-10-13 13:17:07    來源:中工網    

時間都去哪了

作者:江楠

朗讀:江楠

致我的鐵道兵父親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題記

中等身材花甲之年的他,頭上鬢角處早已添了不少白發,那種愛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叛逆與不懂事的成長一遍遍被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讓我變得溫柔、大方、善良。仰視著他,感受如同太陽般給予我的溫暖。這就是我的父親。

鄉愁 

渾濁了上千年的長江水依然渾濁,潮濕陰暗了千百年的吊腳樓依然潮濕。在綠軍裝大行其道,人們的激情正被語錄和標語配的昂揚亢奮的一九六零年,他出生在浙江安吉。

父親在浙江生活了十七年,積累了人生中最真、最初的情感,父親性格里溫柔細膩的種子一定是浙江安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方凈土帶給他的。后來父親當了鐵道兵,轉業到了太原喜結我的母親。

兒時的記憶,父親總是年年帶著我跟母親,盡量逢年過節回到那片故土,那時坐著綠皮火車,一坐就是兩天兩夜。父親則自己坐在硬座車廂,有時候就只有站票,卻把我跟母親送在臥鋪的舒適的小床上。家鄉的路總是泥濘顛簸,我通常是坐在父親肩頭,那種呵護是從一而終的。"安吉到,車子跳",蹦跳的小三輪車就是回到家鄉的交通工具。那些日子,馬不停蹄,天天在父親帶領下,走親串友,不管親朋好友家距多遠,路多崎嶇難走,但難掩的喜悅,在我們全家的臉上已告訴親朋,此路是親情路、思鄉路、理想路!這一條難行的家鄉小路是父親聯結親朋通向人生目標和理想心路的啟程。

父親為我起名江楠,顧名思義,在他的心里那濃濃的鄉愁,我的身上寄予了多少對家的思緒,唯有那不變的情感連同故鄉的路牢牢地鑄就在他和我們全家的心靈深處。

當兵的人 

1978年12月,父親光榮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戰士。當他接到夢寐以求的入伍通知書時,便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時刻。

爺爺奶奶生了九個孩子,父親在貧窮的家庭里學會的是慈悲為懷、勤儉持家、與人為善、本分厚道,當兵的堅韌性一直影響著父親,勤儉的本性一直延傳至今。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他幾乎不為自己添置衣物,兵轉工后,在單位發的路服是父親最愛穿的,衣服甚至襪子都是穿到打了補丁,他會嫻熟地把補丁打成清新的圖樣,直到不能再使用。

我從小就喜歡父親給我洗的白衣服,有淡淡清香,穿起來干凈利落。父親兵轉工已經三十余年了,工作和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很多,但他總是教育我,要堅韌,要善良,要自立,要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生活。熱愛生活的父親,總是影響著我太多,改變著我太多。

文韜武略 

當兵時候,父親總是定期給家里寫封家書,把當兵的光榮和滿足帶給全家。小時候,我總能隔三岔五收到父親寄來的信件,清秀的字跡,細膩的感情,不論內容是怎樣的,每次看完都會落淚,被感動,那便是用心了啊。

余秋雨曾經說過,一個文人要想和某一片山水有靈魂上的接觸,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觸動父親心弦的東西卻很多,他走過了很多項目,換了很多地方也走進了那些山水。

張集鐵路第二項目部門前有條彎彎的小河,小河兩岸既無名山大川作伴也無名勝古跡相隨,但父親筆下那條普通的小河熠熠生輝,拜讀之后我都想去一次他曾經生活的條件艱苦卻走進他心里的地方,感受他心里那不一樣的美。

“瑟爾基河啊,你可曾感受到?我們在這里已伴隨了你兩年有余,在不久,經我們精心打造的國家大動脈——張集鐵路,將永遠伴隨你,火車的汽笛聲和輪軌的撞擊聲將不停地為你唱贊歌,歌頌你的美麗,歌頌你的無私,盡管我不能留下陪您,也無法再感受到,但在我的潛意識里你們將相依相伴直到永遠!”父親的這段文字,讓我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滿滿的對工作的熱愛,才能讓父親愛上那樣一方水土啊。

子承父業 

“有一條只能向前走的路叫時光”,2013年9月我如愿進入了父親所在的十二局二公司,在這樣一個集體里,我見到很多像父親一樣優秀的人,在父輩們開創的美好環境里,兢兢業業工作。

他們一路走來,成為了祖國鐵道建設大動脈的雄獅勁旅。父親和他的戰友們在領頭人的帶領下完成了從人民軍隊到優秀企業的飛躍。而在山邊的不遠處就是鐵道兵二師汽車七團的舊址。

至此,我突如其來,有一種靈魂被一擊而出的感覺。做了這份工作才發覺它何等不易。父親有山的脊梁,山的肩膀,山的厚重,而我會沿著父親的腳印,不因走得太遠,忘了為什么出發!

(中國鐵建職工e家)

標簽: 時間 都去 有聲 朗讀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