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家唱”:接力建黨精神 唱出穩穩的幸福

時間:2021-10-14 10:47:59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大家唱”:接力建黨精神 唱出穩穩的幸福

中國文化報記者  王  彬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今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舉國振奮,慷慨激昂。一首首紅歌,如同一把把火炬,點燃人們對黨和國家的深情。一支支紅曲,如同一面面旗幟,在人們的傳唱中將偉大建黨精神接力。

紅旗漫卷,星火燎原。自今年起,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大家唱群眾歌詠活動(簡稱“‘大家唱’活動”),該活動充分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目前,該活動已帶動各地開展歌詠活動約4.4萬場,參與人次超1.77億。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群眾歌詠活動熱潮,飽含人們對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的敬意,以及對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的信心。

西安市新城區“唱支山歌給黨聽”紅色歌詠活動現場    新城區文化館供圖

紅歌傳遍大江南北

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今年,“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回蕩在祖國各個角落,優秀革命歌曲經久不息、熱度不減,帶來深刻的思想洗禮。“大家唱”活動彰顯人民主體地位,切中時代命題。

“熱淚盈眶、滿懷豪情”“有沉甸甸的喜悅,更充滿了信心”——9月23日,秋分時節,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第八屆中國農民歌會暨“大家唱”活動成果展示引發了群眾的熱烈反響。該活動分“風雨來時路”“頌歌獻給黨”“一心奔小康”“花開新時代”4個篇章訴說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了各民族同胞投身鄉村振興、致力偉大復興的信心、決心和精神面貌。這種“精神收成”凝結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由衷的擁護、對黨帶領人民創造的美好幸福生活深摯的熱愛。“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源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如果沒有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和浴血奮戰,就沒有今天安居樂業的生活。”合唱隊來到安徽,參演的農民歌手李奎唱起《再見了大別山》。鄉村教師出身的李奎,時刻關注著鄉村的發展,他說:“鄉村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果園飄香、魚肥味美,鄉村變成了景區,游客越來越多”。

“點贊、收藏、轉發”,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大家唱”活動的百首推薦曲目一經公開就收獲各地群眾“一鍵三連”,直至現在仍是線下線上各類活動和平臺的精品歌單。

“七一”前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群眾歌曲百首作品的音頻在國家公共文化云發布,又引來一撥翻唱潮。這些作品從各省(區、市)文化(群藝)館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中心選送的299首原創歌曲中脫穎而出,包括獨唱47首,合唱13首,重唱、組唱、表演唱、小合唱等40首,已走入大街小巷,展現新的生命力。

“我是一名教師,教學任務重,學校距離排練場地比較遠,排練時常常飯都顧不上吃,但不覺得累。唱經典歌曲,傳奮斗精神,讓我的生活非常充實。”廣東省佛山市技師學院教師陀贊梅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學校的青年,奮斗不分年紀,正值青春,更應該把握當下,激揚風采,爭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像陀贊梅這樣,在歌詠中傳遞正能量的普通群眾,在“大家唱”活動中比比皆是。全體國民跨越地域,“大家唱”唱響心中的歌,同慶黨的百年華誕,見證偉大歷史時刻,以合唱的方式,謳歌時代精神,表達愛黨愛國心,將美好與希望撒向更廣闊的天地。

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切實增強獲得感

熱在基層、熱在群眾是“大家唱”活動的最大特點。各地因地制宜,供給豐富內容,采取創新手段,著力增強互動性、參與性,令歌詠活動充滿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切實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把舞臺交給群眾,把話筒遞給百姓。以“大家唱”活動啟動儀式為引領,四川開展了首屆巴蜀合唱節開幕式、巴蜀合唱節合唱比賽、合唱藝術惠民展演、合唱藝術交流峰會、巴蜀合唱節閉幕式等活動,會聚27支合唱隊1600余合唱隊員同臺切磋。合唱隊深入四川南充6個縣(市、區)普及合唱藝術,推動群眾歌詠活動在基層生根發芽。合唱節期間,現場惠及群眾約10萬人次,線上瀏覽量逾千萬人次,活動效果超出預期,社會反響強烈。“我們將惠民展演的流程設計、場地布置、藝術呈現全權交由南充的6個縣(市、區)負責,省、市相關部門僅幫助協調相關合唱隊參加演出,讓廣大群眾自己當策劃、自己當導演、自己當演員。”談到惠民的創新化,四川省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充市選擇順慶區東南街道辦、高坪區六和集團絲綢廠、嘉陵區經濟開發區、閬中市古城貢院廣場、儀隴縣朱德故里、蓬安縣相如鎮油房溝村6個點位,讓合唱藝術走進鄉鎮、街道、社區、開發區、企業、紅色景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唱快閃、志愿服務、公益講座、現場教學等活動,其間創意頻出,有的在紅色景區進行主題演唱,村民與游客一起在歌聲中學黨史、感黨恩;有的組織舉辦綜合性的惠民演出,讓基層百姓觀看高水平的歌詠藝術表演;有的在廣場上直接與群眾拉歌賽歌,盡情表達活力與熱情。

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園區景區都是“大家唱”活動的舞臺,社區居民、學生、軍人、職工、外來務工人員、游客等都是“大家唱”活動的參與者、受益者。

北京市東城區分別在北京中軸線沿線的永定門廣場、前門大街、鐘鼓樓廣場和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訓練場舉辦“大家唱”活動,分“開創新天地”“建設新世界”“創造新輝煌”“走進新時代”4個篇章,以建黨百年以來的重要歷史時期或階段為主線,通過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活動參與人次達26萬,涵括醫護人員、環衛工人、消防戰士、機關干部、中小學生、文化志愿者等各行各業,還特別邀請國旗護衛隊參加,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海淀區則以“百年追尋”音樂黨課系列活動、唱支山歌給黨聽京津冀青年歌手競秀賽和萬人紅歌接力活動為主要內容,創新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重溫共產黨人的愛國初心、壯志情懷和革命精神,尤其受到青年群體的歡迎。

上海結合群眾文化品牌活動——上海市民文化節舉辦了主題合唱大賽,吸引了全市近千支市民合唱團報名參賽。同時,上海市16個區同步開展了合唱大賽及展示活動,其中,黃浦區的相關活動有百支隊伍近4000名合唱隊員參與,是其近年來當地舉辦的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參與面最廣的群眾性活動。

搭建平臺聯動資源

激發美好生活力量

“大家唱”活動開展以來,不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紅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還搭建平臺,促進資源互通互聯,拓展群眾參與渠道,開辟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和新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文化館(站)切實發揮陣地作用,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爭先帶頭,線上線下齊發力,把全社會愛黨愛國的巨大熱情激發出來,把廣大群眾共創美好生活的強大力量調動了起來。

今年,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的指導下,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啟動了“最美歌聲”短視頻征集活動,面向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群眾文藝團隊及個人廣泛征集。短短兩個月,各地機構和個人報送的歌曲MV、微紀錄片、VLOG等作品超200個。日前,“國家公共文化云‘最美歌聲’作品投票數Top10”“央視頻‘最美歌聲’作品投票數Top10”及“雙平臺‘最美歌聲’作品投票數Top20”發布,《唱支山歌給黨聽》《永遠跟黨走》《我愛你,中國》等經典紅歌均多次登上3個榜單,傳遞出全國人民的愛黨愛國心聲。不僅如此,各地通過互聯網平臺和數字服務云,廣泛開展線上“大家唱”活動,形成群眾參與的浩大聲勢,線下線上聯動,凝聚起了強大精神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百度地圖共同啟動的全景山歌地圖已上線數月,標注了愛國歌曲誕生地、唱響地或歌唱地,并全景呈現各省市新時代風貌。用戶只需點擊活動頁面圖標,即可跳轉至該城市的標志性全景,聆聽經典歌曲、了解背后的山歌故事。“一機在手,共享紅色經典,看遍祖國山河”,依托大數據、AI、VR、5G等現代科技,“大家唱”活動扎根全國各地,為國民帶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

除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外,“大家唱”活動也推動了各地延伸服務觸角,探索出服務新機制,為群眾文化高質量發展助力。

北京市石景山區與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及央視頻聯動開展了“唱支山歌給黨聽”群眾歌詠網絡聯動活動,為全國社區合唱團隊搭建高品質展示、交流、學習平臺,還籌備編撰全國社區合唱培訓教材及全國社區合唱發展研究相關書籍,促進合唱團隊水平提升。

圍繞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浙江省文化館以“大家唱”活動為契機,建立了以全面提升文化館服務品質為重點的基層聯絡服務機制。活動以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模式,由浙江省文化館組織全省專業力量赴基層開展指導、創排和籌備工作,各鄉鎮、部門、單位參與其中,打通了資源流通渠道,加速了基層服務迭代;基層聯絡點衢州江山舉辦的主題活動,以省、市、縣、鄉四級黨建結對,融合群文工作,用紅歌、村歌化人,激活文化力量開展村級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打開了新思路。

(實習記者李榮坤對此文亦有貢獻)

標簽: 大家 大家唱 接力 建黨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