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重慶“十三五”期間完成古籍普查 全面摸清古籍“家底”

時間:2021-10-15 08:31: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重慶“十三五”期間完成古籍普查 全面摸清古籍“家底”

中新網重慶10月14日電 (記者 鐘旖)古籍普查是古籍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古籍搶救、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前提。記者14日從重慶圖書館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市第一階段古籍普查工作圓滿收官,該市所有已知古籍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全部完成并出版,全面摸清了地方古籍收藏狀況與數量,為下一步科學管理、開發與保護古籍打下了堅實基礎。

日前,由重慶圖書館牽頭、重慶市42家公共圖書館共同參與編寫的《閱讀重慶——重慶市公共圖書館事業“十三五”發展報告》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編撰歷時1年半,共計16萬字,首次對重慶市“十三五”期間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總結。

記者通過書中“古籍和特色文獻的保護與利用”章節獲悉,重慶市較早開展古籍普查工作,如2014年便出版《重慶市三十三家收藏單位古籍普查登記目錄》。2017年,《重慶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3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正式出版,該套書收錄古籍數據23000余條,凡宣統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錄之列。

在進行古籍普查登記的基礎上,2016年重慶圖書館啟動了碑帖整理工作。2018年,重慶圖書館初步完成館藏4000余種碑帖拓本的普查登記,并即將出版《重慶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碑帖卷》,成為全國第一家出版館藏碑帖普查目錄的公共圖書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重慶圖書館將已出版的古籍普查數據23326條導入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逐步實現古籍普查成果的電子檢索,更好地方便讀者查閱古籍。

在古籍修復方面,2016年至今,重慶圖書館完成了《妙華蓮花經》《清殿試卷》《米芾詞堂貼》等63部89冊/件古籍的修復,對民國時期文獻、書畫方面的修復也小有建樹。為了提高技藝水平,重慶圖書館每年邀請古籍修復專家趙嘉福到渝指導古籍修復、碑刻傳拓、碑帖書畫裝裱等工作,同時對當地公共圖書館、重慶大學、華巖寺等古籍收藏單位的相關工作進行指導。

標簽: 古籍 重慶 十三 三五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