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偽裝者》搬上評劇舞臺——(引題)
戲曲+諜戰,突破舊有題材和模式(主題)
中國文化報記者 劉 茜
近日,中國評劇院新近創排的《偽裝者》在北京首演。作為一部剛剛出爐的劇目,就以其熱門IP、鮮明的特色,備受業界關注,也收獲了青年觀眾的好評。那么劇院是如何將電視劇《偽裝者》成功改編搬上了戲曲舞臺?過程中遭遇哪些難題?成功點、啟發點又有哪些?記者對這臺大戲的主創團隊、業界專家、部分觀眾進行了采訪。
遭遇的創新難點
與傳統戲曲中側重一人一事的敘述方式不同,諜戰戲的敘事呈現出多人物、多事件、多視角的敘事特點。“如何在有限的時空內,完成大量信息的鋪陳,同時又不以犧牲戲曲唱念做打的表現手段為代價,是戲曲現代戲劇目與舞臺表現之間需要不斷協調與取舍的過程。同樣,這也是作為從影視作品中移植創作的《偽裝者》所要面臨和解決的首要問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秘書長孔培培在觀看后,點明了該劇改編的最大難點。而這個最大難點正是極為考驗主創團隊智慧的地方。
主創團隊對創作如何突破舊有題材和模式、實現藝術創新有著最切身的感受。中國評劇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侯紅坦言,這是第一次把諜戰題材搬到評劇的舞臺上,“由于題材的突破,要求創作團隊在音樂、表演、舞臺呈現要有新的探索,否則無法承載這樣的新題材。這對于整個團隊來說難度不小,我們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該劇精心選取原著中極具戲劇張力的“粉碎櫻花號”“雨中姐弟撕”“運送軍火計劃”等核心事件,講述我黨優秀的地下黨員明樓身兼多重偽裝身份,與全家人并肩對抗76號特工總部,共同完成潛伏任務的故事。
除了劇本改編外,在唱腔打造、人物角色塑造以及舞臺呈現上,主創們面臨諸多挑戰,一旦關鍵點上的處理不當,就會帶來藝術缺憾。
舞臺作品是綜合性藝術,正如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所說:“好的作品,唱腔上要體現流派,人物上要有性格,而且要有好的視覺效果。”這就要求劇中每一位主要人物,都要有符合自身人物定位、情感的唱段,然而這些并不容易做到。
戴錫英是這部劇的唱腔設計和樂隊指揮,他表示,評劇以前不僅沒涉獵過諜戰題材,也沒有表現上海灘的題材。他們特意在傳統聲腔的基礎上加了上世紀30年代上海流行音樂元素。“比如劇中汪曼春的唱腔有南方音樂婉約的特點;評劇擅長說唱,明臺的唱腔加強了歌唱性,不僅是板腔體的一板一眼,還借鑒了民族歌劇的唱法,板式有突破;大姐明鏡唱腔中的‘最是流光容易把人拋’‘何時再唱團圓調’唱段則把傳統白派唱腔與新創音樂融為一體。”
取得的成功突破點
作為懸疑諜戰影視劇,《偽裝者》獲得了巨大成功。張勇是諜戰推理小說《諜戰上海灘》作者,也是電視劇《偽裝者》的編劇,這次改編仍由她執筆。對這次改編,她說:“最大的想法就是‘破圈’,讓戲曲能夠在保有藝術價值的同時也能具有市場價值;讓不知道評劇的人來看評劇;希望戲曲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場,喜愛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
侯紅談起搞這部戲的創作初衷,表示:“《偽裝者》是當年的熱播電視劇,現在仍有電視臺在重播,我們想通過這樣的大IP效應,在舞臺上創立一部新的作品,對評劇、對評劇新星的涌現乃至流派藝術創新和發展有所助力。”
每一部新作品的誕生都貫穿著主創者的初衷動機,體現著他們的匠心。然而,作品是否成功還是要看業界人士和廣大觀眾的評判。“我看到了一個和以往不太一樣的、有些變化的評劇。這種變化雖然說還不太成熟,但是我非常喜歡。”藝術展策展人程輝如此贊嘆。網友“小銘同學”說:“評劇《偽裝者》毫不遜色于電視劇《偽裝者》,它把故事的精華部分巧妙集中到一起,用戲曲舞臺獨有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團原常務副團長趙承燕稱贊中國評劇院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劇種使命感,評劇《偽裝者》主題深刻,劇中反復出現的“中國人做中國人該做的事”具有強烈的情感沖擊。
孔培培說,最欣賞的是《偽裝者》大膽舍棄對情節連貫性的追求,緊緊抓住人物情感主線,推進戲劇節奏,整體敘事呈現出動靜交替、大開大合、張弛有度的特點。“與戰爭有關的情節,多設計為動線、快線;同時,將人物情感起伏變化給予時空上的充分延展。比如第五場明臺被捕后,明樓、明臺與汪曼春三人之間的智慧較量、復雜微妙的情緒表達,通過大段成套唱腔和層層推進的多人物對唱,引領觀眾的深度共鳴,從而營造出戲曲藝術特有的敘事策略與戲劇節奏。”
中國戲曲學院副教授朱俊玲評價:“評劇常以唱功見長,這部劇難能可貴地加入了許多武打和戲曲程式動作。明臺和程錦云竊取機密文件時的矮子功,明臺被抓捕時展示的椅子功都很有觀賞性。”
谷文月認為,該劇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新的路子來展示評劇藝術。這中間既有編劇張勇、導演安鳳英等人的辛勞,也得益于以中青年為主的演出團隊的默契配合。“希望這部戲成為中國評劇院劇目建設的有效積累,也能促進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中青年演員群體迅速成長。”她說。
還有哪些啟發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是一部排練只用幾十天就推出的新創作品,首演時間緊、任務重,雖已有相當好的舞臺品相,但也有一些待打磨修改、提升完善之處。它帶來的啟發,不局限在劇目本身的意義,而應放眼到對這一類型題材創作乃至戲曲現代戲的全局去檢視、去觀察。
有的專家提出,影視作品的懸疑風格往往更加傾向于對事件和情節懸念性的講述,戲曲的表現手法恰恰相反,往往讓觀眾在第一時間便知道秘密的玄機所在。那么這種“說破”的處理方法,會不會得到更廣大觀眾的認可,值得仔細思考。
還有有識人士提醒,戲曲改編移植影視劇作品,一定要尊重戲曲規律,絕對不能走“話劇+唱”的路;還要用戲曲的表現手段、戲曲的手眼身法步去塑造人物、表達情感,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對人物心理的揣摩也要更精準更用心。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孫紅俠認為,創作中需要始終把握的關鍵點是“所有的表現手段為主要人物服務,在關鍵段落放大主要人物的內心,突出其情感,才會打動人心。”
“評劇《偽裝者》在懸疑性特定敘事與表達中所努力追求的創新精神與藝術探索,值得肯定。”孔培培說,戲曲現代戲經過百年發展,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正面戰場、敵后諜戰、城市干部、駐村書記、知識分子等類型化題材的創作實踐,必將對戲曲的敘事手法、音樂、新的舞臺程式創造產生深刻影響。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