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京開幕

時間:2021-10-21 15:47:07    來源:國際在線    

原標題: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京開幕

國際在線消息:10月20日,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北京繁星戲劇村盛大開幕。開幕式上,藝術節組委會藝術總監周龍跟觀眾們分享了自己對于八屆戲曲藝術節成功舉辦的深切感受。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不僅是戲曲表演藝術家、中生代、新生代戲曲演員藝術展現的平臺,更是新老朋友一年一度的戲曲聚會。特別值得慶賀的是,這個舞臺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編、導、表、音、美等方面的年輕戲曲人參與其中。

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海報 供圖

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集南北之大戲,展戲曲之魅力,匯聚了來自中國戲曲學院、北方昆曲劇院、白愛蓮導演工作室、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柳腔藝術中心、陜西大戲劇秦腔劇團、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昆山當代昆劇院、繁星戲劇村等數十家參演院團,薈聚了京劇、昆曲、越劇、梨園戲、柳腔、秦腔、評劇、婺劇、甌劇、戲曲元素話劇等11類劇種18部精彩好戲。演出的主創陣容也亮眼十足,集結了眾多戲曲表演藝術家、多位梅花獎得主等紛紛登臺表演。

開幕大戲越劇《阮玲玉》劇照 供圖

作為我國北方唯一的專業昆曲藝術表演團體,北方昆曲劇院即將在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舞臺上為觀眾們演繹昆曲《金雀記》,它在《喬醋》的基礎上生發而來,以井文鸞、巫彩鳳與潘岳的感情線為故事脈絡,將原著的三十出濃縮為《分雀》《合雀》《臨任》《完聚》四折,并最大限度復原了古代“工尺譜”所記錄的《金雀記》唱腔,延續了復古的造型和一桌二椅的傳統舞臺布置,最大限度重現傳統戲曲的古典美學風范。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創作的昆曲《奉對帖》,以王獻之創作奉對帖為題材創作,講述了王獻之與前妻郗道茂和現任妻子新安公主的情感糾葛,展現出一段情緣深重,抉擇兩難的世情故事。

昆曲《金雀記》劇照 供圖

在第八屆戲曲藝術節展演期間,將會有《看錢奴》、《思·凡》兩部京劇先后與觀眾見面。改編自元代著名劇作家鄭廷玉的元雜劇《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的新編京劇《看錢奴》,是主創團隊將其改編為京劇版本的一次重大的嘗試的創作演出。該劇塑造了一個中國乃至世界文學畫廊中不可多得的嗜錢勝命、刻薄貪婪的吝嗇鬼形象。第二部京劇是已經多次參與藝術節展演的白愛蓮導演的京劇《思·凡》。這部戲,把《雙下山》《小上墳》《活捉》這三出極有代表性的丑行和花旦戲結構在一起,在情節上沒有關聯的三出戲卻因為這樣的生命質感而合為一臺戲。

京劇《看錢奴》劇照 供圖

作為“小梨園”流派“十八棚頭”之一的梨園戲《高文舉》可謂家喻戶曉。傳統的“十八雨傘科”在戲中完美體現,使該劇以“一句曲、一步科”的表演,被行家們譽為“每個動作都是美的雕塑”。柳腔《即墨大夫》是一部具有即墨特色文化的歷史題材柳腔作品,以“廉政愛民”為主題,切合當前的時代背景。評劇《無鹽娘娘》以當代年輕人的普遍審美方式來創作和演繹一段傳統故事,以輕喜劇的表達方式來傳遞這一對家國情懷飽含深情的有些有肉、敢愛敢恨的歷史人物。

而秦腔《焚香記》采取“小制作、名角兒領銜、劇組制”的運作模式,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上海第30屆“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齊愛云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上海白玉蘭配角”獎獲得者張濤主演。呂劇《一念》打破常規,三人撐起錯綜劇情,凝練演繹恩仇善惡。注重“情”“趣”基礎上的意境表達和審美追求。紹劇《莊公的煩惱》打破傳統紹劇演劇形式,近距離的觀演互動,簡潔的舞臺,唯美的燈光,舞臺上9個演員9個演奏員相應生輝,從主創到演員到演奏員,90%均為80、90后,甚至還有00后擔任,整個團隊充滿了青春洋溢,生機勃勃。

紹劇《莊公的煩惱》劇照 供圖

作為國內首部小劇場婺劇新編劇目,婺劇《無名》把英雄夢與平凡人的無常命運交織在一起,是近年來戲曲舞臺上少見的一出荒誕喜劇。甌劇《那年梅開鶴歸來》 將董每戡從青年時期以寫劇投入抗戰救國,到一生治學研劇以報國的偉大歷程,躍然幕前。戲劇性強,催人奮進。這部戲將由梅花獎演員方汝將攜領八位年輕演員,以“教學相長、協同探索”的方式完成這部原創作品,這部戲也集中展示了浙江戲劇的生力軍風采。

婺劇《無名》劇照 供圖

此外,本屆藝術節還設置了精彩的戲曲公益活動,包括百年梨園當代藝術展、京劇少兒工作坊、京劇論壇、京劇沙龍、名師講堂等活動,讓觀眾們以多元的方式走近戲曲,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悉,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的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將于10月20日至12月19日舉行。

標簽: 第八 八屆 當代 小劇場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