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迎建館70周年

時間:2021-10-26 09:16: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迎建館70周年

中新網重慶10月25日電 (記者 鐘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25日舉行建館70周年系列活動。特展“我們:和博物館一起走過的日子”亮相,是為獻給博物館建設者、從業者、關注者、熱愛者的一份“禮物”。

從1951年創建于西南大區首府重慶的西南博物院,到如今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其建立、發展和流變經歷了時代特征鮮明的70年,承載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時期的特殊烙印。

據介紹,特展通過研究梳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歷史源流和演進歷程,展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個體和中國博物館群體的時代故事,體現中國博物館行業與社會互動關系的發展變遷,從而獲取歷史啟示和借鑒,展望民眾與博物館的未來。

特展呈現了3個歷史時期單元。一是矢志文博、奠定基業的西南博物院時期(1951年-1955年)。二是繼往開來、風雨兼程的重慶市博物館時期(1955年-2005年)。三是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時期(2005年-2021年)。

1951年3月,西南博物院在西南大區首府重慶正式開始創建,當時以西南文教部撥交的2萬余件文物為基礎辦館,并結合西南大區實際,規劃了“一院六館”的發展格局。

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次年,西南博物院改組為重慶市博物館,業務范圍也從整個西南地區縮小為重慶及周邊地區。彼時,該單位在繼續推進古遺址、墓葬的調查與保護的同時,積極開展自然標本、革命文物與社建資料的征集與展示工作。至2005年的50年間,重慶市博物館藏品系列日臻完善,學術研究成果迭出,陳列展覽走出國門,并援建了一批新的專題館、紀念館,奠定了重慶文物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基本格局。

2005年6月18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正式開放。目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已發展成為擁有四個館區,7.1萬平方米的博物館,并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博物館(培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共有藏品11.6405萬件(套),涵蓋書法、繪畫、陶器、瓷器、銅器等35個類別,形成了以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歷代書畫、抗戰文物、西南民族民俗文物等富有特色的藏品系列。

當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還舉辦了建館70周年座談會。記者獲悉,下一步,該館將在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全面開放,文物安全體系優化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搭建完備等方面充分發力,讓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基本實現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國際影響力傳播力實現飛躍。

標簽: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