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原創音樂劇《閃閃的紅星》在京首演引關注

時間:2021-11-03 08:15:1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跨越時空的對話:原創音樂劇《閃閃的紅星》在京首演引關注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也是一次紅色經典的當代表達。由“共和國搖籃”江西省瑞金市打造的大型原創音樂劇《閃閃的紅星》日前在京上演,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90后”“00后”主創團隊,讓這部紅色經典經過全新演繹后再現舞臺。

自小說《閃閃的紅星》問世以來,作家李心田筆下的少年英雄潘冬子成為深入人心的經典藝術形象。由八一電影制片廠于1974年拍攝的同名故事片更是在中國家喻戶曉,影響了幾代人;電影插曲《紅星歌》《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斗》的動人旋律走進了億萬中國人心里。

時隔近半個世紀,當年電影插曲《映山紅》的演唱者鄧玉華在音樂劇《閃閃的紅星》首演現場,再次聆聽那動人的旋律,心潮澎湃?!拔腋械脚硕踊貋砹?!當下,要用年輕人喜歡的藝術形式和手法,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P>

音樂劇《閃閃的紅星》主要講述了1934年紅軍長征后,中央蘇區少年潘冬子與當地革命群眾一起堅持對敵斗爭、在白色恐怖中淬煉成長的故事。在艱難困苦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一個農村少年心里播下理想的種子。

“如何做到既有創新、又接地氣,在歷史與現實中找到共鳴點,是我們面對的最大創作難題,也是時代對文藝工作者提出的要求?!痹搫【巹〔荑そ榻B,劇本把著力點放在了“成長”上,原著的經典形象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劇中的潘冬子能茁壯成長,是因為獻身革命的父母給了他足夠的愛和理想,只有愛才能澆灌出愛,只有理想才能點亮理想。”

劇中,潘冬子的父親潘行義加入了紅軍,在對敵作戰中負傷,他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藥讓給紅軍兄弟,使潘冬子和小伙伴們深受教育。潘冬子的母親與蘇區的婦女們用女性的柔情和付出支持黨和紅軍斗爭,也影響著村里的孩子們。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紅星。正是這顆“閃閃的紅星”,成為沖破黑暗舊世界的那道光,點亮、升騰了潘冬子心中的革命火種,讓潘冬子成為一個“追著光的人”。

日前在京舉行的座談會上,專家表示,音樂劇《閃閃的紅星》用時尚藝術形式演繹紅色經典,在繼承和創新中,彰顯了對革命理想的向往與追尋。那顆“閃閃的紅星”被賦予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為紅色少年心底注入“信仰的力量”與“理想之光”。

原著作者李心田曾表示,《閃閃的紅星》中有他對生活的積累,有感情的凝結,有藝術的追求,更有對少年的寄托?!霸瓌撘魳穭 堕W閃的紅星》以新時代的青少年為主要目標受眾,力求通過對紅色故事的全新演繹,讓青少年觀眾了解歷史,感知革命斗爭的艱辛,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傳遞信仰力量?!比鸾鹗形睍浝钪緢员硎?,“蘇區精神”是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也是“紅色故都”瑞金人民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該劇的創作,是一次結合自身紅色資源、傳承蘇區精神的踐行,是對經典的致敬,更是對偉大初心的找尋。

標簽: 跨越 閃閃 首演 在京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