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技術將為舞臺藝術帶來怎樣的奇跡?
中國文化報記者 劉 淼
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科學和藝術總在山頂重逢。”隨著一系列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不斷涌現(xiàn),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強勢崛起,舞臺藝術發(fā)生了強烈而深遠的改變——舞臺呈現(xiàn)手法更加多元、創(chuàng)作時空更為立體、創(chuàng)作觀念迭代加速……
日前,在2021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上,國內外200余名知名藝術家、舞美設計師、專家學者圍繞“數字化與舞臺藝術”的主題,展開線上線下交流討論。許多嘉賓結合近年來的舞臺藝術實踐,就如何用新技術手段為舞臺藝術賦能,提出了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
《偉大征程》文藝演出節(jié)目鼓樂歌舞《新的天地》 中國文化報記者 盧 旭 攝
科技與藝術要帶來1+1>2的效果
新媒體高清影像被越來越多舞臺藝術作品加入舞臺呈現(xiàn)中,“即時攝影、瞬時導播、實時投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中被成功應用。近年來,新科技特別是數字技術被越來越多、越來越嫻熟地運用在舞臺藝術作品之中。
“我曾導演過歌劇、舞劇、京劇等,自己的深刻體會是,數字技術與舞臺藝術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傳統(tǒng)的舞臺藝術、舞美裝置以及美學觀念只有跟現(xiàn)代化的數字科技手段緊密結合,才能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帶來1+1>2的效果。”正如知名導演張藝謀所說,近年來,他在舞臺藝術領域進行了一些頗具先鋒色彩的探索。這其中最為觀眾熟知的莫過于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
古琴、號子、神鼓、小戲、碗碗腔等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激光、機械臂、矩陣LED等現(xiàn)代智能科技“對話”……三季《對話·寓言2047》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從全球性環(huán)境污染、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系、人類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的生存、文化遺產的存續(xù)等角度切入,聚焦科技裂變與人文延續(xù)之間的關系。
據《對話·寓言2047》制作人鮑毅介紹,該劇三季演出由來自17個國家的20多支科技團隊共同完成。“瑞士科學家團隊專門為劇場設計研發(fā)了超輕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讓《對話·寓言2047》創(chuàng)造了目前為止室內最多無人機配合的世界紀錄。節(jié)目中,80臺無人機通過前期編程和中國非遺樂器笙共同演出,場面非常震撼。”鮑毅說。
世界范圍的探索更為多元
在世界范圍內,各國藝術家對于數字技術與舞臺藝術的探索更為多元。
幾年前,芬蘭國家歌劇院推出了“超凡歌劇”項目,并制定了長期的數字化發(fā)展戰(zhàn)略。項目探索了新技術與表演藝術的融合,包括沉浸式裝置、拓展現(xiàn)實舞美設計平臺等多個子項目。“通過這個長期項目,我們希望探索如何將新技術應用于舞臺藝術并尋找最合適的實踐方法。這是一場探險,我們也不知道它最終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我們保持著開放的心態(tài),因為最好的、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在探索和實驗中、在反復試錯中才能發(fā)現(xiàn)。”芬蘭國家歌劇院“超凡歌劇”項目經理安娜斯蒂娜·哈帕薩里說。
為了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走進歌劇,2020年秋季,“超凡歌劇”項目首次推出沉浸式交互裝置“萊拉”。“萊拉”的外形像一個穹頂,每次可容納6人同時參與15分鐘的互動演出。“當你走進‘萊拉’的世界,你將被一個多感官的宇宙包圍,它結合了多項新技術,包括光雕投影、立體音效、運動跟蹤和人工智能等。”據哈帕薩里介紹,互動演出的主題也對科技與藝術的影響進行了探討,“‘萊拉’的世界足夠抽象,因此每位觀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提出獨特的見解。”
不久前在英國皇家歌劇院首演的全球首部超現(xiàn)實體驗歌劇《風浪驟起》在英國引發(fā)強烈反響。《風浪驟起》總時長15分鐘,借由虛擬現(xiàn)實技術與多感官設備,讓觀眾進入一個定制化的歌劇舞臺,在一首以詩譜成的歌曲中體驗夢幻之旅。受莎士比亞《暴風雨》解放愛麗兒橋段啟發(fā),《風浪驟起》把4名觀眾同時帶入夜景下的奇妙世界,從黃昏穿越到黎明,一同探索對孤立、連結和集體再想象的思考,打造極具震撼力的藝術體驗。
據英國皇家歌劇院觀眾實驗室項目負責人安妮特·米斯介紹,《風浪驟起》吸引了不少從未接觸過歌劇的觀眾。“我們和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合作進行觀眾調研,調研結果顯示,31%的觀眾此前從未到過英國皇家歌劇院;68%的觀眾年齡在35歲以下;32%的觀眾此前從未體驗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或其他形式的沉浸式技術。我們希望吸引新觀眾,同時也以一種新形式向忠實觀眾展現(xiàn)他們深愛的藝術形式。”安妮特·米斯說。
數字技術已滲透至舞臺藝術的方方面面
數字技術帶給舞臺藝術的改變,遠不止于舞臺作品呈現(xiàn)方面。在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長曹林看來,當今的數字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應用層面,不僅使舞臺技術操作更加便捷,豐富了舞臺空間的視聽表現(xiàn)力,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感染力,而且從深層思維模式上激發(fā)了舞美設計師的藝術想象力,在數字化語境下,“擴張”“重疊”“沖突”“置換”等藝術語言被頻繁使用,成為當代舞臺美術表現(xiàn)形式上的獨特文本。
國家大劇院舞臺技術部部長管建波以數字技術在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階段的應用為例,為記者展示了數字技術在舞臺藝術方方面面的“滲透”。“在創(chuàng)作階段,數字技術現(xiàn)在已經成為創(chuàng)作工作的得力助手。以舞美布景設計為例,傳統(tǒng)的方式是舞美設計師以設計圖和模型展示設計方案,該方案作為制作方和導演決策的依據,同時也是導演和演員進入排練后演員在舞臺空間調度的依據。這種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準確性差,布景的尺寸不是很精準,演員和布景的比例關系不是很準確;二是空間感差,從平面的效果圖上很難掌握真實空間深度,即使是立體模型,畢竟是1∶50或者1∶25縮小版,真實空間尺寸感受很難判斷。利用計算機設計軟件,可以很好模擬舞臺空間情況,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困擾的當下,主創(chuàng)團隊不方便現(xiàn)場集中開會研究,數字化的模擬手段為舞臺創(chuàng)作提供了絕佳的解決方案。”
每年推出新作品,舞美數量越積越多;為壓縮成本,對已有劇目舞美進行再利用,但如果管理不善,更容易產生混亂;舞美租借歸還后,人工卸貨后開箱檢查再裝箱……為了更加高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首次成功運用射頻識別追蹤技術實現(xiàn)舞美實時管理。
據帕爾瑪皇家歌劇院總經理安娜·瑪麗亞·梅奧介紹,射頻識別標簽被標記到數百件道具、服裝和配件上,每個標簽都擁有獨立序列號,其釋放的信號可遠程被射頻識別讀取器自動獲取,收集到的數據被傳輸至專門的軟件進行處理。“這項技術不僅優(yōu)化了物流管理,也提高了整個制作流程的效率。如果無法找到某個物品,管理人員只需在集裝箱之間走動,射頻識別讀取器便可對需要尋找的物品進行定位。”梅奧說。
上一篇:山西非遺精品亮相第七屆兩岸非遺月
下一篇:福州煙臺山:申遺起航,擦亮閩都文化名片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yè)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yè)領先的科技互聯(lián)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fā)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guī)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fā)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5G)健康發(fā)展,協(xié)調解決5G基站與衛(wèi)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wèi)西氣東輸互聯(lián)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fā)行機構——統(tǒng)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