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老的音樂,年輕人也喜歡
傳統音樂包括器樂、民歌、曲藝及戲曲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近年來,隨著國學熱在中國日益升溫,傳統音樂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呈現在公眾面前,以豐富的形態、獨特的韻味掀起人們對傳統藝術尋根探源的熱潮?!堕W光少女》《國樂大典》等影視劇、綜藝節目成功出圈,受到年輕觀眾追捧。bilibili視頻平臺用戶“古琴診所”的粉絲數達68.3萬,其代表性作品《長安十二時辰幻想曲》播放量272.2萬,點贊數18.5萬。無論是影視劇對傳統音樂的創新性應用,還是綜藝節目全方位策劃的跨界展示,抑或是短視頻對傳統音樂知識的普及介紹,影視節目通過融合傳播激發了傳統音樂的新活力,使其熱度攀升、粉絲數倍增,傳統音樂保護、傳承與創新的相關話題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展現了空前廣闊的發展前景。
從“借曲造境”到“音影合一”,傳統音樂借助影視劇講好中國故事
在中國影視探求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過程中,傳統音樂因其獨特的文化標識性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影視劇是視聽綜合藝術,除了視覺系統追求意境層面的中國風之外,音樂成為聽覺系統中展現民族性、地域性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傳統音樂在影視劇中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歷史題材影視劇中,無論是主題曲,還是背景音樂都大量采用中國樂器演奏,甚至選擇原汁原味的古曲或具有濃郁古典風格的音樂,營造出獨特的審美意境,為中國故事的講述增添了中國味道。借由影視劇的大眾影響力,傳統音樂的當代復興也找到了新渠道。以古琴為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大眾熟知認可,與影視創作傳播密不可分。較早出現古琴形象的電影《知音》,以主人公彈奏古曲《瀟湘水云》表達蔡鍔、小鳳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浪漫情懷;影片《英雄》中古琴與武術的交融,聲音與視覺的演繹,充分彰顯古琴音樂的獨特韻味;電影《影》中,以古琴為主調、富有神秘色彩的音樂與水墨畫般意象的營造相得益彰,將悠遠深邃的中國故事呈現得大氣磅礴。這些電影從最初的“借曲造境”到“音影合一”形成整體性建構,完成了傳統音樂的時代轉換,賦予傳統音樂新的闡釋空間。
直接以傳統音樂為主題內容的影視作品也備受關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是中國故事的一個切口,外來西洋樂的沖擊、傳統音樂的當下困境不僅關乎音樂本身,它也提供了與世界、與歷史、與當下對話的場景,由此引發的思考是全方位、深層次的。因此,圍繞中國傳統音樂發生的故事,不僅能展示傳統音樂的魅力,更具有釋讀文化傳承、時代變遷、世事人心的多種可能。電影《百鳥朝鳳》通過主人公嗩吶高手焦三爺和徒弟的故事,聚焦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境遇。如果說《百鳥朝鳳》主要著眼于“守”,那么融入二次元概念的電影《閃光少女》及根據其改編的電視劇則重在“創”。故事用青春激活古老,讓傳統民樂在與西洋樂的“對決”中逆襲而上,與現代社會文化潮流同頻共振,為國樂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做出有益嘗試。
從化古為今到古今融合,綜藝節目推動傳統音樂的破圈傳播
綜藝節目具有先天的娛樂屬性,在公眾文化塑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較而言,傳統音樂主要傳播于特定粉絲群,屬于小眾藝術。近年來,創作者將兩者結合,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度苄菓稹贰吨袊恰返雀淖円酝鶅H把傳統音樂作為節目注腳或背景的模式,將其作為節目核心要素、主體內容予以深耕,在賦予綜藝節目獨特的文化氣質同時,也使小眾藝術突破了原有信息圈層,傳播并擴散到更廣泛的大眾群體。其中最典型的案例當屬對傳統樂器、優秀傳承人及其相關文化進行全方位、創新性呈現的《國樂大典》。從4K超高清電視技術到“舞臺競演+觀演區實時觀察+排練室自然記錄”三大空間的多維視角,從真人實景元素擴展到“以人為核心”的故事性內容,節目在技術應用、節目形態、內容編排、敘事結構等多個維度實現了“視聽新文本”的創造與轉換,成功搭建了傳統音樂與大眾之間溝通的新渠道。顯然,此類節目不只是綜藝題材的開拓,更是從傳統音樂形態到“新文本”的重造,其破圈傳播的成功實踐值得剖析。
第一,對傳統音樂內容進行現代化、時尚化轉換。化古為今與傳古啟今是傳統音樂現代性發展的方向,綜藝節目如何實現音樂風格上的古今融合是節目成功的關鍵。例如《全能星戰》中龔琳娜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將高超的演唱技巧與現代感十足的編配融為一體,取得煥然一新的鑒賞效果。第二,用綜藝的參與性激活傳統音樂的欣賞性?!吨袊恰分凶T維維與華陰老腔傳承人的合作,就是“民間音樂+現代搖滾”的重新組合。具有參與性的搖滾風格,改變了傳統音樂靜聽默賞的形式,使審美效果也從感悟走向震顫。第三,以平臺融合實現受眾再生產。民間文化屬性的傳統音樂與大眾文化屬性的綜藝節目可以實現文化維度的融合。一方面,綜藝節目中的話題效應,能將普通受眾引流為傳統音樂的收視群體;另一方面,綜藝節目的用戶也能實現同步遷移,成為傳統音樂的粉絲。例如,2020年播出的《明日之子樂團季》結合青少年亞文化元素,將冬不拉、馬頭琴、嗩吶等傳統樂器引入現代樂團,以更具活力的現代演繹方式,贏得了年輕樂迷的青睞,有效地實現了受眾擴容與再生產。
從普及教育到創新演繹,社交短視頻激發傳統音樂的美育功能
隨著5G時代到來,基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快速邁入視頻社會化時代。在人人能拍、萬物可播的媒介環境下,短視頻已成為大眾化的信息消費方式,其社交屬性對人們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傳統音樂通過社交媒體的視聽化傳播,構建了基于關系鏈的交流平臺,拓展了跨越地域、圈層的虛擬空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種古風音樂短視頻在網絡上的流傳,不僅提高了民樂在中國用戶中的接受度,也讓中國傳統音樂在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換中凸顯了其獨特的文化優勢,還讓中國風席卷國外,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例如,中國民樂版的美國搖滾歌曲《加州旅館》,在YouTube上獲得超高的點擊量,其中笙、揚琴、阮、二胡等樂器演奏展現了中國樂器獨特的表現力,“異域”味道讓外國觀眾嘆為觀止。
用戶主導內容和互動的社交短視頻,創設了用戶間相互展示、分享和交流的平臺,為傳統音樂的創新與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能。一方面,活躍于自媒體平臺的用戶,為傳統音樂注入流行因子,實現了傳統音樂演繹的創造性轉向。比如,自得琴社、雯琴初啼等用戶發布的視頻,用古箏、揚琴等傳統樂器演奏流行音樂,以獨特技法讓熟悉的樂曲“陌生化”,重構視聽意境空間。在一些視頻網站上,嗩吶贏得大量擁躉,不同的演奏者用嗩吶演繹流行音樂,以多變的技巧將這一樂器驚人的表現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另一方面,傳統音樂普及性的短視頻創作,以平易近人的技藝講解,趣味化、情感化的敘事表達,引導受眾了解音樂知識,學習演奏演唱技能。一些傳統音樂領域的專家現身新媒體平臺,授業解惑、分享經驗,大眾通過手機就能領略傳統音樂的魅力。如電影《百鳥朝鳳》嗩吶樂曲的演奏者陳力寶,在快手直播間向粉絲傳授嗩吶技巧,在互動中展現嗩吶文化的厚重精髓。短視頻低門檻、移動化、社交化等媒介特征,在傳統音樂輻射普通公眾的過程中優勢盡顯。人們在耳濡目染中獲得審美經驗,傳統音樂的社交媒體傳播為推動公眾審美素養提升做出了有益探索。
多元媒介不僅拓寬了傳統音樂的傳播渠道與平臺,也重塑了傳統音樂的形態與面貌,推動了文化藝術領域的國潮風,引發了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思考與擁抱。年輕人的喜愛與加盟,使傳統音樂的繼承、創新、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并由此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作者:劉潔,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畹稀z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