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漢產”文藝精品頻出的幕后
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 瞿祥濤
賡續紅色血脈,書寫時代華章。6月5日拉開序幕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湖北省武漢市優秀劇目展演,已于7月31日落下帷幕。其間,涵蓋紅色主題、現實主題等題材的14臺優秀劇目依次與觀眾見面,以藝術的方式營造慶祝建黨百年的濃厚氛圍。
一次精品力作的集中展示
展演劇目中,話劇《逆行》、交響曲《浴火重生》、音樂劇《種在屋頂的長春花》等多次登上國家級舞臺的作品,大型雜技劇《英雄之城》、交響樂《燈塔》、楚劇《把一切獻給黨》《好一片綠洲》等新創劇目,漢劇《黎明》、楚劇《向警予》、紅色曲藝劇《三教街四十一號》等武漢近年來創作的優秀作品,無一不是匠心打造、精心呈現。
中國戲曲學院二級教授、中國戲曲評論基地主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謝柏梁這樣評價楚劇《好一片綠洲》:“該劇把一向只論大情懷、不言小情愛的村支書形象,還原為生動具象、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痛苦煎熬,更有光榮的夢想,有責任、有良知,更有大追求的男子漢,這是村支書形象當中的新發展和新呈現。”
這是一次好評如潮的劇目展演。在觀看楚劇《向警予》之后,老黨員王甫愛感慨:“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們要不斷學習先輩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努力將我們的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好。”武漢城市職業學院黨員楊春松說自己在交響曲《燈塔》的宏大樂章中聽到了百年輝煌的強音,聽到了催人奮進的號角,“這場演出簡直是一場視聽盛宴,音樂氣勢恢弘”。
此次展演還采取“政府補貼、低價惠民”的方式讓更多市民走進劇場觀賞,并通過線上直播,引發廣大市民和網友的熱烈討論。
余音繞梁、豪情回蕩之際,“漢產”文藝精品頻出背后的原因浮現。
與時代同行 為人民抒寫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武漢文藝工作者深挖黨史資源,持續創作紅色題材作品,讓鮮活生動的革命故事、有血有肉的英雄模范、催人奮進的偉大精神綻放文藝舞臺、走進觀眾心里、凝聚奮進力量。
武漢楚劇院推出的楚劇《向警予》,從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第一任中央婦女部長向警予的人生道路中,截取了興辦女學抗逆流、留學法國尋真理、舌戰“女權”舉大旗等片斷,再現了這位中國婦女運動先驅的生命歷程。
武漢說唱團推出的曲藝劇《三教街四十一號》取名自中共“八七會議”會址“三教街四十一號”。故事圍繞出身曲藝世家的青年“楚十五”一家展開,訴說革命者的犧牲與付出,也讓觀眾重溫了一段城市紅色記憶。
武漢愛樂樂團演出的交響曲《燈塔》,從百年滄桑巨變的恢弘歷史畫卷中,提煉思想結晶,汲取藝術靈感,用極具張力的音樂語言,演繹風華少年的理性思辨與熱血情感。
與此同時,近年來,武漢文藝工作者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藝術精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雄的人民托起一座浴火重生的英雄之城。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謳歌偉大的英雄人民,一大批抗疫題材劇目立上舞臺,如話劇《逆行》、交響曲《浴火重生》、雜技劇《英雄之城》等。其中,交響曲《浴火重生》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英雄之城》中的《浪船飛人》單元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
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主題,武漢歌舞劇院推出的音樂劇《種在屋頂上的長春花》、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推出的楚劇《好一片綠洲》等現實題材作品,謳歌了幸福家園的建設者。其中,《種在屋頂上的長春花》入選中宣部“全面小康”主題重點跟蹤項目。
與時代同行,為人民抒寫,讓這些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潛心磨礪作品 完美狀態呈現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百年波瀾壯闊的斗爭史中,有一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奇異的婦人”——小腳母親葛健豪。她一生的行走,濃縮了一個時代。由武漢京劇院傾力打造的京劇《母親》,邀請知名劇作家趙瑞泰根據其同名話劇改編創作。
為保證創作質量,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主創團隊多次實地采風,聽取多方意見,并在參加中國劇協2020年重點題材改稿會后,才正式將劇本投排。
趙瑞泰說:“從20年前的話劇版本到今天的京劇版本,創作必須從時代出發,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養料,不斷提升創作質量,才能接受當下觀眾的檢驗。”潛心磨礪,完美呈現,《母親》不僅收獲了觀眾的掌聲,也得到專家的肯定。中國戲曲學會原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薛若琳說:“該劇是真實性和戲劇傳奇性的有機結合,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近年來,武漢嚴格落實劇目立項評審制度,廣泛邀請專家對重點劇目劇本進行把脈會診、反復打磨,成熟一個投排一個,確保不把一度創作問題留到二度創作中解決,被立上舞臺的劇目無不是反復打磨,力爭以完美的狀態呈現在舞臺上。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從武漢文藝工作者對劇本的重視程度,可見其將藝術質量作為藝術創作的生命線。
由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話劇《逆行》,早在疫情最嚴重的去年2月初,就醞釀劇本創作,4月完成劇本初稿。經專家評審及與導演、劇組反復討論修改,于去年6月初完成劇本第四稿。此后又在排演中對劇本進行反復修改、打磨。
雜技劇《英雄之城》為追求將雜技技藝展示與劇情內容完美融合,對劇本創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該劇總導演、武漢雜技團創作室主任曹心說:“劇本創作就用了將近半年時間,其間大的修改就進行了8次,小的調整那就更多了。”
為鼓勵文藝院團不斷攀登藝術高峰,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還建立了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的激勵機制,嚴格執行創作扶持經費分期撥付制度,對基礎較好、有潛質的劇目第一年先期撥付一部分資金,待立上舞臺后視其社會效益和市場反響再考慮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修改提高,確保作品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
名家傳幫帶 高質量育才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武漢市優秀劇目展演中,武漢多位藝術名家亮相,精彩的演出贏得滿堂喝彩,更可喜的是眾多青年演員均有上佳表現。
紅色曲藝劇《三教街四十一號》中,湖北小曲省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姚俐玲飾演“梅梅”一角,她用精彩的表現完美詮釋了先烈的革命精神,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楚劇《把一切獻給黨》的主演陳曉檬是武漢楚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他生動演繹了“中國保爾”吳運鐸,演出了吳運鐸不計個人生死、把一切獻給黨的高尚情懷。
音樂劇《種在屋頂上的長春花》中有30余首原創歌曲以獨唱、重唱、合唱多種形式展現。劇中人物“路瑤瑤”“李春天”的飾演者夏夢與楊爍,克服跑跳過程中氣息不穩的狀況,做到真聽、真看、真感受。夏夢說:“每一句臺詞都要認真地感受,思考其含義并醞釀情緒。”
這無一不是武漢高度重視藝術人才隊伍建設而結出的豐碩成果。
據介紹,武漢首批17家名家藝術工作室3年共推出102項藝術成果,其中通過傳幫帶培養青年演員和創作人員35名。今年,武漢成立第二批舞臺藝術名家工作室,20名藝術家將繼續發揚傳幫帶作用,在藝術創作、技藝傳承、史料整理等方面積累成果。
去年,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市直文藝院團開展青年人才專業技能大比拼活動,并制定《武漢市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計劃》,遴選出40名專業基礎扎實、具有潛質的青年藝術工作者進行重點培養。今年,這批青年藝術新星已經嶄露頭角。武漢楚劇院青年演員余維剛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武漢歌舞劇院青年演員董研峰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全國聲樂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上一篇: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下一篇:文化宮里“孵夢想” 產業構筑“引力場”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