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北京通州區建成實體書店153家 將打造15分鐘閱讀圈

時間:2021-09-16 00:02:02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通州區建成實體書店153家(主題)

  將打造15分鐘閱讀圈(副題)

  北京晚報記者 李俐

  近兩年,通州區共設立實體書店專項扶持資金2880萬元,用以鼓勵新建、品牌書店引入和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實體書店153家,較2019年10月職能劃轉前增加108家,增幅240%。

  讓最美的地方有書店

  從大運河森林公園正門進入,不遠處就能看見一處古樸大氣、綠蔭環繞的仿宋式建筑,木制匾額上的“京杭大運河書院”由著名作家余秋雨親筆題寫。

  經理孫銳介紹,書院面積約1000平方米,整體設計契合京杭大運河2500多年的深厚底蘊,內部造型多采用曲線,流暢自然,寓意大運河源遠流長。

  孫銳透露,書院旁正在建設的藝境空間、篆刻藝術館等,未來將共同構成運河訪客中心,屆時這里將成為集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藝術展覽、文創售賣、戲曲表演等于一體的綜合文化空間。

  “讓最美的地方有書店”,作為文旅融合的重要舉措,通州區已在大運河森林公園、臺湖公園建設京杭大運河書院、樂書屋等4家實體書店,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中國書店也將在年內開業。接下來,通州區還將推動環球影城三大區域19個零售網點開業,推進文化旅游區方所店落地。

  本土品牌成長為連鎖書店

  近兩年,通州區利用村、社區公共空間開辦實體書店31家,覆蓋全區13個街道鄉鎮,咱家書房、成長空間等一批本土書店逐步成長為連鎖書店。

  位于潞城鎮文化中心四層的咱家書房是劉恩東在通州區開的第六家實體書店,計劃在本月底正式對外開放。書店采用“館店結合”的運營模式,與通州區圖書館合作,為讀者提供便捷的自助借還書設備、電子閱讀區和寬敞明亮的兒童閱讀空間。

  還未進入書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劉恩東原創的新連環畫《李大釗》的畫稿展?!霸瓌撨B環畫是咱家書房的最大特色。”畢業于河北大學歷史系的劉恩東,2013年把家搬到大運河畔,開始研究大運河歷史,創作連環畫《大運河傳奇》。“新連環畫不再是過去的小人書,而是中英文雙語、全彩工筆畫,開本也變大了,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睘橥茝V連環畫文化,劉恩東開辦了咱家書房,目前在運河商務區、張家灣、宋莊等地都有連鎖,還開了兩家鄉村書店,把書香送到村民家門口。

  多業態融合拓展閱讀空間

  除了鼓勵新建書店、盤活公共空間,通州區還積極推進實體書店多業態融合,鼓勵、支持有文化、有情懷的經營場所參與實體書店融合發展,推廣“圖書+”模式。位于通州區芙蓉東路的一了書齋就是一家新型融合書店。這家店原本是一家咖啡廳,運營六年來積累了不少會員和口碑??偨浝黻惱蚪榻B:“我們周圍全是大型社區和學校,但在文化空間方面一直存在著空白?!比ツ昶咴拢诳Х葟d同時掛牌“一了書齋”,開啟了兩種業態融合運營的全新探索。

  這個空間區別于常規書店,書架的高度與咖啡廳座椅等高,每一個座位周邊都有近百冊圖書隨手可取。私密一些的卡座,則可以給讀者帶來個性化、不被打擾的閱讀空間?!拔覀冞€開放了一部分便民閱讀區域,每天上午和晚間的固定時段,周邊居民都可以來免費閱讀?!睘榉奖阕x者,這里的書不僅可讀、可售,還可對外借閱。

  融合運營以來,陳莉能感覺到周六日的客流明顯增加,“工作日來商務洽談的客人較多,周末則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看書、用餐?!睍赀€和周邊居委會合作,策劃了讀書會、紅色經典分享等各類文化活動,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接下來,通州區還將試點設立閱讀基金,提供購書補貼,實施“家庭讀書計劃”,鼓勵市民走進書店。通州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立軍介紹,到“十四五”末期,通州區將形成以南北書城為引領、特色書店為骨干、星級書店為支撐、各類閱讀空間為補充的副中心實體書店網絡,打造15分鐘閱讀圈。

標簽: 北京 通州區 建成 實體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