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郎朗工作室落戶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 助推更多中國原創作品走向世界

時間:2021-09-16 03:31:2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郎朗工作室落戶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引題)

  助推更多中國原創作品走向世界(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高倩 孫云柯

  從南門進入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走上片刻,4號樓舞美創意空間這棟獨特的建筑便出現在眼前。天氣晴好時,陽光灑進一扇扇落地窗,明亮、開闊、溫馨。許多藝術家選擇把工作室安置于此處,比如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昨天,郎朗工作室在這里正式揭幕成立,郎朗也成為了首位入駐臺湖演藝小鎮的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

  郎朗工作室成立儀式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舉行。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這是一個積淀很久但踐行很快的決定。自2007年國家大劇院開幕以來,近14年的時光里,無論是與小澤征爾、祖賓·梅塔、杜達梅爾等指揮大師以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的音樂會,還是手把手教孩子們彈琴的大師課,郎朗與國家大劇院都見證了彼此太多的難忘瞬間。“所有中國藝術家都會以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為榮。”郎朗感慨道。不久前,他還與恩師巴倫博伊姆通了電話,談起未來的巡演計劃。在外國音樂家的心中,“國家大劇院同樣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今年6月,郎朗參觀了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國際舞美制作交流平臺之一。“震撼”是最直觀的感受,這片集合了舞美設計制作、布景服裝道具倉儲、劇目排練合成等重要職能的造夢空間,可以把藝術家們腦海中抽象的靈感變成現實,再井然有序地裝入集裝箱,送往全世界。走到舞美創意空間時,郎朗看到了一間間工作室,精致的戲服道具、大膽的設計構思打開了“后臺”的世界,幕后藝術家們的作品裹藏著強烈的生命力——安靜、專注、創造,郎朗被這里的氛圍打動了。看到二樓暫時空置的一片區域,他很快有了想法:“這里能不能做成我的工作室?”

  近兩個月后,設想落地——沿著風格簡潔的樓梯走上舞美創意空間二樓,抬頭時,首先能看到一組懸掛在空中的音符,靈動活潑。黑白琴鍵的元素在工作室中隨處可見。工作室還有一方擺放了黑色三角鋼琴的小舞臺,在這架刻有自己名字的鋼琴上,郎朗現場演奏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黃河》鋼琴協奏曲和肖邦《華麗大圓舞曲》的片段。

  工作室里,溫情的回憶俯拾皆是。獎狀、照片、海報等物件錯落陳列,定格著郎朗音樂之路上眾多難忘的時刻,比如,一張由“遼寧、吉林、黑龍江首屆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組織委員會”頒發的獲獎證書落款于1989年,彼時郎朗只有7歲,像現在的孩子們一樣,也是刻苦練琴的小琴童。還有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多張“快樂的琴鍵”公益活動合影,照片上,孩子們的笑臉燦爛真誠。在川藏、內蒙古等音樂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郎朗藝術基金會建起了“音樂教室”。“一說到練琴,大家都覺得是痛苦的。”郎朗想改變這種刻板印象。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本該帶來的是愉悅,“練琴為什么不能是‘快樂’的呢?”

  藝術教育,也是郎朗工作室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毗鄰環球影城,那是小朋友們喜歡的一片天地,同時具備國際視野。郎朗覺得,未來在這里舉辦夏令營、大師課等活動,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他也希望能與周邊的學校、社區進行合作,“做一些更大的項目。”

  “依靠國家大劇院的力量,這里會匯聚源源不斷的音樂人才。”郎朗相信,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和臺湖演藝小鎮將迸發持續不斷的生命力,疫情結束后,他期待邀請國際音樂大師們來這里做客,打造國內外音樂藝術交流的平臺。而在這個平臺上,郎朗也計劃助推更多中國原創作品走向世界。他透露,目前正在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國內頂尖作曲家籌備一部協奏曲作品,獻給正在建設中的城市副中心“文化糧倉”。

  “郎朗工作室落戶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入駐臺湖演藝小鎮是一件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國家大劇院領導對此表示由衷的祝賀,借此契機,“我們也歡迎更多優秀藝術家來到臺湖演藝小鎮,將這里打造成最有魅力的文化藝術博物館,并向所有市民開放,讓更多人熱愛文化、了解文化、融入文化。”

標簽: 郎朗 工作室 落戶 國家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