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巴適”生活下的刀光劍影 舞劇《努力餐》昨在東藝上演

時間:2021-09-16 04:01:31    來源:新民晚報    

  原標題:“巴適”生活下的刀光劍影(主題)

  舞劇《努力餐》昨在東藝上演(副題)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一鍋熱氣騰騰的燙火鍋麻痹敵人神經,模糊他們欲一探究竟的視線;一碗麻辣鮮香的擔擔面給予饑困交加的人們一份溫飽……昨晚,彌漫濃濃川味的舞劇《努力餐》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

  《努力餐》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亡之際,在成都,沉穩老練的中共地下黨人車老板以努力餐樓作為黨的秘密聯絡站,創辦《大聲》周刊,宣傳抗日救亡,傳遞革命情報,同時,努力解決勞苦大眾吃飯問題。

  舞劇將驚心動魄的生死暗戰隱藏于濃濃的地域文化中。舞臺上,不但能看到激烈的敵我交鋒,也能一覽天府之國的風土人情。編導王思思和錢鑫多次前往成都采風,將車老板與努力餐樓的傳奇濃縮在短短100分鐘里,“這座努力餐樓至今屹立在成都街頭,就在寬窄巷子的對面”。

  作為一幅成都風情畫卷,舞劇所呈現的“巴適”的天府生活,包括矮桌竹椅、搭著白毛巾穿梭其中迎來送往的茶館文化,以及采耳、按摩、擦鞋等日常。《努力餐》第一幕中,就有車老板妻子黃三妹提著一米長壺嘴的功夫茶壺招呼客人的場景,高拋、轉身、接壺、下腰、倒水……在身前身后優雅地“耍”了起來。

  茶樓里的一桌二椅,既是茶館文化的符號,也是古老戲曲的舞臺美學。作為秘密情報交接地,努力餐樓中的心理戰讓人聽見平靜下的暗流涌動。一段車老板與冷處長互相躲藏的戲中,借用了京劇《三岔口》中的表演,三人圍繞一張矮桌,躲閃騰挪、彼此試探,看得人心頭一緊。

  音樂是舞劇的關鍵助力,《努力餐》創意地融合了巴蜀傳統民歌與現代音樂曲風,四川地方民歌小調的運用很是得心應手。《太陽出來喜洋洋》《采花》等旋律貫穿始終,并隨著情節推進時而歡快活潑、時而抒情溫婉、時而悲壯深沉。此外,川劇中的器樂也被沿用至舞劇,配合著懸念跌宕的場景,川劇的鑼鼓配樂恰如其分。

  在《努力餐》結尾,“不說話”的舞劇破天荒地加入了“川話版”的說唱:“要是可以重新活一盤/老子還要再搞努力餐/讓老百姓全都吃飽飯/天下太平沒得戰亂/努力努力/血戰到底……”音樂點“燃”氣氛,演員跳起鏗鏘熱血的舞蹈,與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標簽: 努力餐 東藝 努力 巴適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