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河北昌黎:小草莓長成“億元”產業

時間:2022-01-26 06:18:01    來源:中國農網    

臨近春節,河北省昌黎縣劉李莊村宇航草莓采摘園的大棚里生機盎然,一壟壟草莓長勢喜人,剛成熟的草莓鮮紅嬌艷,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甜。果農石小軍正在和雇傭的鄉親一起采摘、裝箱。

石小軍說,他種草莓14年了,現今發展起了草莓立體栽培,對大棚空間利用更加合理化,節省空間、增加產量,還有利于水肥一體化管理,每畝草莓的產量比單純的地培草莓產量能提高30%。而且,這樣產出的草莓大小均勻,色澤亮麗,香氣濃、口感好,深受市場歡迎,不僅草莓不愁賣,更吸引了附近市縣的游客經常到棚內采摘游玩,每年的收入能達到30余萬元。

昌黎縣劉李莊村的草莓種植戶正在轉運采摘下來的草莓。

在黨員干部的引導鼓勵下,劉李莊村在積極引導草莓種植戶進行現代化、規模化種植的同時,不斷培育新品種、強化種植培訓,努力提高種植戶種植技術,提高種植效率,減少種植風險,帶動廣大種植戶豐產增收。目前,全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植草莓,草莓大棚達1000余個,同時還建起了草莓育苗、觀光采摘棚數十個。

該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唐寶軍介紹說,村莊種植草莓已有20多年歷史。現在,不僅是大棚從最初的矮棚變成了現代化設施齊全的溫控大棚,村民也開始從單純的草莓種植向培育草莓苗、發展采摘觀光游方向轉變。今后“將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觀光采摘游,并嘗試在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上進行草莓推廣、銷售,用‘種植+采摘’的模式更好地帶領村民致富增收。”據了解,種植戶畝收益可達3萬余元。

昌黎縣劉李莊村的草莓種植戶正在采摘草莓。

近年來,為更好地的實施鄉村振興總戰略,該縣以強化草莓技術研發、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為重點,積極扶持引導種植戶引入智能溫控、物理防蟲、無土栽培等農業新技術、新設備,結合村內實際全力做好草莓種植特色產業發展的新文章,不斷推動草莓種植產業向“科技化”“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不僅為種植戶節省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更保證了草莓果品的品質,提高了草莓種植的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如今,全縣已形成劉李莊、郝宋莊、馬鐵莊等多個草莓種植專業村,全縣大棚草莓種植面積近萬畝,年產值近4億元,草莓種植產業真正成為了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作者:賈一凡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杰

標簽: 草莓 昌黎縣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