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月經濟數據偏冷,重歸弱預期下的防守之道)
紅周刊
大道無門 千差有路
(資料圖片)
《證券市場紅周刊》隆重推出證券交易周播節目“優秀交易員”,讓我們一起尋找投資致勝的“無門之門”!
本周因故視頻暫停一期,我們還是通過文字與大家交流節后市場的最新動向。
滬指在周一的大陽線之后,出人意料地走出了4連陰,這與消息面上一些超預期的變化有關。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數據顯著低于市場預期: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7188億元和12200億元,分別低于市場預期的11300億元和17200億元。這一方面是信貸“天量”投放節奏靠前的影響,后續信貸的投放可能會延續放緩態勢;另一方面則是顯示經濟動能環比有所減弱。
另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4月居民貸款減少2411億元,這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再度轉負。其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減少1255和1156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也就是房貸,在轉正兩個月后,又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國內居民端降杠桿顯示對未來預期仍然謹慎,借貸、消費意愿都偏不足。近兩年特殊的原因使得居民超額儲蓄持續積累,但數據也顯示儲蓄尚較難大量釋放至消費、購房。4月居民存款減少1.2億元,同比多減4968億元,為去年3月以來首次多減。部分存款多的居民,提前還房貸的動向增多。4月份往往是金融數據的淡季,但在去年基數比較低的情況下,今年的同比數據仍在下降,其背后的原因值得重視。
另外,4月其他一些經濟數據也偏冷。4月CPI、PPI同比進一步走弱,亦低于預期。其中,4月PPI同比下降3.6%,創近3年來最大降幅。同時,4月制造業PMI小幅回落至49.2%,重回臨界點以下,低于季節性水平。新訂單指數也回落了4.8個百分點掉到了48.8%。相比較而言,4月出口仍較強,但增速較3月回落6.3個百分點至8.5%。企業端、中長貸連續第9個月同比高增,也是數據中的亮點,資金對實體支持效果逐步顯現;同時,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度盈利拐點初現。
總體看,二季度開始經濟修復斜率放緩,邊際動能在減弱,國內消費和內需不足,經濟復蘇力度仍偏弱,繼續呈現“弱復蘇”的態勢。要實現全年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市場也期待未來更有力度的政策支持,部分機構作出了下半年有望降準、降息的預測。
市場由前期的“弱現實強預期”,轉化成本周的“弱現實弱預期”。預期的變化映射到二級市場,主要指數普遍連續調整,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主線本周顯著分化,暗線“中特估”板塊出現回落,后半周強勢股也紛紛跳水,兩市成交額本周也出現了近階段少見的明顯萎縮,從萬億以上快速回落至周四周五的不足9000億,進入縮容狀態,觀望氣氛陡增。
經過本周的快速下跌,滬指、科創50等指數即將回落至最近的重要支撐位。不過,市場受挫的情緒需要時間恢復,市場預期的改變也需要新的重要消息來催化。短期避高就低、適當增加防守成為新的選項。所以,可以看到前期漲幅較小,節前節目提到的“中特估”預備隊的電力板塊,本周反而逆勢小幅上揚。從基本面來看,火電一季度業績已驗證盈利能力修復。
投資者也需因勢而變。在市場調整與修復期,追高受損的概率大增。與前期大漲的品種相比而言,處于“超強技術位”的臨界點的板塊與個股,如果未來形成有效突破,則上升空間更值得期待,同時也可能具有性價比極高的交易價值。小伙伴們可以掃碼“超強技術位”——《圖形中的財富密碼》的直播回放,學習提升自己對市場大格局的認知和操作思路的優化。
科技主線局部亮點仍不少。近日,科大訊飛、網易有道、學而思等陸續公布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果,AI在教育行業的滲透率持續加速。與此同時,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把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政策層面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本期我們梳理了教育行業最新投資邏輯以及AI應用有望率先落地的四類公司,制作了專題《AI賦能,教育行業迎全方位變革》,感興趣的朋友添加優秀交易員微信號:hzkyxjyy,或掃碼添加文末企業微信號,圍觀朋友圈閱讀。
(投資有風險,入市謹慎!本內容僅為交流學習,不作為投資建議!!!)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徐俊導演音樂劇《哈姆雷特》文化廣場首演(引題)時代再變人性難變(主題)新民晚報記者朱光繼挑戰
2023-05-13 07:41
原標題:新疆風情動畫片《奇遇那拉提》上線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耗時三年制作完成,國內首部展現新疆地
2023-05-13 05:53
原標題:(八閩千姿)媽祖“定居”閩南山區?演繹300多年山海文化中新社漳州5月12日電作者張金川廖珍妹村民裝
2023-05-12 14:45
原標題:《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白皮書(2023)》正式發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5月11日,以
2023-05-12 14:37
原標題:我國華南地區發現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群化石5月12日,記者從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到,近日,該
2023-05-12 14:55
原標題:滇山云水盡顯非遺之美——《非遺里的中國》開啟云南之旅要怎樣的聲音,才能吟唱出沿襲至今的千年古
2023-05-12 14:56
原標題:攜新編現代京劇《石評梅》廣州獻演并參評梅花獎(引題)“程派傳人”郭偉:紅色新編現代京劇也能有
2023-05-12 13:42
原標題:非遺集市、媽祖海巡、燈光夜場等活動精彩紛呈(引題)麒麟起舞鑼鼓響?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
2023-05-12 13:51
原標題:廣州塔吹來新疆民族風(主題)廣東今年將陸續開展逾千場專業文藝院團進景區演出活動(副題)羊城晚
2023-05-12 13:38
原標題:蒼山洱海間描繪“詩和遠方”(主題)——云南大理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紀實(副題)中國旅游報
2023-05-12 10:49
原標題:原創芭蕾舞劇《歌劇魅影》在上海首演中新網上海5月11日電(王笈)改編自法國作家勒魯的同名小說,上
2023-05-12 09:52
原標題:新編京劇《團圓之后》在京登臺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高凱)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資助
2023-05-12 09:46
原標題:山東鄒城:孟子故里最美鄉音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今年“五一”,山東省鄒城市非遺面塑技藝傳承
2023-05-12 09:43
原標題:江蘇現有備案博物館349家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中新網南京5月11日電(徐珊珊)江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
2023-05-12 09:54
原標題:《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造夢之家》《蜘蛛俠:縱橫宇宙》等將相繼公映(引題)7部進口片有望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多國嘉賓走進余杭——(引題)見證“浙”里的文明與活力(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浙江余杭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影院看戲曲電影傳國粹(引題)“京劇電影工程”碩果累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文姬歸漢
2023-05-12 08:54
原標題:開放日邀請戲迷與演員面對面交流(引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亮出青春力量(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
2023-05-12 08:56
原標題:5部國風佳作亮相吉祥舞蹈季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2022年,吉祥大戲院第一屆舞蹈演出季邀請趙梁、
2023-05-12 08:49
原標題:延安木刻版畫“舞動起來”(主題)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編劇透露創作靈感來自延安采風(副題)
2023-05-11 16:34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1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0
原標題:福建德化“瓷二代”:傳統與潮流碰撞出無限可能中新網福建德化5月11日電(吳冠標)老成的兔臉、氣
2023-05-11 15:40
原標題:英雄史詩《瑪納斯》何以煥發新顏?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1日電?作者陶拴科朱景朝5月的新疆克孜勒蘇柯
2023-05-11 15:42
原標題:1 6億用戶在B站看什么紀錄片(主題)36部作品片單昨發布,小眾題材走入大眾視野(副題)文匯報記者
2023-05-11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