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2023年ArcGis實驗報告 arcgis基本操作實驗報告心得(5篇)

時間:2023-04-14 18:50:55    來源:可圈可點組卷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相關資料圖)

ArcGis實驗報告 arcgis基本操作實驗報告心得篇一

1000604115 魏雅男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arcgis的各種分析功能的應用,對dem分析、疊加分析、緩沖區分析、統計分析、路徑分析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二、實習內容

(1)dem分析(2)退耕還林

(3)緩沖區分析和疊加分析(4)空間差值與統計分析(5)路徑分析

三、實習數據

(1)(2)(3)以及計算機制圖實驗3

中的數據。

(4)(5)

四、實習步驟

(1)dem分析1由高程點數據創建tin,對生成的tin圖層進行如等高線、山體陰影、坡度、坡向等表面分析

2將tin轉換成柵格形式,在arcscene中打開,設置其基準高程。

3還可將該地區的航空正射影響疊加在該模型中。

(2)退更換林

1由等高線生成tin,然后將生成的tin轉為柵格。

2生成坡度圖

3將坡度重分類,大于25度的賦值為1,小于25的賦值為nodata。

4從土地利用分類圖中選出耕地,并導出數據保存為圖層耕地

5設置選項后,將耕地圖層轉為矢量數據,然后進行區類統計。即得退更還林結果。

(3)緩沖區分析和疊加分析

1.1對road圖層建立20的緩沖區,在建好的圖層的屬性表中添加area字段。

1.2將建好的緩沖區圖層road-buffer與village圖層進行interscet疊加,在其屬性表中對area字段進行計算幾何體計算道路在每個村所占面積。

1.3導出數據,及得到道路占每個村的面積(道路占每個村的類型的面積由于在villiage屬性表中沒有地類編碼這一字段,所以無法統計出來)

2.飯店選址問題 2.1查找水庫

選擇的結果:

2.2導出結果后生成緩沖區

2.3查找道路

選擇結果:

2.4將結果導出后生成緩沖區

2.5水庫緩沖區與道路緩沖區疊加

2.6查找水利設施并導出查找結果

2.7用erase工具擦除水利設施

紅色區域為飯店選址的合理區域,專題圖如下圖

(4)空間差值與統計分析

1.空間差值生成降水表面數據,差值的方法有反距離加權法、樣條函數法和克里金法。下圖分別為以三種方法依次生成的差值圖

然后對生成的差值圖進行統計分析,首先用柵格計算器對以上圖進行計算,然后對生成的計算圖進行領域分析,最后進行重分類,分成4類,生成如下圖

2生成降水等值線圖

3最后繪制降水分布圖,即對圖進行整飾。

(5)網絡分析—求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問題 1在arccatalog中新建geometric network。

2在arcmap中打開 ,增加交匯點和障礙點后,在選項的邊權重中選為passtime,在追蹤任務中選擇查找路徑,然后點擊右邊的藍色按鈕。及生成了兩點間按時間的最短距離。同樣可以設置按路程最短的最短路徑。

五、實習小結

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學習了arcgis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通過實驗掌握arcgis的技術,使我得以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對老師給的視頻資料以及上網查詢的資料的認真學習與實踐,我對arcgis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更好的掌握了arcgis技術。我深刻的理解到這門課程的實用性以及對我的重要性,本學期對arcgis的學習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好的學習這個軟件以及相關課程,牢牢的掌握專業知識,為其他課程,為即將來臨的畢業設計,為我的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ArcGis實驗報告 arcgis基本操作實驗報告心得篇二

實驗報告心得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基礎學科,它需要數學、物理學、電子學、力學、機械等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各種物理量的變換原理、各種靜態和動態物理量(如力、振動、噪聲、壓力和溫度等)的測定,以及實驗裝置的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礎理論。許多測試理論和方法只有通過實際驗證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實驗就是使學生加深理解所學基礎知識,掌握各類典型傳感器、記錄儀器的基本原理和適用范圍;具有測試系統的選擇及應用能力;具有實驗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與分析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初步掌握測試技術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獨立進行機械工程測試的能力,對各門知識得到融會貫通的認識和掌握,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測試技術實驗課是本門課程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掌握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手段,為將來從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奠定扎實的基礎。

通過本門課程實驗,以下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1、了解常用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以及傳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及各種測試中不同傳感器的選擇方法。

2、培養具有綜合應用相關知識來解決測試問題的基礎理論;

3、培養在實踐中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以實踐證實理論,從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驗是我們快速認識和掌握理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

高校實驗室是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西方發達國家,學校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十分重視的,這一問題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我國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重視。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做相關實訓并完成單片機實驗報告,在實驗的形式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從單片機實驗心得中學生就可以總結出大量的經驗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學習單片機這門課程(教學中選用 inter公司的mcs-51),要掌握單片機指令系統中匯編語言各種基本語句的意義及匯編

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以及單片機與其他設備相連接的輸入輸出中斷等接口技術。使學生從硬件軟件的結合上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動手能力,從而全面掌握單片機的應用。

實驗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認識、基礎、綜合3個階段。以往的單片機實驗是進行軟件的編制和調試,與實際應用中的硬件電路相脫節。使學生缺乏硬件設計及調試分析能力,對單片機如何構成一個單片機最小應用系統,缺乏認識。單片機實驗板,通過計算機連接仿真器在實驗板上把硬件和軟件結合起來一起調試,軟件的修改也非常方便,軟件和硬件調試都通過后,把程序固化在 eprom當中,插上8051單片機構成一個完整的單片機應用系統。

單片機實驗板的構成及基本功能

單片機實驗板,它由 8031、8155,eprom2764,max232鍵盤及顯示器組成。其中8155 片內有256個ram單元,接6個7段碼顯示器和8個按鍵作輸入。串行口連接max232串行口轉換芯片,p1口留出作為一些控制量的輸入輸出用以擴展使用。在實驗板

上可編寫鍵盤掃描程序、顯示程序、時間的設定及計時程序、從鍵盤上輸入兩個加數或減數顯示結果程序、位變量的邏輯運算程序及串行口和上位機通訊程序等,還可和其它課程相結合,進行實驗。同時可參考單片機網http://上的比較生動的單片機學習教程,學習和試驗一起進行.例如,《電子測量》課程中各種頻率的測量,可通過8031單片機 p1口輸入被測量,由單片機來進行檢測和顯示,把幾門課程結合在一起學習,使課程有延續性,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p1口通過插座引出,也可外部擴展a/d d/a 等其他接口芯片,以構成新的應用系統。

單片機實驗板的衍生功能

此單片機實驗報告中的實驗板是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電路。有鍵盤輸入和顯示輸出,在這個基礎電路上通過p1口對不同檢測或控制對象還可衍生出各種應用來。例如:時間的設置及顯示、溫度的檢測及控制等,在此實驗板上,編寫相應的軟件即可,否則,只在計算機上模擬調試軟件,則無法了解單片機

接口中各種控制信號的使用。還可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單片機實驗報告中都要體現出來。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