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那一回盲人作文篇一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游戲,名叫“見”。這是一款體驗視障人士生活與出行的游戲,它非常貼近現實。游戲中的車輛隨意的放在盲道上,倒了的自行車就橫在盲道上,還得繞道而行。這就好比現實,在現實中根本沒有多少人去管這些瑣碎事情。
【資料圖】
盲人通過盲杖來辨別是否是危險,聽聲音來辨別是石板路還是草坪。我很意外的是,在游戲當中,為什么盲道上還有電線桿,為什么盲道有那么多要拐彎的地方……
在游戲當中,他們問話時沒人回應,尋求幫助時沒人搭理,這就是現實中的人情冷暖吧!我們可以通過調高手機亮度來看清事物的影像,雖然模糊不清并不是一片黑暗。在現實生活中,盲人的世界卻有著真正的黑暗或者是灰色一片。
現在,世界上有了導盲犬,盲杖,盲文……越來越多關于盲人的東西出現在世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盲人,創建了專屬于盲人的節日——國際盲人日。還有更多的盲人職業,他們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而打拼。人們都開始接受盲人,開始幫助盲人,不再歧視他們。
不害怕黑暗,敢于追逐幸福的光明;不畏懼迷茫,有堅強獨立的心靈;不在乎歧視,開朗面對快樂的生活。國際盲人節,向盲人朋友們獻上最尊敬的問候,祝他們一切都好,幸福安康!
加油!我們會陪你走過黑暗。
那一回盲人作文篇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老師帶領學生在作文課上玩了一次。失明時游戲。只有通過這個游戲,我才能知道這對盲人來說有多難。
在游戲開始時,老師告訴了我們游戲規則。老師拿著一條絲巾蓋住游戲者的眼睛,讓另一個人拿著一塊長海綿讓被蓋住的人找到海綿,路上有許多障礙物。
游戲開始了。第一個是陳勝宇姐。當她看著它時,天已經黑了。陳勝宇姐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著。她認為還有一個辦法。她不小心撞到了桌子上。她又走了一遍,終于找到了海綿。同學們給了陳余省杰熱烈的掌聲作為鼓勵。
學生們的表現也很好。每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很難得到東西。最可憐的是尚淼。
老師遮住了尚淼的眼睛。非常黑暗。湯淼覺得自己是個大活人,但為什么他的手沒有海綿?在老師的提醒下,湯淼知道原來有兩個人。楊一浩在尚淼面前。尚淼不得不努力工作才能拿到海綿。
最后,是我。我小心翼翼地走著。我摸遍了胡的手,但夠不著。我又摸了一遍,終于找到了。原來她躲在背后。
只有通過這次經歷,我才能知道眼睛有多重要。將來我會好好照顧他們。將來我會更加尊重盲人的叔叔和嬸嬸。
那一回盲人作文篇三
“同學們,我們來談談于文博同學這篇習作哪里值得我們學習吧!我們先來看開頭。”李老師把話題拉上正道。
“開頭他沒有從時間、地點、人物寫起,而是直接寫同學們的歡叫聲,這樣一下子就把讀者的目光給吸引住了。”楊皓天說。
“我給這樣開頭的寫法起了個名字,叫‘先聲奪人。同學們以后在寫作時不妨試著用這樣的方法開頭。”李老師插了一句。
“于文博在寫游戲過程時,還把這個游戲給自己帶來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寫了出來。如第三自然段,‘我一聽,大吃一驚,難道老師今天要大開殺戒呀?可看看老師笑瞇瞇的臉,我瞬間恍然大悟,老師這是要人選呢。這樣不但真實地呈現出了游戲過程,而且帶領讀者一塊去思考,好像讀者也親臨現場參與了這個游戲呢!”楊歡說。
肖路露說:“我覺得于文博還寫出了劉響神情的變化,如‘劉響似乎從我們幸災樂禍的喊聲中明白了什么,這說明他當時觀察很仔細。還有,他把對方的心理融在動作中來描述,如‘這樣仔仔細細地摸了個遍后,劉響才說出了判斷,說明劉響這時在心里是經過一番認真思考的。”
盲人10-28
那一回盲人作文篇四
你知道盲人在生活當中的不便嗎?你幫助過他們嗎?
今天,我和媽媽參加了湖南公共頻道“幫女郎”的一個活動:“體驗黑暗一小時”,這個活動的目的說讓我們帶上眼罩,去體驗盲人生活、工作中的不便之處。
體驗者每人拿了一個眼罩,也許帶上眼罩的體驗者會發生一些“危險”,但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身邊都會有一個“護身者”,他們在我們的身邊保護我們,但不能攙扶和用言語提醒我們。
剛才我的世界還說五彩斑斕,帶上了眼罩后,那些美麗的景物都在我眼前消失了;我本想快步向前走,可是,眼前的黑暗阻擋了我,我只能用耳朵來“看”了,這是我的速度明顯減慢了很多,而且越走心里越沒底,在過一個地下通道時,一個行人從我身邊路過,我辨不清他說從哪個方向走的,頓時嚇得哇哇大叫;原本只需要2分鐘的路程,我卻走了12分鐘。
經過千難萬苦,一摘下眼罩,我的世界又回來了。
通過這件事,我了解到了盲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不便,我決定來做他們的“光明手杖”。
那一回盲人作文篇五
今天,我在家體會了盲人的“世界”。
首先,我用毛巾將眼睛蒙起來,頓時,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盲人之旅開始了……
我借助手的觸摸漸漸找到了方向,可是還是“砰”的一聲撞到了一個軟軟的東西上,我開始研究這是什么東西,原來是一張床而已。平時擺在眼前誰都看得見的龐然大物,今天,卻“倒”在了它的手里,說出去還不是給人當笑話聽,但是我會很自豪的對它們說:“我是蒙著眼睛的!”
有人說白內障會導致眼睛失明。是真的嗎?
白內障是眼睛內晶狀體發生混濁由透明變成不透明,阻礙光線進入眼內,從而影響了視力。初期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后漸加重,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白內障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通過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能成功地恢復視力。
你說的應該是先天性白內障,可通過置換人工晶體。當然,得首先排除是否還有其他因素。
如今我體會到了盲人的感覺。據我所知,我的姥姥患有白內障,但她依舊為我們服務,對白內障一點也不關心,舍不得花錢,以后我一定好好學習,給姥姥治白內障!
標簽:
上一篇:最新公園的變化(實用五篇) 天天頭條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刀木之間見精神(主題)——當代現實主義木刻美學探析(副題)彰顯中國氣派的木刻藝術,其現實主義
2023-05-28 14:52
原標題:近300件精品文物亮相成都展現中華青銅文明盛景新華社成都5月28日電(記者童芳)“吉金萬里——中國
2023-05-28 14:39
“青春派”原標題: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人民日報記者劉博通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2023-05-28 11:47
原標題:越劇《蘇秦》在漢上演——(引題)“小百花”演繹恢弘史詩大劇(主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序幕
2023-05-28 08:35
原標題:故事匯講述職工自己的故事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
2023-05-28 08:48
原標題:長江流域青海段現有文物資源546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和旅
2023-05-28 08:40
原標題:槐花幾時開覃太祥我家在一座山嶺上,名為都亭山,也許是因山上沒出過神仙,至今其名不揚。好在對面
2023-05-28 05:44
【守靜觀海】原標題:回聲背后劉建民很久以前,因為工作關系,我常去專業的文學雜志或權威媒體的文學副刊上
2023-05-28 05:54
原標題:楊梅的味道劉峰兒時的端午時節,天色總是青郁郁的,云破處,金色的陽光瀉下,猶如一匹匹透明的瀑布
2023-05-28 05:38
原標題:夏天的詩行李坤隨著一聲蟬鳴,暴雨傾盆。你不知道的是,一腳踩進水里,一腳也踏進了夏天。太陽的臉
2023-05-28 05:46
【藝評】原標題:影視作品的網絡評分還靠得住嗎?劉兵最近,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一事登
2023-05-28 05:43
原標題:我國兩項文獻遺產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新華社巴黎5月26日電(記者徐永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
2023-05-27 14:54
原標題:文創讓非遺“時尚再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偉偉攝影報道5月25日,山東日照經開區,在位于東韓家
2023-05-27 11:53
原標題:顏氏臉譜傳承人崔鋒華用臉譜展示人物(引題)?繪千人百面(主題)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陳鳳軍
2023-05-27 08:49
原標題: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開播,首部系列探尋古滇文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紀錄
2023-05-27 05:45
原標題:廣西上演大型原創音樂劇《綻放》致敬“燃燈校長”中新網南寧5月26日電(唐蔚晴)大型原創音樂劇《綻
2023-05-26 16:44
原標題:《人世間》領跑白玉蘭獎提名名單,誰是你心中最大遺珠?澎湃新聞記者楊偲婷5月26日,第28屆上海電
2023-05-26 16:54
原標題: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出爐《狂飆》《人世間》在列!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
2023-05-26 16:45
原標題:演員羅京民去世,曾出演《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劉越)據中視協演員工
2023-05-26 16:40
原標題:189件長沙窯瓷器精品亮相大連遼寧日報訊記者譚碩報道 近日,由大連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旅順博物
2023-05-26 15:40
原標題:大洋洲藝術遠航到浦江(主題)“大都會”展覽首次登陸中國(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6月1日,“時
2023-05-26 15:32
原標題:都市家庭群像大戲《熟年》打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悲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由中央電視臺、愛奇
2023-05-26 15:39
原標題:兩次榮獲金雞獎的表演藝術家鄭振瑤病逝(引題)《城南舊事》里的“宋媽”走了(主題)北京日報訊(
2023-05-26 14:52
原標題:《子夜外賣》跟拍外賣員的夜行人生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深夜時分,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但也有一些
2023-05-26 14:45
原標題:《當燃青春》走進清華大學年輕化探訪式視角獲好評羊城晚報記者王莉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
2023-05-26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