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平:對違法收集個人信息,必須依法嚴懲

時間:2023-07-27 20:23:46    來源:中青在線    


(資料圖片)

近年來,一些企業利用大數據優勢對用戶差異化定價進行“殺熟”,從而獲取更高利潤,非法收集身份信息用于注冊淘寶商戶、企業支付賬戶,后層層加價倒賣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從中牟利的情況屢見不鮮。北京市委網信辦聯合市場通信管理局等部門于今年五月在全市范圍內針對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

7月13日,北京市委網信辦會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北京分中心組織召開整改指導會,向“閃送”“順豐同城急送”等十家企業集中通報專項治理行動中檢查發現的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問題,逐一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平臺違法收集公民信息,玩弄民心的同時也損害了企業信譽。切實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個人信息被違法收集,對個人隱私的侵害甚至對人身及財產安全帶來的潛在威脅難以估量。為了保護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不受損害,國家大力推行實名制注冊,這卻讓一些企業、機構乃至個人鉆了空子。他們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輕則垃圾短信、騷擾電話轟炸,重則讓用戶名譽和征信無端受毀,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及各種活動。

隱私是連接個人與網絡空間的“橋梁”,我們要利用科學技術對其加以保護,不能放任其被肆意破壞。針對違法收集個人信息這一“亂象”,各地網信辦深入開展了個人信息專項整治工作,加強排查處置,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給予處罰,對工作落實不力的網站平臺依法依規進行處理,使公民的個人信息得到強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完善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加強對個人信息發布來源的監管。2023年4月,新的《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推出的“隱私面單”讓個人信息不再“裸奔”,這不僅提高了企業的服務水平,還增強了用戶對于企業的滿意度和信任度。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一定要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從而達成“雙向奔赴”,讓人民群眾收獲更多幸福感與安全感。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只有讓隨意收集、泄露他人信息的違法人員付出代價,接受社會的譴責及法律的懲罰,才能構建公民信任,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