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電商快評】洋蔥集團遭紐交所摘牌退市 業績不理想市值嚴重縮水 營銷模式惹爭議_世界熱文

時間:2023-01-05 16:49:30    來源:網經社    


(資料圖片)

1月3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通知洋蔥集團,紐交所已決定啟動程序,將該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摘牌,該公司的ADS將立即暫停交易。原因系洋蔥集團已低于紐交所的持續上市標準,市值僅2500萬美元。洋蔥集團希望在適當的OTC市場層級上申請其ADS的報價。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給予解讀。

觀點一:業績不理想導致市值嚴重縮水

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網絡零售部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洋蔥集團被啟動退市程序的原因在于業績不理想,市值嚴重縮水。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洋蔥集團的凈利潤分別為-9475萬元、1.03億元和2.08億元,2021年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變動269.90%,由盈轉虧。洋蔥集團的市值目前僅為2501.8萬美元。而2021年5月7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7.5美元/股。上市首日,洋蔥集團的股價最高達到11.71美元/股,總市值為6.47億美元。從上市以來,洋蔥集團市值縮水嚴重,未被資本市場認可,最終走向退市之路也是形勢所致。另外其他退市的電商企業還有麥考林、聚美優品、當當等。

觀點二:社交分銷模式備受爭議影響平臺公信力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觀察美國的資本市場規則,目前上市和退市都屬于資本市場的常態,是市場的正常行為。對于洋蔥集團退市更是市場意料之中的事情,其實洋蔥集團從2020年業績增長就表現乏力,進入2021上市公司GMV增速更是進入頹勢。同時在過往的市場表現看,洋蔥集團在模式問題、消費者投訴、售假問題等經常面臨爭議和處罰。同時進入2022年跨境電商進口平臺,也受經濟趨勢影響,競爭壓力巨大,所以包括洋蔥集團的跨境電商平臺自然面臨市場壓力和退市的風險。

“洋蔥集團面臨美國資本市場退市因素是多方面的,里面有全球經濟趨勢的遇冷,消費力下降的因素,也有洋蔥集團社交分銷模式的爭議,最終影響平臺公信力和競爭力優勢,最終失去市場,失去客戶大規模的支持。特別對于平臺售假質疑等問題,對跨境電商的影響是根本性的,跨境電商進口平臺環節多,流程長,追責成本巨大,如果消費者和市場一旦在產品品質和產品信任產生疑問,最終影響平臺的根基。”朱秋城稱。

觀點三:跨境電商企業競爭激勵 合規化發展至關重要

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網絡B2B與跨境電商部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洋蔥集團上市不到2年就面臨退市,在電商上市公司中也尚屬少見。除受大環境影響外,跟自身的經營業績、對美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以及企業的合規化發展都有關系。不管進出口電商企業,合規化發展是企業必經之路,洋蔥集團在早期營銷模式方面備受爭議。在經歷過亞馬遜“封號事件”后,合規化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共同選擇,企業紛紛改變以往的營銷方式,營銷的方式往符合合規化的路徑進行。當前,國內跨境電商上市公司共12家,除洋蔥集團外,其他上市公司包括:安克創新、跨境通、有棵樹、華鼎股份、星徽股份、華凱易佰、蘭亭集勢、聯絡互動、子不語、易點天下、大健云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表示,頭部綜合性進口電商競爭加劇,垂類進口電商平臺一度被視為專注垂直品類,能獲得較好的用戶粘性,然而一旦更具網絡效應、品類豐富且有價格優勢的綜合電商發力,垂類平臺就失去了吸引力。阿里、京東等頭部綜合性電商則在這一階段憑借資本、流量、供應鏈等優勢,狂攬海外品牌和中國用戶,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自2020年疫情以來,進口電商供應鏈阻斷。此外,由于國際航班運力減少、口岸清關時效大幅拉長,也考驗企業的生存能力。

“對于其他中概股企業的啟發是,跨境電商平臺一定要合規發展,重視市場美譽度,最終構建用戶的信任度,同時一定要去追求品質和消費者的美譽度,構建平臺信用體系,這才是抵抗市場風險的最佳途徑和模式。”朱秋城稱。

標簽: 電子商務 上市公司 研究中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