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通過服務過程的專業化 帶動農業產業化

時間:2021-03-30 17:42:47    來源:人民網    

“在大國小農的背景下,我國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特別重要。”“通過服務過程的專業化,能夠帶動農業產業化,解決單一農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劃算的事。”在近期舉辦的“2021中國農業服務者大會”上,參會嘉賓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但服務能力和半徑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專業化服務人才不足,行業標準亟待完善。要進一步提升農業服務的能力水平,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

在會議上,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原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目前我國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90萬家,服務農戶7000萬余戶。特別是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農業服務組織積極向農戶提供幫助,對全年糧食豐收和保障農產品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夠解決哪些問題?陳曉華認為,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業兼業化的發展趨勢,農業生產對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來解決小農戶分散生產的問題,帶動和引導小農戶走向農業現代化。并采取了統種統收、統防統治等方式,實現了連片種植、降低成本的生產規模效應。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表示,通過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能夠助推農業發展的現代化。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夠解決一家一戶老百姓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問題。農業服務組織可以把適用的品種、技術、組織方式、人才和資金等資源,導入到農業生產過程中。

談及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面臨的問題,陳曉華說,當前我國農業服務能力不強,技術裝備較落后,服務規模不大,服務半徑比較小;服務的領域不寬,產前產后服務較少;服務的質量不優,專業人才比較缺;服務的標準化流程還不夠健全。

農業服務發展空間廣闊,未來面臨著重要的機遇期。張天佐說,農業服務有著強勁的市場拉動,我國老齡化日趨嚴重,迫切需要社會化服務主動跟進,共性的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商機;行業發展有著良好效益,在產前產后能夠實現農民省錢、服務增效;有著政府部門的支持,通過補服務,能夠將技術、裝備、設施、人才用起來;積累了較為成熟的模式。

圍繞大力扶持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發展,陳曉華建議,進一步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更好提升服務組織的發展能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解決服務組織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擴大保險支持范圍,降低服務組織的運營風險;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生產服務條件;注重服務人才培養,打牢服務組織的發展基礎。

“農業服務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主體為重點,推進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加大資源整合共享,把資源盤活利用好,促進多類農業服務主體共同發展,在政策和管理上創造農業服務良好的發展環境。”張天佐也提醒說,農業服務是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不能冒進。要尋找共性的成規模的需求,太分散、不成規模難以形成商業模式。在組織形式上,要通過“服務組織+合作社+農戶”“服務組織+村集體經濟+農戶”等形式,發揮橋梁作用,提高服務組織的效率。

此次大會由中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聯盟、中國農業風險研究會主辦。(記者李彤)

標簽: 小農戶 現代農業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