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智能機器人風口來臨?近日,網易成立智能科技公司、字節計劃制造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大廠們紛紛進軍機器人領域,這塊“香餑餑”究竟有多“香”?
(資料圖片)
出品丨網經社數字零售部
作者丨鄭宇菲
審稿丨舒舒
據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物流配送、醫療、家居等服務機器人在中國的市場規模達742.4億元。機器人行業發展規模愈發擴大,越來越多的公司入局其中,布局自己的智能科技產業。
1、網易:成立兩家智能科技公司 業務含智能機器人研發
7月4日消息,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杭州網易軒之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網易牽波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分別為周鋒、楊新偉,注冊資本分別為500萬、100萬元。經營范圍含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等。股權穿透顯示,兩家公司由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此前,網易旗下的網易伏羲就推出了伏羲有靈機器人,支持用戶快速建模、發布和運營可由機器與人協作完成的任務。區別于傳統 PaaS 平臺,有靈機器人中“人”的決策至關重要。平臺通過眾包模式下發任務,快速調用“人的能力”,眾包用戶通過平臺在線完成任務,解決采集數據、標注數據成本過高的問題。
據網經社(WWW.100EC.CN)獲悉,網易伏羲成立于2017年,是國內專業從事游戲與泛娛樂AI研究和應用的頂尖研究機構,在數字孿?、強化學習、?戶畫像、?然語?處理等AI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淀,同時也致力于將虛擬世界中技術積累賦能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和服務行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2、字節跳動:計劃制造機器人 優先服務自身電商履約需求
7月4日,報道稱字節跳動要造機器人,目前其機器人團隊已有約 50 人,計劃年底擴充到上百人。字節機器人團隊目前隸屬于字節 AI Lab,其負責人是 AI Lab 總監李航。李航曾擔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和首席科學家,2017 年加入字節,現在向字節副總裁、算法技術負責人楊震原匯報。
字節造機器人將主要用于兩大業務方向:一是生產一些機器人,優先服務字節的電商履約需求,也就是能在倉庫里分揀、打包貨物的機器人,以及物流環節。二是關注前沿技術,探索把 AI 大模型能力用到機器人上。今年2月,有消息稱,字節布局大模型會在語言和圖像兩方面發力。
6 月初,字節跳動方面確認,正在內部測試一款 AI 對話類產品,代號為 "Grace",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僅用于內部體驗測試。
3、京東云計算:新增智能機器人研發業務
6月9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京東云計算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智能機器人的研發、電池零配件生產、量子計算技術服務、風電場相關系統研發、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
據悉,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王榕輝,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厘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業。
4、阿里: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
早在2020年9月17日的云棲大會現場,阿里巴巴就發布第一款物流無人車“小蠻驢”。小蠻驢無人車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同時,阿里宣布注冊成立了小蠻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進無人車的研發和量產落地。
據阿里巴巴2022財年第四季度(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財報首次披露的阿里無人車小蠻驢配送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小蠻驢配送物流訂單超過1000萬,刷新國內末端無人配送紀錄。
5、美團:成立機器人研究院
“外賣送一切”的美團,也在科技研發領域重金投入。
近日,美團機器人研究院正式成立,由美團副總裁、無人機業務負責人毛一年任研究院理事長兼院長,負責美團在機器人領域的相關研究和發展。
美團方面表示,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將搭建以服務機器人為核心的開放創新平臺,與前沿科學家、學術機構展開合作,互補共創,開展機器人共性關鍵技術研發。
此前,美團的無人配送機器人也已經在北京、深圳等多地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累計實現配送近300萬單。從美團最新披露出的數據來看,截至 2022 年 11 月,美團無人機配送已在深圳 5 個商圈落地,航線覆蓋 18 個社區和寫字樓,可為近 2 萬戶居民服務,并且完成面向真實用戶的累計訂單超 10 萬單。
6、一畝田:發布國內首款農業AI對話機器人“小田”
6月28日,一畝田集團“小田”對話機器人暨農業AI生態伙伴計劃發布會近日在北京舉行。一畝田CTO胡嵩現場做“用AI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演講,并正式對外發布國內首款基于大模型技術的農業AI對話機器人——“小田”。
據悉,此次發布的農業AI對話機器人“小田”,融合了一畝田平臺所覆蓋全國2800多個縣的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及多個農業細分領域的專業知識,覆蓋新品種新技術、農業技術、供需行情、產銷智能匹配等多個模塊,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涉及從生產、流通、采購等全鏈條多個場景,幫助農民解決種什么、怎么種、如何賣、高效買的問題。
尾聲
智能機器人風口來臨,相信在未來,不再僅僅局限于某個領域,機器人將與其他產業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工作、學習以及娛樂都提出了更新、更高需求,這就為機器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未來,機器人將朝著智能化方向邁進。(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咨詢加分析師微信modaiqing166,請務必備注姓名+單位+職務)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古裝劇《玉骨遙》展現東方美學韻味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由蔣
2023-07-04 15:06
原標題:貴州玉屏:非遺簫笛制作忙7月2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國家級非
2023-07-04 13:54
原標題:“繽紛國圖·2023暑期兒童演出季”開啟藝術假期工人日報-中工
2023-07-04 14:03
原標題:考古別只盯著人了,動物里藏著華夏文明細節中青報·中青網見習
2023-07-04 13:55
原標題:130件民間藏品亮相沈陽故宮遼寧日報訊記者郭平報道7月1日,沈
2023-07-04 14:05
原標題:演出沉浸感十足喜劇與懸疑并舉(引題)?《大真探趙趕鵝》下周
2023-07-04 14:05
原標題:天博藏《惠山圖》亮相無錫博物院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博物
2023-07-04 12:01
原標題:大文豪蘇軾,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超級“粉絲”?中新網北京7月3
2023-07-04 11:52
原標題:中央音樂學院在山西呂梁開展教育幫扶(引題)?播撒藝術種子?
2023-07-04 12:04
原標題:家鄉贊歌《我怎能不愛你》首發遼寧日報訊記者吳丹報道“共和國
2023-07-04 11:58
原標題:逾400件文物廣州展出還原“南海I號”航行軌跡中新網廣州7月3日
2023-07-04 12:01
原標題:新疆3部舞臺佳作入選全國舞蹈展演新疆日報烏魯木齊7月2日訊石
2023-07-04 11:02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版《黨的女兒》四輪登臺,雷佳吐露心聲——(引題)
2023-07-04 11:05
原標題:北方演藝集團亮相“市民走進達沃斯”活動(引題)?4場演出節
2023-07-04 10:57
原標題:千噸巨輪擺擂臺,成渝工匠長江論劍(引題)?《天府工匠》第二
2023-07-04 09:53
原標題:陳可辛呈現一個溫暖世界天津日報記者何玉新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
2023-07-04 09:55
原標題:文化活動不斷節慶氣氛濃郁石榴云 新疆日報記者加孜拉·泥斯拜
2023-07-04 09:55
原標題:文化觀察古裝劇攪熱暑期熒屏(引題)?視效有亮點故事落窠臼(
2023-07-04 09:54
原標題:新疆詩人蔡淼獲“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新疆日報烏魯木齊7月2
2023-07-04 08:55
原標題:“機器駱駝”有點冷舞臺劇(主題)舞臺劇《駱駝祥子》本周首演
2023-07-04 09:03
原標題:“我們老了,還配愛嗎”(主題)《我愛你!》白發專場主創解讀
2023-07-04 08:52
“炎炎熱浪與驕陽,戶外工作更繁忙。全總領導來慰問,盛夏酷暑送清涼…
2023-07-03 15:55
原標題:導演韓延用拍年輕人故事的手法拍老年人(引題)?“我愛你”背
2023-07-03 15:56
原標題:云岡特展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展出(主題)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2023-07-03 16:06
原標題:《消失的她》票房超22億元躋身上半年票房三甲羊城晚報記者李麗
2023-07-03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