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1日,由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浙江省人民政府承辦的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召開,來自1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100余位代表,以線下或線上形式,共同圍繞“共建網絡世界 共創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展開交流。作為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論壇于11月10日上午舉行,中歐數字協會、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工信部、人民網、高通、騰訊、惠農網等來自政府、國際組織、行業機構、高校智庫以及中外互聯網企業代表應邀出席論壇,共同商討數字中國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在各個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惠農網創始人兼CEO申斌在論壇上作農業數字化轉型、數實融合發展經驗分享。
(數字經濟論壇現場,惠農網CEO申斌正在作分享)
【資料圖】
隨著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新變化,全國各地千行百業也在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申斌在發言中表示,十年來,惠農網通過持續提供數字化服務,一直在助力農業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
(惠農網CEO申斌(左一)受邀參加數字經濟論壇)
申斌說,農業是國之根本,相較其它行業,農業相對比較弱勢,發展也比較滯后,受天氣、氣象等客觀因素影響比較大。同時,很多農業生產周期比較長,有些產品出來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市場信息一旦滯后,供銷就會不匹配。對此,惠農網提供了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互聯網農產品電商市場運行監測系統和縣域農業電商大數據系統等數字化服務,指導生產者并協同政府部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避免出現市場過度飽和產生的不必要資源浪費。
目前,惠農大數據已經輻射31個省級行政區,現有標準化數據逾6億條,每日更新標準化數據超過20萬條,數據產品和服務已得到各級政府、行業協會、涉農企業等的廣泛應用。
“農業其實是離互聯網,離數字化相對遠的行業。”申斌說,惠農網在探索農業和數字化融合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在于農業從業人員理念的轉變。
申斌介紹,受過去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影響,農業產業是靠天吃飯,現在開始轉向靠技術吃飯、靠市場吃飯,甚至靠數據吃飯,在這個過程中,整個行業的參與群體都需要不斷的學習與進步,這也是為了跟上數字中國的發展步伐,惠農網每年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上千場培訓,幫助更多的新農人用新的理念迎接新的挑戰。
“惠農網把農業互聯網技術、農業大數據技術跟農業傳統生產方式融合到一起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把其他行業的技術整合對接到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產業升級當中。”申斌說,過去十年,惠農網一直在做基于農業流通端的數字化,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十年,惠農網的重心會更多放在農業生產端的數字化上。他希望和地方政府以及更多愿意支持農業發展的企業一起,未來能夠完成對每一塊農業土地以及每一個農業經營主體的數字化,真正實現農業生產和流通的精準匹配,無縫對接,助力農業產業迎來更快速的產業升級,助推產業振興、鄉村振興。
據了解,惠農網根植湖南、輻射全國,致力于用先進的“互聯網+農業”技術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賦能賦智農業產業升級。歷經十年發展,惠農網已從最初的農業B2B信息撮合平臺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農業B2B產業服務平臺。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自2014年起連續成功舉辦至今,已成為全球互聯網界的盛事,成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傳承滬劇經典,青年演員尋到了自己的路澎湃新聞記者程千千11月7日至9日,上海滬劇院青年傳承版滬劇《陸雅臣賣娘子》《庵堂相會》《滬
2022-11-10 16:39
原標題:關關難過關關過,三位選秀演員主演音樂劇《流光時代》澎湃新聞記者廖陽“我和林皓冕特別像,都是通過選秀、通過比賽被大家認識。我們
2022-11-10 16:32
原標題:何以如松開盡好,只宜相對許誰傍(主題)——石濤《對菊圖》的秘密(副題)早在漢魏朝,人們就對菊有別樣的偏愛。易安有“簾卷西風,
2022-11-10 16:43
原標題:簋街的色味與煙火大概每個北京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獨家的美食地圖,或許每個到北京的外地游客也自有一份美食清單,這二者之中,差不多簋
2022-11-10 15:49
原標題:在書中的那些瞬間,敦煌不再遙遠■作者以其獨特的機緣和經歷,孵育一種欣賞和解讀敦煌藝術的新視角,從深邃博大、靜穆滄桑的敦煌藝術
2022-11-10 15:34
原標題:吉祥大戲院全本大戲正乙祠戲樓京昆經典中山音樂堂群英專場(引題)中國戲曲文化周首次走出園區(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11月10日,為
2022-11-10 15:28
原標題:精致高效的現實哈哈鏡和社會融合劑(主題)——作為語言喜劇之一種的脫口秀何以成功(副題)《脫口秀大會》在2022年來到了第五季,這
2022-11-10 15:46
原標題:在縣級博物館發現“國家寶藏”(主題)臺州黃巖弘揚“宋韻今聲”(副題)新民晚報記者毛麗君“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黃巖博物館看
2022-11-10 15:30
中工網記者鄂璠11月8日下午,“中華五千年實證看良渚”兩岸新媒體聯合采風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啟動。此次采風活動聚焦“文化”主題,
2022-11-10 08:34
原標題:高度同質化帶來審美疲勞“劇情愛情”已難被大眾買單(引題)國產愛情電影面臨12年之癢(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貓眼娛樂旗下貓眼研
2022-11-10 08:34
原標題:西班牙兒童文學(引題)用想象締造的世界無限廣闊(主題)1從謠曲到寓言詩西班牙兒童文學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有人認為最早可以追溯至
2022-11-10 08:28
原標題:《我們的滾燙人生·騎行季》上路,為公益挑戰極限之旅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我們的滾燙人生·騎行季》上周末播出了第二期,穿
2022-11-10 07:41
原標題:江蘇:各美其美小劇場文旅融合大舞臺邰子君日前,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批江蘇省示范小劇場和小劇場精品劇目。據統計,截至目前
2022-11-10 07:30
原標題:好故事讓觀眾念念不忘國創動畫作品回音響亮文匯報記者衛中“2022年一部國創作品突破千萬播放量的需要天數,從3個月縮短至41天。”日前
2022-11-09 15:38
原標題:觸屏快時代,讓我們慢下來體悟紙質“悅”讀(引題)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主題)文匯報訊(記者許旸)2022年度“最美
2022-11-09 15:29
原標題:站上風口之后,微短劇如何飛得更高?李瑋當下,微短劇正值風口。2022年僅快手平臺的單部播放量就達3 5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增長到了2
2022-11-09 15:37
原標題:長篇小說《野芙蓉》:70后的心靈回溯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高凱)一部“70后女性”的心靈成長史,由此探究世界與內心疆域的隱秘凝視
2022-11-09 15:32
原標題:薦書︱《望花》:貼著生活書寫,刻畫當代年輕人的真實生存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了青年作家鄧安慶的首部長
2022-11-09 15:48
原標題:進博會發布全新中國文化元素玩具新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竇菲濤11月5日,樂高集團于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布五款靈感源自中國文
2022-11-09 09:43
原標題:目前國產電影票房前十均經歷過密鑰延期(引題)密鑰延期成常態院線電影短跑變長跑(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年的電影市場,除了
2022-11-09 09:28
原標題:山東持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延伸華夏文明歷史軸線中新網濟南11月8日電(李明芮)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2022-11-09 09:46
原標題:紀錄片《個十百千萬》揭秘“長津湖”背后故事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全面展現電影《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拍攝幕后的紀錄片《個十
2022-11-09 09:34
原標題: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延期至12月舉辦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王笈)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組委會8日發布公告稱,原定于11月18日至20日在
2022-11-09 08:43
原標題:金庸武俠世界導演陣容官宣?創新系列武俠劇新宇宙開啟山西晚報記者范璐由企鵝影視攜手耀客傳媒共同出品,騰訊視頻播出,徐兵、鄧科、
2022-11-09 08:25
原標題:上海圖書館東館:智慧之地,城市之窗作者王笈遠觀似一枚“玉石”,“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內部如太湖石般相互連通,智慧型閱讀體驗
2022-11-08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