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城鄉生產與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新的城鄉關系與物質形態日益浮現。在鄉村地域,以淘寶村、網紅村等為代表的新空間已經成為新的自下而上城鎮化的主要載體,相關研究大量涌現,涉及空間特征、演進機制、模式應用與理論探索等多個方面。在城市地域,隨著新經濟空間以及流空間催生的新城市功能的不斷涌現,學術探索也悄然起步,如對上海、北京、長春的餐飲外賣空間、南京的隱形消費空間以及杭州的城市“網紅空間”等的研究。然而相比于鄉村新空間,當前關于城市新空間的研究總體仍以地理特征描述為主。盡管關于影響因素的初步探索也已出現,如空間成本與分工深化對外賣產業“均質化—再集聚”分布的影響,但對新空間的形成與演化機制仍缺乏深入分析。事實上,城市新空間有著更復雜的表現形式和形成機制。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蓬勃發展,城市日常消費行為正在發生巨變,由互聯網和平臺企業所構成的新基礎設施,以及騎手、主播、運營等新職業所構成的新互動主體,讓空間的形成機制不再局限于實體維度,虛擬維度的作用日益凸顯。如果說空間是社會的投影,那么隨著網絡社會的崛起,城市新空間的形成必然是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互動作用的產物。
(相關資料圖)
雖然當前研究尚未深入新空間的形成機制,但對城市日常消費行為與空間的關注,尤其是聚焦高速發展的餐飲外賣業的空間研究,為揭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城市新空間的形成與演化機制提供了重要切入點。外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為蓬勃發展的一類城市O2O業務:消費者在網絡平臺下單,外賣騎手到店取餐并配送上門。近年來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與擴大,外賣業務不再是傳統餐飲店鋪的衍生服務,開始在中心城區形成獨立且集聚的專屬生產空間。它們借助平臺的展示和互動功能完成交易,依托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完成送餐服務;它們不需要靠沿街門面吸引流量,不需要占用大量空間提供堂食,在實體空間僅保留生產加工功能,并呈現出向老舊寫字樓、無門禁小區、城中村等低成本空間大規模集聚的特征,被眾多新聞媒體驚呼為“外賣村”、“外賣樓”等。雖然這些直觀的稱呼更容易吸引眼球并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具象的描述往往容易忽視新空間更為本質的特征,即虛擬集聚所引致的大規模實體集聚。
基于對廣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多處規模化外賣集聚空間的調研,本文將這類城市新空間界定為“外賣工廠”(takeaway factory),即依托O2O電商平臺服務本地及時餐飲需求的規模化食品加工空間。雖然這一“工廠”有著不同于常規意義上的形態,但規模化集中生產的特征卻完全符合工廠的本質。外賣工廠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才可能于中心城區涌現的新空間,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新產業空間的組織方式。通過分析外賣工廠形成過程中消費者、平臺、店鋪與騎手四類主體間的互動作用,本文嘗試揭示這一新空間的形成與演化機制,進而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城市新空間的形成機制研究以及治理提供參考。
1 分析框架與數據來源
1.1 產業、空間與主體互動
外賣訂單的完成是消費者、平臺、店鋪與騎手緊密互動的結果。消費者在網絡平臺比選、下單,店鋪制作后發起接單申請,騎手接單、取餐并完成配送服務。從單一訂單來看,這一過程只是簡單的線性流程,然而從海量訂單的完成過程來看,各環節中不同主體間的持續互動,使得這一過程成為高度復雜的動態演化過程。消費者、平臺、店鋪和騎手在處理海量訂單過程中的持續互動與演化,必將導致外賣店鋪在鄰近圈層的特定空間規模化集聚(圖1)。
圖1 主體互動機制與外賣工廠的形成過程
外賣工廠的形成就是主體間互動與新產業發展特征、適宜空間供給情況共同作用的產物。大體可以劃分為產業生成、鄰近圈層分布、鄰近圈層集聚3個演化階段(圖1)。首先,快速城鎮化進程使得大都市中心城區集聚著大批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尤其在中心商務區往往形成大量的就餐剛需。平臺經濟的發展有效地整合了這些分散的海量就餐需求,使得原來依附于線下店鋪的外賣服務因量變而引起質變,成為一種新的產業和獨立的城市功能。隨著外賣產業的蓬勃發展,配送時效性與綜合成本成為店鋪競爭的核心,更加鄰近海量需求市場同時綜合成本更為低廉的空間往往成為外賣店鋪的首選。于是,鄰近中心商務區的尚未被更新改造的老舊無門禁小區、城中村以及原有城市功能衰落或被替代后留下的商務商業空間等城市“縫隙空間”,就成為既鄰近海量需求市場又成本低廉的理想選擇(圖2)。騎手對于集聚空間的偏好進一步推動外賣產業的集中化、規模化發展,最終在這些空間間隙中形成外賣工廠。結合調研城市的實際發展情況,本文將詳細闡述3個階段的演化過程。
圖2 外賣工廠的空間形成機制
1.2 數據來源
研究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選取杭州和廣州兩座具有高外賣活躍度的城市作為定量研究對象,其中:杭州市相關外賣定量數據由餓了么平臺直接提供,數據精度較高;廣州市外賣定量數據主要通過網絡抓取獲得,數據精度低于平臺直接提供數據。數據的具體類別、來源與處理方式:①杭州市需求市場數據來源于餓了么每單外賣配送OD數據中的目的地(D端) 數據,研究范圍為2020年由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江干區、拱墅區以及濱江區等6個城區組成的杭州主城區范圍,去除872條直線距離超10 km的異常數據,共獲取主城區于2020年3月25日(工作日)與3 月29 日(休息日) 兩天內產生的684 745條有效數據;②為避免店鋪出單率差異對分布特征分析造成的影響,杭州市主城區純外賣店鋪數據不采用外賣配送OD數據中的起始地(O端) 數據,而是采用餓了么平臺直接提供的注冊商家數據,數據屬性包括店鋪類型“到家”“到家到店”“到店”3類,“到家”類別作為純外賣店鋪數據,同時剔除綠植、商超等非餐飲類經營類別的數據,共獲取截至2020年3月25日注冊經營的餐飲類純外賣店鋪數據56 397條;③廣州主城區外賣店鋪數據于2019年1月自美團網站上爬取獲得,剔除經營類別中的美團超市、送藥上門等非餐飲類數據,獲得有效數據共計35 097條,以《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公示稿界定的廣州市主城區范圍,篩選獲得主城區中的餐飲類外賣店鋪數據26 876條。
定性研究的數據源于筆者團隊對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多次實地調研和訪談:①2021年11月,根據新聞報道以及騎手推薦,選取南京市金鑾大廈以及南湖社區鳳棲路兩處純外賣店鋪的典型集聚區作為調研地點,訪談7家店鋪的店主和職工,并通過路面攔截的方式隨機訪談3位騎手,初步了解純外賣店鋪選址因素和騎手配送選擇機制;②2022年1月,以新聞報道和外賣店鋪數據分析為基礎,選取廣州市石牌村和棠下村作為調研地點,深度訪談6家店鋪的店主和職工、5位騎手、3位房東以及村內新建修車行的店長,在驗證選址因素和配送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產業上下游配套的影響作用;③2022年2月,以純外賣店鋪數據分析為基礎,選取杭州市拱墅區廣利大廈負一層的閃電廚房、錢塘區高沙小區和四季廣場、西湖區杭商美食廣場作為調研區域,深度訪談5家商鋪和3位騎手,并將共享廚房模式納入調研對象,進一步豐富調研樣本。
2 都市發展與平臺經濟催生外賣產業
2.1 都市高密度發展產生規模化需求
都市高密度發展所催生的海量用餐需求,是外賣產業得以誕生與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城鎮化,尤其新世紀以來的大城市化、都市區化進程,推動了緊湊高密度的都市空間建設。與大都市空間演化同步的都市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不同空間就業結構的轉變,尤其中心城區的就業結構日益從以加工制造為主的第二產業向以科技、商務為主的第三產業轉變,從而使得中心城區,特別是高度密集的中心商務區集聚了大量三產從業人員。這類從業人群的就餐需求,尤其午間的就餐需求就成為高頻的消費剛需。根據2019年的數據統計,白領群體是外賣消費的交易主體,2018年市場交易份額占比高達85.8%。
雖然具有海量需求,但大部分傳統餐飲服務的提供與體驗都需要在地完成,這就要求消費群體必須抵達店鋪完成消費體驗,于是與需求中心的交通(往往是步行) 距離或耗時便成為大量餐飲店鋪選址的重要參考。中心城區尤其是中心商務區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往往傾向壓縮就餐時間,從而使得龐大的用餐需求只能不均勻地分割在多個短時間步行可達的空間單元內。需求量大的空間單元內餐飲店鋪的數量相對較大,密度較高,可選擇的餐飲種類也相對豐富,但競爭更為激烈、地租成本相應更高,消費者就餐的成本更高。而需求量小的空間單元內餐飲店鋪的數量較少,餐飲的種類較為單一,往往不能滿足長期的多樣化日常消費需求,店鋪的發展規模也有限。
較小的空間單元在分割總需求的同時,也使得餐飲經營者與消費者關于品類和規模的矛盾凸顯。餐飲作為日常剛需,消費者不僅關注價格同時關注產品的品類變化。但餐飲經營者從綜合成本角度往往傾向減少品類、增大規模,從而更為專業化。因此較小的空間單元內有限店鋪的品類選擇往往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長期多樣化需求,同時較小的空間單元內的有限需求也難以支撐餐飲店鋪的規模化發展。
2.2 平臺經濟整合需求與供給
移動互聯網時代平臺經濟的時空整合功能是催生外賣產業的主要動力。網絡平臺消弭空間距離的展示功能與靈活的配送服務體系能夠有效對接分散在不同空間單元的需求與供給,從而打破空間界限,實現餐飲消費者與經營者雙方的時空拓展。有限空間單元內經營者與消費者關于品類與規模的矛盾也因此得以解決:平臺將海量的多樣化需求集聚起來,并根據需求內容分發給分散的店鋪,從而形成“N*N”的供應鏈矩陣(圖3)。這一強大的乘數效應,一方面將位于不同空間單元的餐飲店鋪同時性地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為消費者提供充足的品類選擇,并刺激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使得店鋪能夠借助虛擬平臺引聚更大范圍的流量,從而獲得充足的訂單,實現生產的專業化和規模化。平臺經濟對于海量需求的釋放迅速推動了只進行外賣生產的純外賣店鋪的大量出現。
圖3 網絡平臺整合供需空間的“N*N”矩陣
隨著平臺經濟的日益成熟與普及,網絡平臺不僅整合供需,同時顯著地刺激消費,擴大外賣需求。這一充足的線上需求為徹底分離餐飲行業的食品生產與用餐體驗功能創造了條件。更多的餐飲經營者開始剝離堂食服務,在實體空間中僅專注于加工生產,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外賣需求。以嘉和一品這一傳統餐飲品牌為例,疫情期間部分連鎖店鋪的外賣銷售額占比達到了90%以上,堂食需求的大幅減少和地租成本的高昂促使嘉和一品嘗試縮小門面以鋪設外賣專門店;而作為最早鋪設外賣專門店的西貝莜面村,更是開始開發適合外賣的標準化套餐式菜品,推動外賣產業進一步專業化。由于堂食服務的剝離使得純外賣店鋪具有成本低、資產輕、啟動速度快的優勢,因此迅速得到草根創業者的青睞,純外賣生產經營模式開始被大量復制。根據餓了么數據統計,2020—2021年餐飲企業中純外賣比例從4%提高至7%。在都市區海量需求的推動下,純外賣店鋪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市餐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3 平臺配送時效決定外賣店鋪區位選擇
剝離堂食服務更重要的影響是外賣店鋪的空間選擇范圍開始從消費者步行可達范圍躍遷為消費者平均耐受等待時間內外賣騎手的配送范圍。由于單位時間內騎手駕駛電動車的速度遠大于消費者步行速度,這就使得純外賣店鋪的選址可以完全跳出傳統的較小空間單元,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布局。總體上形成大區位上鄰近需求集中區、小區位充分降低空間成本的布局策略,即所謂的“一流的商圈,三流的鋪面”。
3.1 大區位鄰近需求集中區
雖然外賣店鋪的空間選址可以跳出消費者步行可達的范圍,但外賣騎手的配送距離與平臺配送費用的計算規則使得外賣店鋪在大區位上基本呈現出鄰近需求集中區圈層分布的特征(圖1)。基于食物的保溫、保鮮需求以及消費者的等待耐心,外賣客單的配送時間主要集中在15—20 min。這一時間基本決定了以電動車為主要配送工具所能形成的配送范圍。根據大量已完成的交易統計,3 km為外賣單量最大的配送距離,超過3 km外賣單量開始逐漸下降。與騎手配送范圍相匹配,平臺配送的收費規則也基本以3 km作為重要參考值。與出租車“打表計價”規則相似,平臺提供的配送服務通常在3 km以內收取固定金額的“起步價”,遠距離配送服務費用則根據超出的里程相應額外計價。于是距離需求集中區3 km以內的圈層就成為外賣店鋪最主要的選址范圍。因為除時間成本外,外賣店鋪布局如果超過3 km范圍,經營者或消費者就需要承擔一筆額外支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一額外支出往往會導致外賣銷售的利潤減少或單量下降。
這一距離成本的價格顯化進一步強化了外賣店鋪鄰近需求集中區的布局傾向。因此中心商務區、高教園區等集中大規模用餐需求的空間的鄰近區域就成為了外賣店鋪的最優區位。以杭州為例,外賣需求群體主要集中在中心商務區、高教園區以及高新區(圖4),相應地純外賣店鋪就在這些片區的鄰近空間大規模分布,集聚程度顯著高于外圍區域(圖5)。典型如在湖濱中心商務區周邊3 km的范圍內就形成了多個純外賣店鋪集聚區,下沙高教園區內更是形成了超高密度的純外賣店鋪分布。由于需求集中區所在的高密度空間單元租金往往較高,因此在現實運營中純外賣店鋪更傾向選址在鄰近需求集中區3 km范圍內的相對邊緣的低租金區域,從而有效控制空間成本。
圖4 杭州外賣需求市場核密度
圖5 杭州純外賣店鋪核密度
純外賣店鋪的大區位空間選址傾向大大激活了中心城區的無門禁老舊小區、老舊寫字樓以及城中村等空間。顯然,這些空間既滿足鄰近需求集中區的要求,又因設施相對老舊、空間狹窄擁擠而具有低租金優勢,于是迅速成為純外賣店鋪重要的孵化基地。例如在廣州中心城區,鄰近中央商務區、大型醫院以及高校密集區的天河南街道、石牌街道就是外賣店鋪超高密度分布的區域,街道內的無門禁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是外賣產業的主要承載地(圖6)。
圖6 廣州主城區外賣店鋪分布核密度與最高集聚區的細節
3.2 小區位充分降低空間成本
空間選擇對于傳統餐飲店鋪而言通常包含實體可達性和可視度雙重考量。大區位層面主要考慮可達性,小區位層面主要考慮可視度,可視度對于線下實體流量的獲取尤為重要。然而對于外賣店鋪,尤其純外賣店鋪基本不需要通過高實體可視度獲得流量,也即對于位于需求集中區的鄰近圈層的外賣店鋪,獲取流量的成本主要集中于線上。在配送成本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充分降低實體可視度以壓縮實體空間成本就成為外賣店鋪在小區位層面選址的重要考量。同時由于純外賣店鋪沒有堂食,不需要提供面向消費者的優質空間體驗,因此可以在壓縮空間面積的同時,降低對空間環境品質的要求,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綜合成本。
降低可視度的傾向使得純外賣店鋪開始向街區內部滲透,形成避開臨街區位的進入社區內部、上樓、下地等空間策略。騎手的取餐效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種內部滲透的程度,于是能夠直接拿取訂單的空間成為首選,比如街區內部的地面層商鋪,而過高樓層以及封閉社區基本不適合這種需要頻繁與外界交互的產業。據調研,在廣州石牌村可視度相對較低的村內店鋪鋪租比沿街的鋪租便宜近一半,雖然村內巷道狹窄、交通混雜,但低廉的租金使得大量村內一層店鋪轉變為外賣店鋪。在南京鄰近新街口中心商務區的老舊寫字樓金鑾大廈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