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智惠農民】舌尖上的“新貴”———萱藻

時間:2023-05-11 16:44:49    來源:科普中國網    

舌尖上的“新貴”———萱藻

兩千年前,東漢時期所編著的中醫巨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海藻的食用功效,可見中國沿海居民自古以來就有食用海藻的習慣。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海藻養殖面積最大、養殖產量最高的國家,養殖面積超過140千公頃,年產量達到260萬噸,約占世界的2/3。

實際上,我們食用消費的海藻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更多經過生物提煉技術轉化成生物制劑、化工原料,具體產品涉及醫療用品、海藻化肥和飼料、海藻保健品、食品添加劑和護膚美妝用品等,中國海藻產業估值已經突破500億人民幣。


(資料圖)

中國海藻養殖種類主要有海帶、紫菜、江蘺、裙帶菜、羊棲菜、麒麟菜等,與自然存在的數千海藻種類相比,實現人工養殖的品種屈指可數,海藻養殖產業具有巨大的開發前景。

(數據源自于2020漁業統計年鑒)

萱藻,俗稱“海麻線”“”、“駱駝毛”,與海帶、裙帶菜等同屬褐藻門,是一年生廣溫性海藻。萱藻的生命歷程由兩個階段組成,一是肉眼可見的葉狀體時期,呈褐色細管狀,于每年的十一月份開始生長至次年的五月份衰退,二月份是食用的最佳時期;二是絲狀體和殼狀體階段,其大小不超過0.5毫米,附著于巖壁,難以發現。萱藻作為一種近岸海域的大型藻類,是海洋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初級生產力,在海洋牧場物質供應、營養鹽調控及海洋生物棲息場地提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萱藻富含蛋白質、巖藻多糖、類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獨特的氨基酸比例造就了其味道鮮美的特點。同時它還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抗病毒、抗細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以及降血糖血脂方面富有作用。萱藻既是美味的海洋蔬菜,也是純天然的保健品及海洋藥物原料,受到中國、韓國和日本沿海居民的喜愛。做湯或以此餡料做成包子水餃,是我國北方沿海居民的佳肴。萱藻上市季節正逢春節,每公斤可達40-80元。隨著漁家文化的傳播,萱藻被越來越多的大眾認識。

(圖片源自于網絡)

近年來,萱藻的人工繁育研究在中國廣泛開展。目前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一是“孢子育苗法”,具體步驟包括:成熟管狀體放散配子—絲狀體—殼狀體或絲狀體—單室孢子囊—孢子—幼苗。該方法的優點是孢子主動附著,附著于育苗器上的孢子均勻且牢固,便利了后期育苗。

但也存在兩個問題:(1)殼狀體室內培養技術還未成熟,培養中易受到雜藻和細菌的影響,生產不穩定;(2)單室孢子囊誘導成熟需要在低溫條件下培養2-3個月,室內溫度的控制以及冷卻海水的制備,增加了育苗能耗成本。

萱藻絲狀體育苗技術路線圖

另外一種路線是“絲狀體育苗法”,即利用絲狀體細胞的發育全能性,將絲狀體切碎后直接誘導成幼苗。具體步驟包括:成熟管狀體放散配子—絲狀體建立—絲狀體擴增-絲狀體發育誘導—幼苗。絲狀體在室內集中擴增培養、集中發育誘導后直接附著于育苗器上進行育苗。十月底,自然海水氣溫開始下降,即可進行附苗。附苗前將誘導好的絲狀體離解成3-5細胞碎段,均勻地噴灑于預置有育苗簾的池中,絲狀體自由沉降在育苗簾上,完成采苗。

萱藻育苗和栽培圖例:(a-b) 絲狀體離解;(c) 絲狀體噴灑和附著至網簾;(d) 室內育苗池育苗;(e-f) 絲狀體成功附著至網繩,并萌發出幼苗;(g)生長出假根;(h) 海域養殖兩個月,萱藻長度達到10-20 cm;(i) 萱藻生長至20-40 cm。

經過室內大概一個月時間的培養,絲狀體誘導的幼苗可達0.5cm左右,其假根已經牢固附著于苗繩上,即可轉移至海上,采用網簾筏式養殖。經過海上2-3個月生長,可達到30-50cm,即可進行收獲。收獲后的苗簾可培育一段時間,進行二次收獲。目前,基于絲狀體的萱藻育苗技術已經規模化試養成功,是一極具潛力的特色海藻栽培模式。

作者:羅成應(煙臺大學海洋學院研究生)

審核專家:張全勝(煙臺大學海洋學院教授 研究生導師)

統籌:劉雅丹研究員 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