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對嗎? 焦點快看

時間:2023-05-25 15:36:24    來源:科普中國網    

作者:唐 芹 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 副秘書長,研究員


(資料圖片)

審核:王長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主任醫師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很多中老年人擔心發胖會引起各種疾病,為了身體健康,會刻意通過少吃、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多種方式,保持“瘦”的狀態。

那么,老年人是不是真的越瘦越健康呢?有沒有能夠評估老年人營養健康的正確方式?又該如何保證老年人的營養健康呢?

一、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

很多老年人都認為“年紀大了應該是越瘦越好”,因為他們都聽說過肥胖會導致很多健康隱患。但事實上,“越瘦越好”這個說法也是不科學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會出現生理功能退化、身體脂肪重新分布,以及肌肉容積減少的情況。但正常情況下,過于消瘦或肌肉容積太少則可能代表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老年人過于消瘦,有可能是營養不良,也有可能是未被發現的惡性疾病或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所導致。因此,如果老年人過于消瘦或突然暴瘦,就要注意健康是否出現問題。肌肉容積減少則提示我們需要關注老年人是否有肌肉萎縮和肌肉無力的情況,如有,則意味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盡早就醫。此外,營養均衡的飲食應包含一定量蛋白質的攝入,如果蛋白質的補充量長期不足,肌肉率就會降低,導致肌肉萎縮或肌肉無力,即肌肉容積減少。

所以,老年人最好的健康狀態是處于正常體重范圍或微微超重,并且保持充足的肌肉容積,而不是刻意讓自己變得特別瘦。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如何評價老年人的營養狀態

老年人過胖或者過瘦都可能意味著自身營養狀態不是太健康,那么,該如何判斷老年人的營養狀態呢?老年醫學常用的篩查工具有2個評價量表,分別是簡易營養評估量表和是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NRS2002)。

1.簡易營養評估量表 主要用于評估營養狀況,是較為成熟的老年人營養篩查和評估工具,也是檢測營養不良預后的良好工具。評定內容包括人體測量、整體評定、膳食問卷和主觀評定等。總分≥24分代表營養良好,17~23.5分代表有營養不良風險,<17分則代表營養不良。

2.營養風險篩查2002量表 能夠動態評估患者有無營養風險。量表包括3方面內容,分別是營養狀況受損情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年齡大小。在以上評分基礎上,年齡≥70歲則再加1分,總分值為0~7分。分值≥3則判定為具有營養風險,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制定基于個體化的營養計劃,給予營養干預。

在專業的醫療機構,醫生會結合老年患者的疾病史、用藥史、個人飲食習慣和抽血化驗的結果等,對老年人做出較為專業的評價。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老年人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營養

很多老年人會在正常飲食之外補充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和營養品,覺得“只有吃點保健品,身體才會更好”。但我們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身體各項功能下降,過多攝入營養補充劑可能會反而加重身體的負擔。

通常情況下,如果老年人擁有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習慣,并且不存在疾病等應激狀態,那么其一日三餐基本能夠滿足其身體所需的營養,不建議再進行額外的營養補充。

四、老年人的“一日三餐”該怎樣搭配

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健康合理、營養充足的一日三餐該怎樣搭配呢?

簡單來說就是要保證膳食平衡。

例如:主食粗細搭配,精米面和各種粗糧搭配吃;葷素搭配,肉蛋類和素菜都要吃;控制酸性食物的量,適當增加堿性食物的比例;注意食物的寒熱屬性;注意酸、甜、苦、辣、咸各種調味品的平衡。

此外,老年人還需要進行合理、適度的運動,保證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這樣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當然,以上建議的前提是身體健康。如果老年人存在某些疾病、營養不良風險等情況,需要結合專業醫生的建議,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日常膳食方案,同時給予相應的額外補充劑。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事實上,對于老年人,不用過于關注其身體的胖瘦,只要按時做身體檢查,保持規律合理的飲食,擁有良好的心態,身體不適及時就醫,就能擁有幸福舒適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盧紫曄. 老年人健康飲食. 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