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東方24節氣·芒種】芒種養生,宜清熱防暑除濕-天天觀察

時間:2023-06-06 11:34:14    來源:科普中國網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西院區婦科住院醫師 易莎

芒種,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適逢公歷6月6日前后,太陽運行到黃經75°時,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意味著暑濕模式已經開啟,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上蒸下煮”是這個時節的主旋律。清熱防暑除濕,也便成為這一節氣的養生重點。

起居養生——順應陰陽


(相關資料圖)

《黃帝內經》云:“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芒種節氣晝長夜短,陽氣旺盛,人體要順應陰陽盛衰的變化規律,應晚睡早起,“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通過睡眠,調節人體的陰陽。因此,中醫提倡睡子午覺,晚上11點前入睡,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可小憩一會兒,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飲食養生——清補為主

芒種時節氣候炎熱、多雨水,人們常感覺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所以飲食上應以清補為主。《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孫思邈提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此時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可作為芒種節氣的首選。必須說明女性在月經期或產后期間,盡管氣候炎熱仍應注意忌食生冷性涼之品,以免損傷機體陽氣。

情志養生——“靜心”

《黃帝內經》云:“夏三月……,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夏日炎炎,風火相煽,難免產生精神不振、憂郁、心情焦躁等負面情緒,此時可以多參加一些怡養性情的活動,如下棋、釣魚、練習書法、瑜伽等,從而舒緩煩躁情緒愉悅身心。心境平和才可在夏日感受到心靜自然涼的美妙。

運動養生——微微汗出為宜

古人有“仲夏之月,萬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極熱,勿大汗”的提示,所以芒種節氣運動應以微微汗出為度,推薦騎行、慢跑、徒步、瑜伽、踢毽子、打球等運動,一次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微微出汗,祛除體內濕氣,宣通肺衛之氣。

穴位養生

芒種時節,陽氣逐漸浮盛,是人體散寒的好時機,常點按以下穴位可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點中脘:中脘穴在身體正中,肚臍向上4寸處,專治胃寒、胃痛、嘔吐、泄瀉。用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點按1分鐘,中脘穴處會有熱熱的感覺。經常點按,可以治胃痛,緩解緊張、焦慮。

開四門:“四門”是指肝經的最后兩個穴位--章門和期門,左右各兩個,都在乳下肋部,用雙手掌跟推揉兩肋至發熱,就可以打通肝膽經。

揉心窩:心窩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雙手交疊,用掌跟在這里按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既保養了胃氣,又能減輕壓力,使心中暢快。

【醫師介紹】

徐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婦科 副主任醫師

醫師簡介:中西醫結合診治宮頸病變、月經不調、卵巢早衰、婦科炎癥、婦科血癥、痛經、閉經、更年期綜合征、不孕癥等各類婦科疾病。

出診時間:周一、周四全天,周二、周三上午

出診地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西院區(豐臺區陳莊大街1號)門診三樓婦科

易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西院區婦科 住院醫師

醫師簡介:中西醫結合診治月經不調、痛經、多囊卵巢綜合征、婦科炎癥、更年期綜合征等各類婦科常見疾病。

出診時間:周二、周五全天,周一、周三、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出診地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西院區(豐臺區陳莊大街1號)門診三樓婦科

科學性把關:北京中醫院大學東方醫院 閆妍

校 對: 涂子怡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