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卵巢癌患者的心里痛苦怎么自我緩解?

時間:2022-05-07 11:42:16    來源:科普中國網    

國家級抗癌明星、河南省生命關懷協會癌癥康復會會長劉翎講述她在癌癥時的感受:持續腹痛,被診卵巢癌。恐懼擊垮了她的內心,整夜睡不著覺,不停地哭泣。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加了鄭州抗癌俱樂部舉辦的抗癌明星報告會,抗癌明星個個精神飽滿,神采飛揚。讓她重新燃起了對健康和生命的渴望,走上了積極抗癌之路。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高居婦科腫瘤首位。由于其發病初期隱匿,大多數患者在出現明顯癥狀時已處于腫瘤晚期,嚴重威脅著女性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卵巢癌患者中抑郁和焦慮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健康女性人群。

原因可能有:

1、癌癥作為不良應激事件導致患者出現了應激反應。患者可有如下的癥狀:焦慮、情緒低落、情緒不穩、易激惹、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不愿與人交流等。此外治療中的不確定性及對預后的擔憂也會加重其思想負擔。

2、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病程較長,在手術及化療后,有自身形象的改變、激素水平失調及化療后副反應等發生,這些均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極大的痛苦,使其產生自卑的心理。

3、卵巢癌病程較長,治療費用昂貴,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患者容易產生內疚自責的心理。

4、卵巢癌預后較差,易使患者產生悲觀絕望的消極想法。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并且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研究提示我們積極關注并干預患者的心理狀況能明顯緩解患者的痛苦感并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下面提供幾個比較容易掌握的小建議,這些建議已經被證明對緩解卵巢癌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很有幫助,并且有助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01 增加體育活動

研究發現大多數卵巢癌患者從確診前到確診后其體育活動明顯減少,并且確診后的體育活動也是明顯不足的。同時研究結果還發現:卵巢癌患者中較高的體育活動水平與較低的焦慮和抑郁水平、更高的生活質量明顯相關,體育鍛煉對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的卵巢癌患者來說都是安全并且可行的。因此,體育鍛煉對卵巢癌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是非常有益的。

所以,我們建議卵巢癌患者要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那么卵巢癌患者應該如何運動呢?目前還沒有針對卵巢癌患者的具體指南,但是美國癌癥學會曾召集了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癥等領域的專家,制定了癌癥患者的營養和身體活動指南,可以作為參考。

首先,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只能以較低強度或較短的時間進行鍛煉,但也應該是盡可能多地維持活動。對于在診斷前久坐不動的患者,應該采取低強度的活動,如拉伸運動,慢速步行等,逐漸提高。對于年齡較大的人,有骨轉移或骨質疏松癥、或嚴重損傷如關節炎或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應注意平衡和安全性,以降低跌倒和受傷的風險,治療后的恢復期,定期的身體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以幫助恢復和提高健身的過程。

其次,大量研究證明,在癌癥診斷后,進行身體活動可以降低癌癥復發的風險,并在多種癌癥(包括卵巢癌,乳腺癌)中改善總體生存,考慮到癌癥患者體質的特殊性,運作中需要注意:有嚴重貧血的患者應該延遲運動(除了日常生活活動),直到貧血得到糾正,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應該避免公共場所的活動,直到其白細胞計數回到安全水平,對于嚴重疲勞乏力的患者,可鼓勵他們每天做10分鐘的輕度鍛煉。放療的患者應該避免照射皮膚接觸氯(例如游泳池),留置導管或營養管的患者應避免導管接觸游泳池、水等可能導致感染的因素,以及對導管區域的肌肉進行活動時要避免導管滑脫。

最后,指南建議在診斷或治療后盡快恢復正常活動。18 歲至 64 歲的成年人應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度強度,或每周 75 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體力活動。

中等強度的活動包括快走、慢速騎自行車、慢速游泳、劃船、投棒球、壘球、排球、雙打網球等,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在活動時能夠講話聊天,但不能唱歌。高強度的有氧體育活動包括快速騎自行車、耕種、登山、跳繩、武術、競走、慢跑、籃球、足球、快速游泳、單打網球等,簡單的判斷方法是活動中只能講幾個字的短句,不能講話聊天。即使不能足額完成上述強度的活動,進行少量的活動也可以帶來好處。在體力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多多益善,超過上述活動量可以帶來額外的益處。每次活動應該至少持續 10 分鐘,并且盡量均衡地分布整個星期中。

此外,成年人應該每周至少進行 2天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肌肉增強運動。在體力允許的前提下,65 歲以上的成年人也應該遵循這些建議。如果慢性病限制活動,老年人應該盡量進行力所能及的身體活動,避免長時間的身體不活動。

02 您要學會一些了解自己心理狀況的方法

這里介紹兩個簡單易學的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請注意,這兩個量表是用來評定個體過去1周的主觀感受。根據癥狀出現的頻度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

若為正向評分題,依次評分為1,2,3,4分。若為反向評分題(加粗),則評為4,3,2,1分。自評量表不能代替醫生的診斷,發現問題及時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

焦慮自評量表(SAS)

01 我覺得比平常容易緊張和著急(焦慮)

02 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03 我容易心里煩亂或覺得驚恐(驚恐)

04 我覺得我可能將要發瘋(發瘋感)

05 我覺得一切都很好,也不會發生什么不幸(不幸預感)

06 我手腳發抖打顫(手足顫抖)

07 我因為頭痛、頭頸痛和背痛而苦惱(軀體疼痛)

08 我感覺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09 我覺得心平氣和,并且容易安靜坐著(靜坐不能)

10 我覺得心跳的很快(心悸)

11 我因為一陣陣頭暈而苦惱(頭昏)

12 我有暈倒發作或覺得要暈倒似的(暈厥感)

13 我呼氣和吸氣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難)

14 我手腳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 我因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惱(胃痛、消化不良)

16 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頻繁)

17 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溫暖的(多汗)

18 我臉紅發熱(面部潮紅)

19 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礙)

20 我做噩夢(噩夢)

根據癥狀出現的頻度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 1 2 3 4 分,加粗4 3 2 1。

抑郁自評量表(SDS)

01 我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沉(憂郁)

02 我覺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晚輕)

03 我一陣陣哭出來或覺得想哭(易哭)

04 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礙)

05 我吃得跟平常一樣多(食欲減退)

06 我與異性密切接觸時和以往一樣感到愉快(性興趣減退)

07 我發現我的體重在下降(體重減輕)

08 我有便秘的苦惱(便秘)

09 我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 我無緣無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 我的頭腦跟平常一樣清楚(思考困難)

12 我覺得經常做的事并沒有困難(能力減退)

13 我覺得不安而平靜不下來(不安)

14 我對將來抱有希望(絕望)

15 我比平常容易生氣激動(易激惹)

16 我覺得做出決定是容易的(決斷困難)

17 內外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無用感)

18 我的生活過的很有意思(生活空虛感)

19 我認為如果我死了,別人會過的好些(無價值感)

20 平常感興趣的事我仍會感興趣(興趣喪失)

參考文獻

1. Watts, S., et 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ovarian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evalence rates. BMJ Open, 2015. 5(11): p. e007618.

2. 鄭軻, 乳腺癌患者該如何運動 %J 保健文匯. 2020(09): p. 145.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王韻、高艷娥

王韻。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治醫師、碩士。長期從事精神科臨床診療工作及醫學生帶教工作。

擅長:抑郁和焦慮障礙、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治,有關學習、工作、婚戀等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2019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優秀帶教老師。CSNP中國抑郁障礙研究者聯盟秘書,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著十余篇。

高艷娥,醫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住院醫師。

研究方向:心身疾病的診治。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20DZ2311100)

標簽: 生活質量 睡眠障礙 無緣無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