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今天,致家里的老爸老媽們!速轉"相親相愛一家人"

時間:2022-05-17 08:56:02    來源:科普中國網    

本文專家:楊景,免疫學博士,疫苗科普作者(病毒性疫苗研發、疫苗臨床研究方向)

截至2022年5月13日下午3時39分,全球已向世衛組織報告了517,648,63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包括6,261,708例死亡。截至2022年5月9日,共接種了11,655,356,423劑疫苗。

(WHO 官網數據https://www.who.int/home)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范圍大流行正在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和痛苦,其中老年人的死亡比例過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引起重癥疾病的風險伴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特別是老年人群感染后具有更高住院、重癥監護以及使用呼吸機的風險。

美國新冠感染死亡CDC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COVID-19相關的住院風險(94%)。80%以上COVID-19相關死亡出現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80歲及以上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風險更是五倍于全球平均新冠致死率。

因此,老年人接種疫苗顯得格外重要,你家的老人都打疫苗了嗎?

不打新冠疫苗,會怎樣?

安全且有效的新冠疫苗被認為是遏止新冠病毒全球范圍大流行的唯一干預措施,只有人們對新冠疫苗接種不那么猶豫時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疫苗猶豫是指盡管有疫苗接種服務,但仍然延遲接受或者拒絕接種疫苗。這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019年十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因其可能造成現有疫苗可預防疾病方面取得的進展出現倒退。

全球多地報道甚至快要消滅的傳染性疾病在新冠期間再次死灰復燃,如麻疹病毒病例在全球增加近30%。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出現新冠疫苗接種猶豫的情況同樣十分復雜,有的老年人不經常出門,自認為感染危險不大;有的老年人存在對疫苗的未知恐懼,內心抗拒打疫苗;當然,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持觀望態度,對疫苗的認識不足,對宣傳不了解。

殊不知,老年人打疫苗非常有必要,疫情形勢嚴峻,接種新冠疫苗別猶豫。

為啥老年人要接種新冠疫苗?

健康的老年人群不打疫苗可能存在的潛在危害:

未接種新冠疫苗的老年人具有更高的SARS-CoV-2導致感染、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病情嚴重意味著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老年人可能需要住院、重癥監護或呼吸機幫助呼吸,甚至可能死亡。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建議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可參照指南推薦免疫程序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新冠病毒疫苗進行接種。現有臨床數據顯示,已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有特殊擔憂的老年人群應積極咨詢門診醫生,知曉疫苗接種風險-獲益情況,正確認識并響應新冠疫苗接種的倡議。

老年人如何進行科學防疫?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群出現免疫衰退,免疫細胞上表現為疫苗免疫后B淋巴細胞抗體表達程度及多樣性出現下降,與此同時,疫苗免疫前T淋巴細胞表現為終末分化的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占比增多,導致產生特異性抗新冠病毒的T細胞能力減弱。

免疫衰退被認為是老年人群接種疫苗產生低抗體水平的直接原因。

因此,為實現減少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老年人群應該積極了解存在的可能感染風險,同時做好自我防護。

了解新冠防疫知識,保護自己和他人

有行動能力并具有社交行為的老年人群,除了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仍要做到以下措施以減少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

嚴格佩戴口罩,保持1-2米社交距離并減少社交維持時間長度;

減少出入人群密集且復雜的公共場所;

做好個人和物品的消毒;

積極鍛煉并保持攝入足夠的營養。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特殊老年群體,及時進行藥物儲備

患有慢性疾病或病癥的老年人群,做好常用藥物儲備及在線門診健康咨詢,盡量減少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特別是室內環境。

這部分人群免疫低下更應維持穩定的心理情緒,減少突發疾病的可能;

做好個人清潔消毒,特別是手部;

避免用手經常觸碰眼、耳、口、鼻等部位,減少感染風險;

經常接觸的物品定期做好清潔消毒。

當您認為自己有新冠暴露感染風險,可能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癥狀時,及時向所在社區報備,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當有醫療需求時,應及時尋求醫療救治。

建議健康老年人群積極響應新冠疫苗接種倡議,完成新冠疫苗全程免疫,保護身邊的你、我、他/她。

看完還等什么

趕緊扔入“相親相愛一家人”吧!

本文有水印的圖片和封面圖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標簽: 新型冠狀病毒 疫苗接種 病毒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