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最新資訊: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專家給出42條管理指導建議

時間:2022-06-16 05:37:06    來源:科普中國網    

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50%,患者可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相關癥狀,腦卒中風險較高。

針對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專家給出42條管理指導建議:

1.對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輕型缺血性卒中后不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植入術的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建議短期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21天,然后進行氯吡格雷單藥治療,或長期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

2.對于近期出現癥狀、不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植入術且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耐受或過敏的頸動脈狹窄患者,推薦雙嘧達莫單藥治療或替格瑞洛單藥治療。

3.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建議神經科醫生/卒中醫生和血管外科醫生制定方案,以明確首選的抗血小板治療方案(聯合vs單藥),以免延誤緊急頸動脈手術。

4.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計劃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建議整個圍手術期和長期給予抗血小板治療。

5.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率為50-99%的患者,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應考慮圍手術期聯合抗血小板治療,并應在影像學檢查排除顱內出血后開始。

6.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率為50-99%的患者,將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如果優先考慮抗血小板單藥治療,應考慮使用阿司匹林(300-325mg/日,持續 14 天;隨后75-162mg/日)。

7.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率為50-99%的患者,將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如接受阿司匹林單藥治療,建議使用較低劑量的阿司匹林(75-325mg/日)而非較高劑量(>325mg/日)。

8.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在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時,如果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耐受或過敏,推薦雙嘧達莫緩釋制劑單藥治療(200mg,2次/日)。

9.對于近期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在接受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時,推薦阿司匹林(75-325mg/日)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氯吡格雷(75mg/日)應在支架植入術前至少3天開始,或在緊急情況下單次300mg負荷劑量;支架植入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應持續至少4周,然后進行長期抗血小板單藥治療(氯吡格雷75mg/日)。

10.對于接受過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除非心臟或其他血管疾病適應癥需要,否則不推薦長期使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

11.對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療且胃腸道出血風險高于平均水平的患者,應考慮進行胃保護治療或質子泵抑制劑;如果需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建議選擇一種不會明顯影響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藥物(如泮托拉唑)。

12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推薦他汀類藥物治療以長期預防卒中、心肌梗塞和其他心血管事件。

13.對于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即使接受了最大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仍未達到血脂目標者,推薦使用依折麥布(10mg/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4.對于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對他汀類藥物不能耐受或未達到目標LDL水平(無論是否聯合依折麥布),應考慮加用或改用PCSK9抑制劑。

15.對于計劃進行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植入術的患者,建議術前開始他汀類藥物治療。

16.對于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輕度缺血性腦卒中伴高血壓的患者,建議進行降壓治療。

17.對等待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植入術的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在出現癥狀后早期快速降低血壓應謹慎,但未控制的高血壓(>180/90mmHg)應該治療。

18.對于近6個月內出現頸動脈支配區域癥狀且頸動脈狹窄率為70-99%的患者,如果30天死亡/卒中風險

標簽: 頸動脈狹窄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