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當前熱聞】【胖熊科普】喝咖啡致癌是造謠,但這些飲食習慣真不能成“習慣”,你也許有喲!

時間:2022-07-20 15:41:01    來源:科普中國網    

之前大家都被“星巴克致癌”事件刷屏了。

有些小伙伴們表示嚇得趕緊喝了口手中的咖啡壓壓驚。


(資料圖)

還有的小伙伴居然一副不care的表情,念念有詞道,“還好買不起星爸爸喲”。

“食物致癌”似乎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胖熊今天就和大家擺一擺舌尖上的癌癥。

提醒:食品安全事關你我他,大家對致癌食物“談癌色變”。但這些知識點你要了解。

溫馨提示

1、“拋開劑量談致癌”,都是耍流氓。

2、排名前列的致癌物,不是意味著吃了就一定致癌。

3、癌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雖然是概率問題,但請你還是不要吃得太任性,質變都是量變積累而成的。

不同的習慣對應不同的病征

1 燒烤、油炸吃太多容易得胃癌

“胃癌是典型的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燒烤、油炸類食品能誘發癌癥。”重慶市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孫浩說,在臨床中,他們發現30歲到40歲的胃癌患者中,過半的人都愛吃燒烤或麻辣燙。

重慶人口味重,喜歡吃燒烤,但食物經過燒烤或煙熏后,容易產生如3-4苯并芘和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原。

不過,偶爾吃一吃是可以的。文章前面說過,拋開劑量談致癌,都是耍流氓。但吃多了,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失,從而間接誘發癌癥。

好吧,看來只有隔三差五才吃回燒烤了。

除了燒烤,高鹽飲食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世衛組織規定的是,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為6克,超過了這個量,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黏膜,長此以往,也容易誘發胃癌。

還有發霉的食物,腌制的食物,吃多了也可能誘發胃癌。

2 喝酒、抽煙容易得肺癌、肝癌、喉癌

喉癌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確,但抽煙已基本上肯定與喉癌發生有關系,在醫院發現的喉癌患者幾乎均為吸煙者,每天吸煙次數多與煙齡長的人患喉癌的機會就大。據統計,吸煙者患喉癌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3—39倍,重度吸煙者喉癌死亡率是不吸煙者的20倍。

另外,被動吸煙(即吸“二手煙”)也可能致癌。吸煙時煙草燃燒可產生煙焦油,其中的苯丙芘有致癌作用,可致黏膜水腫、充血、上皮增生及鱗狀化,使纖毛運動停止。

喉癌與飲酒也有關。吸煙與飲酒在致癌方面有協同作用,長期抽煙加上嗜飲白酒的人,患喉癌機會更大。

重慶市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主任鄧和軍說,抽煙、喝酒的人群,患肝癌、肺癌的幾率更大,這幾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

大量飲酒后,人體內會囤積大量的乙醛,它會對許多組織和器官產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細胞DNA損傷、致癌等。酒清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步累積的,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延長,從“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再到“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導致肝癌的發生。

3 吃得太燙容易患食管癌

生活中,趁熱吃一直是餐桌上的經典語句。很多人喜歡喝滾燙的熱咖啡、熱茶,吃滾燙的飯菜,而這是食道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重慶市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江躍全介紹,長時間喝60℃以上的熱水,會長時間刺激食管,導致癌變。

之前是哪個喜歡楞個說,你站出來!

人的食管壁是由黏膜組成的,十分嬌嫩,若常常吃過燙的食品諸如火鍋、熱粥、熱湯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會對口腔、食管、胃內黏膜構成嚴重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以至癌變。

而且經常喝熱咖啡、熱湯熱水的人,黏膜在熱刺激下的反應會越來越不敏感,越來越不怕燙,人會不由自主地接受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

除了上述可能致癌的飲食習慣,這些飲食習慣也是不正確的喲。

↓↓↓

4 為了保持身材從不吃主食

專家:小心酮酸癥中毒

26歲的林小姐已經半年沒有吃過米飯。她在網上學習到一種減肥的方法,如果不吃米飯、土豆等所有淀粉類食品,每天只吃蔬菜和肉,就可以減肥。

重慶市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馮長艷介紹,因為大腦主要依靠葡萄糖供能,而葡萄糖的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來自于人們日常食用的各類主食。如果長期不吃主食,很可能導致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

另一方面 ,長期不吃主食,原本由碳水化合物供應能量轉變為以分解脂肪代謝產生酮體來供應能量,引起體酮增高,人體內的酸堿平衡會失調,嚴重的會導致酮癥酸中毒、昏迷,甚至出現幻視和幻聽。

不吃主食,肝糖原消耗和脂肪代謝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還會對肝臟造成傷害。

馮長艷提醒,人體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不應該低于100克,建議少吃精加工米面,粗細搭配以紅薯、土豆、紫薯等粗糧代替部分主食。

5 抗癌食物天天吃、頓頓吃

專家:均衡的飲食搭配才能有效減低患癌風險

60歲的趙女士自從5年前退休以后,就照顧著全家人的飲食。如何能夠讓家里人健康,是她心里的頭等大事。一年以前,趙女士在電視節目中看見說番茄、大蒜和西藍花是“抗癌蔬菜”,近一年來她就給家里定下了“抗癌食譜”,每天晚上,餐桌上都會出現番茄或西藍花其中之一,做湯、涼拌、清炒各種花樣。

針對網上風行的“抗癌食物”清單,馮長艷稱,所謂的單一的某種食物能抗癌,基本上是不現實的,但是,均衡和健康的飲食習慣確實能夠幫助人有效降低患癌的風險。

均衡飲食最重要的就是各種營養都要搭配完全,單一重復食用某種食材會適得其反。馮長艷介紹,要達到營養均衡,人們每天食用的蔬果、肉類、主食、蛋奶各類食材的種類最好不要少于12種,每周至少要攝入25種以上的不同食材,才能算做到均衡飲食。

6 先吃肉后吃素、不喝湯

專家:好的一餐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很重要

家住七星崗的何先生自稱肉食動物,平日里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葷,晚餐兩葷一素是日常搭配,何先生不愛吃葉子菜,大多數時候,素菜也是土豆、大豆一類。何先生也不愛喝湯,認為湯湯水水占肚子不說,還消化得快,不經餓。

針對何先生的飲食習慣,馮長艷提醒,“健康的飲食,湯、葷菜、素菜、主食缺一不可,而且順序還有講究。”

在吃飯的時候,第一步最好先喝湯,湯不要太多,普通盛飯的飯碗半碗就好。先喝湯能夠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但喝多了湯也會稀釋掉消化液,導致相反的結果。

先吃蔬菜后吃肉是更為健康的飲食順序,因為蔬菜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各類微量營養素的同時,也能給人飽腹感,調節人們對肉類的食用量,其中含大量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健康。需要注意的是,蔬菜主要指深綠色、黃綠色等綠葉蔬菜,而不是土豆、芋頭等含淀粉較多的根莖類(這類食物在營養學看來算作主食的一部分)。

再吃主食,推薦雜糧飯,稍有飽腹感后,最后吃魚、蝦、肉,這樣的順序可以讓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對控制體重和減肥也有非常好的幫助。

國際權威機構提供了以下建議,簡單9條,遠離部分癌癥:

1. 不吸煙,并且遠離“二手煙”和其他煙草制品;

2. 不飲酒,或減少酒類及酒精飲料的攝入;

3. 堅持鍛煉,每天規律的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健康范圍;

4. 健康飲食,多吃全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限制高熱量食物(高糖、高脂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過的肉類(如腌制肉、肉腸、肉罐頭等),限制紅肉及高鹽食物;

5. 不要曬太陽太久,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的時間并采取防曬措施,可以預防皮膚癌;

6. 母乳喂養,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7. 接種疫苗,例如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預防原發性肝癌,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

8. 關心自己和家族親戚的身體狀況,了解自己的患癌風險;

9. 定期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癥篩查。

文 / 胖 熊 圖 / 網 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重慶市腫瘤防治科普基地 /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成員

重慶市科委科普資助項目

標簽: 飲食習慣 碳水化合物 重慶市腫瘤醫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