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即時看!麻醉護士:手術室里的隱形天使,卻很少有人知道和重視

時間:2022-08-03 09:49:34    來源:科普中國網    

對很多人來說,手術室是個神秘而又可怕的地方。一扇冰冷的門,阻隔了焦急的家屬與脆弱的生命。


(資料圖)

也許,你或多或少知道,手術室里,有“開刀”的外科醫生,有“保命”的麻醉醫生,有配合醫生們的“手術室護士”。

卻鮮少有人知道這樣一群幕后英雄們——麻醉護士。

事實上,麻醉護士是被公認為最古老的高級護理專業。1861年

為了響應外科醫生對能夠安全管理麻醉的訓練有素的麻醉醫師日益增長的需要,國際上麻醉專科護士就開始出現。

19世紀80年代

因為護士特別擅長于病情觀察、臨床癥狀的判斷以及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護理,麻醉護士成為護理專業一個被認可的領域。

1931年

作為麻醉護理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美國成立了麻醉護士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AANA),并正式發行麻醉護士雜志(Nurse Anesthetists)。

1945年

實施了麻醉護士的認證程序,1952年實施了它的認可程序。至此,麻醉護理成為一個合法的、獨特的、有著正規認證認可程序的專業。

1993年

我國徐州醫學院麻醉學系和南京六合衛校聯合在我國開設了第一個三年制麻醉與急救護理專業(中專)。

2004年

徐州醫學院又率先在國內創辦“護理學 · 麻醉護士專科方向”( 本科), 以聞名全國的麻醉學系為依托,為國內輸送高素質的麻醉專科護士人才。

2009年3月

第七次全國麻醉與復蘇進展學術交流會上(廣州),高等麻醉學教育研究會根據專家共識正式成立了麻醉專科護士資格培訓咨詢委員會,確定了工作重點是開展繼續教育模式(contineuse medical education CME),進行資格培訓與認證。這是麻醉專科護士教育發展的里程碑。

2017年12月

國家衛計委明確提出了: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要設置麻醉科護理單元,加強對麻醉患者的護理服務。要認真梳理麻醉醫療、護理服務相關流程,明確麻醉護理工作職責,提高麻醉醫療、護理服務專業化水平,確保麻醉醫師有充足時間和精力為患者提供麻醉醫療服務。

2018年8月

國家衛健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8〉21號),明確要求增設麻醉科護士、技師等輔助人員崗位設置,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麻醉科配備麻醉科護士。

為什么需要麻醉護士呢?

許多醫院的麻醉醫師在麻醉、急救和復蘇工作中,既要準備設備,又要準備藥品,同時執行麻醉操作和監測治療患者,這種傳統的“亦醫亦技亦護”為一體的角色,嚴重干擾了麻醉醫師的管理效率和質量,甚至可能影響患者的圍手術期安全,也違背現代醫學日趨分工專業化的發展規律。

此外,隨著外科新技術、新項目、新手術以及老齡化社會等的影響,醫院救治的患者愈發危重和復雜和多變,這就要求麻醉醫師具有很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與此同時,也就需要專業的麻醉護士的協同配合。

麻醉護士都完成了哪些工作呢?

1)麻醉誘導室:負責麻醉前藥品、物品與儀器設備等的準備;落實麻醉前宣教;與手術醫師、手術室護士一起確認患者信息,核查手術部位;遵麻醉醫師的醫囑正確抽藥并協助完成麻醉誘導;做好誘導期間病情監測與記錄,必要時配合醫師搶救等。

2) 麻醉恢復室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在麻醉醫師指導下負責麻醉蘇醒期患者病情監測、管理與記錄,確保患者順利度過恢復期并安全護送至病房。

3) 患者自控鎮痛泵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配置與術后鎮痛隨訪。遵麻醉醫師醫囑正確配置PCA泵,在患者手術結束前正確連接并啟動PCA,按照 PCA管理規范實施PCA隨訪以確保鎮痛效果。

4) 手術室外麻醉護理:配合麻醉醫師實施消化內鏡、纖維支氣管鏡等無痛檢查,無痛人流以及介入治療麻醉等的配合與麻醉恢復期患者管理等等。

麻醉護理屬于一個專業,麻醉護士和麻醉醫生一樣,他們是專家,這兩個專家(麻醉醫生和麻醉護士)已經在保健服務方面得到了高度的尊重。這些年來若不是有高素質的麻醉護士提供服務需要,麻醉醫生不可能在研究上做出那么多貢獻。事實上,麻醉護理已成為醫學發展必不可少的專業,麻醉護士也成為醫療服務活動中不可替代的角色,隨著時代的發展,麻醉護士將會演繹越來越精彩的人生!

標簽: 麻醉醫生 醫療機構 有人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