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要聞速遞:以循環 促轉型 (3) | 循環快遞包裝設計的背后:降本增效是永恒的話題

時間:2022-09-05 15:29:5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循環快遞包裝在生產設計環節有哪些考慮?我們探訪了一家循環包裝生產企業,嘗試尋找一些答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知路科技(以下簡稱“知路”)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循環快遞包裝生產企業,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行業領域的佼佼者。知路成立前,總經理周紅理已經投入多年精力在循環包裝的研發工作,其辦公室里擺滿了為各頭部快遞企業、品牌商家設計的箱子,成為知路發展的重要鑒證。

知路循環快遞箱

圖 | 攝于知路科技

殊途同歸的產品設計

2017-2018年期間,京東青流箱、蘇寧漂流箱、順豐豐BOX陸續面世,青流計劃、青城計劃、豐景計劃相繼出爐,在媒體報道中刮起了一陣快遞包裝“綠色革命”風。彼時,三家企業的循環快遞箱選擇了不同的材質(熱塑性樹脂、PP、牛津布+PVC),箱體結構設計上也各異,例如分別使用鎖扣或拉鏈替代塑料膠帶進行封裝。

4年過去,循環快遞箱經歷了數次迭代升級,無獨有偶,改良后的升級青流箱和豐多寶π-box都選擇了更易回收的單一化PP材質、重量更輕耗材更少的中空板(豐多寶π-box為蜂窩板),并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免去鎖扣、拉鏈等易耗材料的使用。

順豐豐BOX和π-box

在降本增效中提升產品體驗

**降本是驅動生產設計環節進行產品改良的重要因素。**作為京東物流的供應商,知路表示,單次消耗鎖扣0.06元,按50萬個箱子月循環5次計算,不使用一次性鎖扣所節省的耗材費用可達180萬元每年。

效率和體驗的提升則是另外的考慮。對奔跑的快遞而言,在派件單量的壓力下,追求速度成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重要原則,而目前循環快遞箱主要采取用戶當面拆箱后由快遞員回收箱體的方式,直接增加了快件派送時長。據媒體報道,一名經驗豐富的快遞員單日可派件200件左右,按工作8小時計算,單件派送時間約為2.4分鐘,而循環箱派送時長平均為8分鐘,**同等條件下循環箱快件的派送效率只有普通快件的三分之一。**正因如此,通過結構設計實現一拉即開、一按即鎖,減少鎖扣環節的操作步驟,雖然只是細小環節的改善,在改善用戶體驗的同時,對效率提升的影響也彌足珍貴。

“相對于To B而言,To C所涉及鏈條的復雜度更高,知路選擇的是專注于產品研發,在設計生產環節做精做透,為行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包裝容器解決方案。”周紅理如是說。

無需鎖扣的京東青流箱

為不同商業場景提供定制化設計

自2021年底《關于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發布以來,各寄遞企業陸續開展了循環快遞箱應用的探索,適用的場景和模式便是探索內容之一。根據應用場景和模式的不同,定制化的箱體結構設計也就應運而生,例如,知路與中國郵政集團共同推出的車牌循環包裝箱,在形狀規格上專門為車牌量身設計,目前已在杭州進行小規模線上測試。

另一方面,相較于C端循環快遞箱的發展緩慢,B端循環包裝呈現了更好的發展勢頭,除了快遞行業內常提及的循環中轉袋,在電商物流中用于上游品牌商和電商倉庫間商品運輸的周轉箱產品逐漸得到推廣應用。上游品牌的產品各異帶來了不同的商業需求,即便是普通的形狀規格,在細微處可能也需要調整,例如針對母嬰產品,箱體需要使用食品級材質,而寵物用品則要求箱體采用透氣性更低的結構設計。

在細分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配送簽收要求較高的場景,相應進行循環包裝箱的定制化設計,或許是循環快遞包裝有效落地應用的一個發展方向。

折疊不回彈的中通快遞循環箱

圖 | 攝于知路科技

產品設計如何支持共享共用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42.3億件,可循環快遞箱(盒)應用量達758萬個。相比快遞總量,循環快遞箱所占比例仍然相對較小。在推進規模化應用的過程中,共享共用是業內和媒體常常提及的突破點,從企業內部運轉的小循環到不同企業間共享的大循環,進一步降低逆向成本和提升周轉效率,成為眾人期盼的大勢。

然而,社會問題的商業化解決需要考慮的復雜性更高。譬如,共享共用意味著箱體規格外觀的標準化,而從商業角度考慮,不同快遞企業有各自品牌標識露出的需求,《快遞循環包裝箱》等擬出臺的標準將對基礎要求進行規定,但包裝生產企業需要在設計環節提出更進一步的創新方案。再者,共享共用需要政府、不同快遞企業、末端網點驛站、消費者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實現周期較長、難度較高,從循環快遞箱設計的角度,需要融合RFID等技術以匹配信息溯源系統,為實現跨平臺運營提供基礎支撐。

蘇寧曾在2018年推出共享快遞盒回收站

多種解決方案并行的未來

在可預見的未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將受到持續的關注,多種解決方案并行是必然的結果。循環模式無法單一應對所有的快遞包裝問題,單一的循環快遞箱產品也無法適用所有的商品運輸,關鍵是找到循環快遞箱各自適用的商品品類、運輸場景。

目前循環快遞箱應用主要是選擇同城快遞等區域性場景進行嘗試。此外,部分快遞企業也已計劃推進試點循環快遞箱的終端共享回收模式,嘗試改善高丟損率、運營效率等難題,但仍需時間驗證。

鑒于跨平臺運營的復雜性,在各物流快遞企業體系內先行探索循環快遞箱應用的適宜場景,在局部范圍內先實現循環快遞箱投放數量的規模提升,讓循環快遞箱更加可見,或許是目前可行的發展路徑。

-End-

編輯:擺脫塑縛

標簽: 結構設計 解決方案 生產企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