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目前的抑郁癥患者人數為9500萬。在他們之中,青少年患者與中青年患者占據了主體。隨著社會對抑郁癥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起抑郁癥這類精神疾病,也有越來越多人向抑郁癥患者獻出關愛和包容。可在我們關注抑郁癥發病年輕化趨勢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老年抑郁癥患者這一群體。在老齡化日趨嚴重背景之下,老年抑郁癥也應當被大家重視起來。
【資料圖】
一、老年抑郁癥有何癥狀表現
在今天,老年抑郁癥已經是較為常見的老年人精神疾病,5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2%患有嚴重的抑郁癥。老年抑郁癥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步攀升,多在60歲左右發病。10-15%的老年人,在臨床上有明顯的抑郁癥狀。老年抑郁癥在其發病初期,往往難以被患者本人和在身邊的家屬察覺,很容易被忽視從而造成治療的貽誤。那么老年抑郁癥都有哪些癥狀呢?
1、情緒低落:老年抑郁癥的首要表現就是情緒低落,感到自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感到愉悅和快樂的感覺。通常會感到興致不高,心情沉郁,認為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找不到自我價值,從而產生自卑情緒。
2、睡眠障礙:老年抑郁癥患者在發病時還會產生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嚴重下降的問題。長期睡眠與休息不足,還會導致抑郁情況加重。
3、認知障礙:相較于年輕的抑郁癥患者,老年抑郁癥患者更易出現認知障礙的癥狀。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記憶力衰退,在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能力上表現出嚴重的下降,還會出現一些類似癡呆癥狀的表現。
4、產生伴生疾病 :據研究,與年輕患者相比,患有老年抑郁癥的患者也更容易得內科疾病。比如內臟功能下降,心腦血管疾病等。
總體來說,老年抑郁癥患者的癥狀與青年患者相似,但是因為老年人身體狀況的不同,這些癥狀難以得到重視,被察覺為是抑郁癥的表現,從而被忽略。
二、是什么誘發了老年抑郁癥
上面我們提到了現如今老年抑郁癥的高發率,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老年人在本該安享天年的時候患上抑郁癥呢?
老年人在步入老年階段到逐漸衰老的過程中,極易產生自卑與落差的情緒,心理也開始變得更加脆弱。長期以來,如果缺少子女的關懷和愛,“空巢感”會讓老年人在孤獨寂寞的狀態中,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緒。
其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會面臨社交困難,日常社交活動的大量減少,讓老年朋友無法滿足社交需求,長期無法與人進行溝通交流,也極易導致抑郁癥狀的發生。
同時,長期受到慢性疾病困擾的老年人,也是易患老年抑郁癥的高危人群。由于恐病情緒和對漫長的治療過程的憂慮,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身體受到疾病折磨的同時,心理上也會有很大的可能出現抑郁的狀態。
人在步入老年階段后,常常會面臨親人、愛人突然離世的狀況,從而精神受到嚴重打擊。長期沉浸在失去伴侶、親人的悲傷之中,無法排解悲痛的情緒,十分容易患上抑郁癥。
遺傳因素和個人性格因素等也是導致老年人患上抑郁癥的重要原因。
三、“何棄療?”老年抑郁癥也治療難
同其他年齡段的抑郁癥一樣,盡早發現,積極治療是老年抑郁癥康復的關鍵一環。
可對抑郁癥疾病本身的認識不足和強烈的病恥感成為阻擋大部分患者走向康復的嚴重障礙。
老年患者大多對抑郁癥沒有概念,往往不能將出現的癥狀與抑郁癥聯系在一起,。就算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抑郁癥狀,也無法意識到自己是患上了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會認為心態消沉是步入老年的正常現象,從而忽略病情,使自己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對于許多意識到自己已經患病的老年人來說,病恥感是阻擋他們接受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部分老年人大多無法接受自己患上精神疾病的事實,認為患上抑郁癥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怯于向子女、親屬以及朋友求助,始終拒絕接受正規治療,導致病情進一步嚴重。
《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中,67%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是處在獨居狀態中的。他們在治療康復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購藥困難的情況。并且,抑郁癥需要定期復診,而來到醫院就診復診所需的排隊時間較長,因此不少老年患者無法堅持長期定時復診,使治療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以上諸多因素為老年患者在抑郁癥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增添了重重阻礙,許多老年抑郁癥患者中途放棄治療甚至從未選擇接受治療,任由病情發展,使自身長期處在被抑郁癥折磨的痛苦當中。
因此老年抑郁癥患者遇到上述情況,感到身體和心理不適時,應當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遵從醫囑服用抗抑郁藥,不要讓拖延加重病情。
四、關愛和交流是最好的預防
在了解過老年抑郁癥的發病原因和癥狀后,如何預防老年抑郁癥,以及我們如何幫助我們的老年家人、老年朋友擺脫老年抑郁癥的困擾,也需要我們認真關注。
首先最重要的是,給予老年人來自家庭的愛與關懷。在家庭方面,家庭成員要多多關注老年人,多與父母長輩溝通,經常與他們交流生活近況,關心父母長輩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需求,讓父母感知到自己在被愛和被關注。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相關研究,多多參與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提高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度,有助于老年人遠離抑郁疾病。老年人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活動,積極培養愛好等方式結交好友,滿足社交需求,以這樣的方式防止長期孤獨的狀態產生,從而降低產生抑郁情緒的可能。
從老年朋友自身方面來講,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情緒狀態,不要怯于表達自己的孤獨和郁悶情緒,要做到及時合理的抒發,排解自己的情緒。同時要多與外界溝通交流,做到保持良好的情緒循環,保持心情愉悅的生活狀態。
老齡化,是當今中國人口的一個重要趨勢。隨著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步入老年階段,老年人口數量上升,老年抑郁癥患者數量在未來也有可能呈現上升趨勢。
無論閱讀文章的你我,目前處在什么年齡階段,是風華正茂的青年,還是正值鼎盛的中年,亦或是已經開始了老年生活,我們都要重視起老年抑郁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心關愛我們的父母,身邊的老年人,讓老年抑郁癥不再是角落處羞于啟齒的疾病。
因為我們都會有走向老年的一天。
參考文獻:
[1] Kok RM, Reynolds CF 3rd.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A Review. JAMA. 2017 May 23;317(20):2114-2122. doi: 10.1001/jama.2017.5706. PMID: 28535241.
[2] Schaakxs R, Comijs HC, Lamers F, Kok RM, Beekman ATF, Penninx BWJH. Associations between age and the cours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2-year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8 Jul;5(7):581-590. doi: 10.1016/S2215-0366(18)30166-4. Epub 2018 Jun 18. Erratum in: Lancet Psychiatry. 2018 Oct;5(10):e24. PMID: 29887519.
[3] Ding Y, Chen L, Zhang 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A 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Oct 13;10:996606. doi: 10.3389/fpubh.2022.996606. PMID: 36311600; PMCID: PMC9608247.
[4] Penninx BW, Guralnik JM, Ferrucci L, Simonsick EM, Deeg DJ, Wallace RB.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hysical declin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JAMA. 1998 Jun 3;279(21):1720-6. doi: 10.1001/jama.279.21.1720. PMID: 9624025.
[5]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抑郁研究所,靈北中國.《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R/OL].(2022-06-29) [2022-11-09] https://mp.weixin.qq.com/s/F8b3gIpKdFSiILEVWLXp3Q
醫學審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王芳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傳承滬劇經典,青年演員尋到了自己的路澎湃新聞記者程千千11月7日至9日,上海滬劇院青年傳承版滬劇《陸雅臣賣娘子》《庵堂相會》《滬
2022-11-10 16:39
原標題:關關難過關關過,三位選秀演員主演音樂劇《流光時代》澎湃新聞記者廖陽“我和林皓冕特別像,都是通過選秀、通過比賽被大家認識。我們
2022-11-10 16:32
原標題:何以如松開盡好,只宜相對許誰傍(主題)——石濤《對菊圖》的秘密(副題)早在漢魏朝,人們就對菊有別樣的偏愛。易安有“簾卷西風,
2022-11-10 16:43
原標題:簋街的色味與煙火大概每個北京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獨家的美食地圖,或許每個到北京的外地游客也自有一份美食清單,這二者之中,差不多簋
2022-11-10 15:49
原標題:在書中的那些瞬間,敦煌不再遙遠■作者以其獨特的機緣和經歷,孵育一種欣賞和解讀敦煌藝術的新視角,從深邃博大、靜穆滄桑的敦煌藝術
2022-11-10 15:34
原標題:吉祥大戲院全本大戲正乙祠戲樓京昆經典中山音樂堂群英專場(引題)中國戲曲文化周首次走出園區(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11月10日,為
2022-11-10 15:28
原標題:精致高效的現實哈哈鏡和社會融合劑(主題)——作為語言喜劇之一種的脫口秀何以成功(副題)《脫口秀大會》在2022年來到了第五季,這
2022-11-10 15:46
原標題:在縣級博物館發現“國家寶藏”(主題)臺州黃巖弘揚“宋韻今聲”(副題)新民晚報記者毛麗君“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黃巖博物館看
2022-11-10 15:30
中工網記者鄂璠11月8日下午,“中華五千年實證看良渚”兩岸新媒體聯合采風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啟動。此次采風活動聚焦“文化”主題,
2022-11-10 08:34
原標題:高度同質化帶來審美疲勞“劇情愛情”已難被大眾買單(引題)國產愛情電影面臨12年之癢(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貓眼娛樂旗下貓眼研
2022-11-10 08:34
原標題:西班牙兒童文學(引題)用想象締造的世界無限廣闊(主題)1從謠曲到寓言詩西班牙兒童文學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有人認為最早可以追溯至
2022-11-10 08:28
原標題:《我們的滾燙人生·騎行季》上路,為公益挑戰極限之旅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我們的滾燙人生·騎行季》上周末播出了第二期,穿
2022-11-10 07:41
原標題:江蘇:各美其美小劇場文旅融合大舞臺邰子君日前,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批江蘇省示范小劇場和小劇場精品劇目。據統計,截至目前
2022-11-10 07:30
原標題:好故事讓觀眾念念不忘國創動畫作品回音響亮文匯報記者衛中“2022年一部國創作品突破千萬播放量的需要天數,從3個月縮短至41天。”日前
2022-11-09 15:38
原標題:觸屏快時代,讓我們慢下來體悟紙質“悅”讀(引題)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主題)文匯報訊(記者許旸)2022年度“最美
2022-11-09 15:29
原標題:站上風口之后,微短劇如何飛得更高?李瑋當下,微短劇正值風口。2022年僅快手平臺的單部播放量就達3 5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增長到了2
2022-11-09 15:37
原標題:長篇小說《野芙蓉》:70后的心靈回溯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高凱)一部“70后女性”的心靈成長史,由此探究世界與內心疆域的隱秘凝視
2022-11-09 15:32
原標題:薦書︱《望花》:貼著生活書寫,刻畫當代年輕人的真實生存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了青年作家鄧安慶的首部長
2022-11-09 15:48
原標題:進博會發布全新中國文化元素玩具新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竇菲濤11月5日,樂高集團于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布五款靈感源自中國文
2022-11-09 09:43
原標題:目前國產電影票房前十均經歷過密鑰延期(引題)密鑰延期成常態院線電影短跑變長跑(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年的電影市場,除了
2022-11-09 09:28
原標題:山東持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延伸華夏文明歷史軸線中新網濟南11月8日電(李明芮)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2022-11-09 09:46
原標題:紀錄片《個十百千萬》揭秘“長津湖”背后故事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全面展現電影《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拍攝幕后的紀錄片《個十
2022-11-09 09:34
原標題: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延期至12月舉辦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王笈)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組委會8日發布公告稱,原定于11月18日至20日在
2022-11-09 08:43
原標題:金庸武俠世界導演陣容官宣?創新系列武俠劇新宇宙開啟山西晚報記者范璐由企鵝影視攜手耀客傳媒共同出品,騰訊視頻播出,徐兵、鄧科、
2022-11-09 08:25
原標題:上海圖書館東館:智慧之地,城市之窗作者王笈遠觀似一枚“玉石”,“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內部如太湖石般相互連通,智慧型閱讀體驗
2022-11-08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