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腦卒中)最害怕的就是中風后半身不遂、癱瘓、嘴歪眼斜,往后漫長的日子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生活。但有些中風患者,經過康復治療,基本能恢復正常生活;但也有的患者,中風后遺癥嚴重,偏癱、半身不遂,甚至終生臥床。
同為中風,為何差異如此之大?決定中風后遺癥嚴重程度的五大因素,你了解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風后遺癥的嚴重程度,
關鍵與這5大因素有關!
第一:中風的嚴重程度與搶救是否及時
中風導致腦損傷的位置、面積與中風后遺癥的嚴重程度有直接關聯。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簡單來說,出血性中風就是腦血管突然破裂,流出的血液在腦中形成血腫,壓迫腦細胞導致腦細胞死亡;缺血性中風就是腦血管堵塞了,血液回流不上去導致大腦細胞因為缺血、缺氧而死亡,每一分鐘缺血可以導致190萬神經細胞死亡,因此發生中風后,要分秒必爭。
這兩種情況導致的腦損傷是不可逆的,已經死亡的腦細胞也是不可重生的,而出血量越大或是梗死面積越大、搶救時間越晚,死亡的腦細胞越多;若出血點或是梗死點發生在通向腦干的大血管上,細胞死亡的數量就會更多,患者出現的功能障礙也就越多,中風后遺癥也就越重。這也是為什么在突發中風時要服用安宮牛黃丸等急救藥物保護腦細胞的原因所在。
第二:中風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等因素
一般來說,中風患者年齡越大、預后越差,年輕的中風患者身體素質相對較高,而且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概率較低,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存在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脆性低,中風發作時的癥狀往往也就更重,神經功能恢復能力減退,會增加中風后遺癥的嚴重程度。
而且,很多70歲以上的老人,由于身體機能較差,容易形成一些并發癥,比如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褥瘡等,這些并發癥會影響患者中風后遺癥的康復,甚至會導致死亡。
第三:中風后康復治療開始的時間
很多患者,自以為出于好心,讓患者先休息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康復訓練,這種“好心行為”恰恰延誤了患者后遺癥的康復時機。
這是因為,中風后死亡的腦細胞很難再生,而這些細胞所擔負的功能只能由相鄰的其他神經細胞來代替,但是這些“臨時上崗”的細胞并不具有死亡細胞原有的功能,必須通過康復訓練來重新獲得。簡單來說,康復訓練起到的是調動患者剩余腦組織功能,重新建立新的神經網絡,增強代謝能力的過程,對于中風患者后遺癥恢復的程度與否,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否采取有效的康復措施、遵醫囑配合用藥
進行正確有效的康復治療措施、遵醫囑堅持服用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藥物,是改善中風后遺癥嚴重程度的一大助力。很多患者認為,康復訓練很簡單,“不就是伸伸胳臂、走走路嗎?”康復訓練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卻大有乾坤,分量多少、訓練時間間隔多少、訓練強度、訓練是否做到位等等都大有講究,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進行,才能將殘疾程度降至最低。
除了康復治療以外,藥物也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一大助力,中醫認為中風后患者出現的這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嘴歪眼斜等后遺癥,大多與痰濕阻絡、氣虛血瘀有關,經脈被“堵”住了,氣血不能流通是導致中風后遺癥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一般臨床上對于中風后遺癥的治療也需要結合中成藥的使用,最常用到如北京同仁堂再造丸、腦心通、通心絡等,以祛風化痰、活血通絡為主,包含經典的四物湯、四君子湯、十全大補湯等,能夠幫助患者疏通體內阻塞的脈絡,對于中風后半身不遂、嘴歪眼斜、偏身麻木等均有良效。
第五:保持患者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為因果的。中風病人臥床后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照料,時間一長,覺得自己成為家人的累贅,心情焦慮、內疚、痛苦,嚴重影響患者康復治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致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和言語功能的恢復、認知功能的好轉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因此,對于中風患者,家人應多給予安慰和鼓勵,經常與他交談,不要有不耐煩的表現,讓患者感到心情舒暢,不孤獨,讓患者相信中風后遺癥是能治好的,給予患者治療的信心也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中風后遺癥的嚴重程度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在中風發生后,患者和家屬一定要對中風這種危重癥疾病有清晰的認知,大多數患者中風后還能否回歸正常生活的決定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共同努力,戰勝中風后遺癥。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
原標題:“指尖”非遺進校園11月22日,老師(右二)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折溪小學給學生示范刺繡。近年來,折溪小學積極推動“指尖技藝”
2022-11-27 05:42
【藝評】原標題:像小佳這樣的人劉穎余“大家好,我是小佳,大家看到我講話這樣,可能會有點奇怪,但大家不要緊張,不會傳染的,我講話這樣呢
2022-11-27 05:47
近日,范小天導演作品《紙騎兵》獲第17屆美國奧蘭多電影節(2022)最佳外語片獎,這是電影《紙騎兵》在美國斬獲的第6個獎項。奧蘭多電影節 (
2022-11-26 17:37
原標題:94版《三國演義》張飛扮演者李靖飛去世,終年65歲1994年版《三國演義》張飛的扮演者李靖飛因病醫治無效,于11月24日去世,終年65歲。
2022-11-26 06:33
新華全媒+原標題:3分鐘!帶你看百年古船非接觸整體遷移技術11月21日凌晨,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采用世界首創的
2022-11-25 16:34
原標題: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南寧開幕,43個院團帶來48個劇目祝佳祺11月23日晚,2022年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在南寧市廣西民族劇院開幕。據介紹,
2022-11-25 05:31
原標題:近3年最大預估票房進口片《阿凡達2》內地定檔《阿凡達2》國內定檔躁動了整個電影市場。11月23日,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科幻動作大片《
2022-11-25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