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環(huán)球快資訊:春風借力,上海出品抵達更多“詩和遠方”

時間:2023-02-26 18:51:59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上海愛樂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昆全本《牡丹亭》晉京,上芭海外巡演蓄勢待發(fā)(引題)?

春風借力,上海出品抵達更多“詩和遠方”(主題)

文匯報記者 王筱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昆劇團55出全本《牡丹亭》巡演在即,導(dǎo)演郭小男特地從外地趕來督場,一句臺詞、一個動作地摳細節(jié)。三樓大排練廳人來人往,演員們忙著排練、對戲、練功。下周三,《牡丹亭》劇組就將啟程,將湯顯祖筆下的經(jīng)典之作陸續(xù)帶去銀川、北京、鄭州和濰坊。上昆排練廳只是滬上院團們的繁忙一景,乘著溫暖春風,上海各家文藝單位紛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步開展國內(nèi)巡演并籌劃海外巡演,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3月8日-10日,全本《牡丹亭》將連續(xù)三晚在中央歌劇院華彩呈現(xiàn)。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口碑之作《深淵》、上海淮劇團小劇場作品《影的影》《孔乙己》下月也將赴北京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芭蕾舞團的經(jīng)典版《天鵝湖》將于下半年傾動荷蘭,于8月27日至10月10日完成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格羅寧根、海爾倫四城近40場的演出。

院團腳步邁快的同時也積極促進文化交流,由上海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兩團一院跨洲聯(lián)手創(chuàng)辦的上海樂隊學院(SOA)近日宣布,學院將與由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攜手成立的“管樂精英訓(xùn)練計劃”(TOA)青年樂手開始互訪,同時,SOA學生將分批前往國內(nèi)職業(yè)交響樂團進行實踐演出,紐約愛樂和柏林愛樂等世界頂級名團的來滬線下教學也將正式恢復(fù),樂隊學院的“合作伙伴群”中還新增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精益求精再打磨,原本呈現(xiàn)湯翁筆下傳奇

“知道有巡演計劃后,我們就開始給自己加練,像打磨零件一樣打磨唱段和聲腔。”全本《牡丹亭》中飾演“杜麗娘”的青年演員羅晨雪表示。去年11月,55出《牡丹亭》在上海大劇院揭開面紗,一舉成為城中舞臺盛事,久違的《牡丹亭》全本原貌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探本溯源精神更是引發(fā)全國梨園的關(guān)注。

“相比去年,演員的狀態(tài)松弛了不少,看得出這段時間下了工夫。”應(yīng)證著郭導(dǎo)的話,五六十遍圓場是羅晨雪近期每日的常規(guī)練功量,身段把控、人物塑造都離不開這腳下的基本功,“只有多跑,腳步才能松下來,心里也有了底氣。”首輪演出后,劇組在聆聽多方意見后對作品進行了“微調(diào)”。以《尋夢》一折為例,導(dǎo)演將“杜麗娘”的名段“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這一答似牡丹亭畔”重新納入劇本中,以更全面地展示人物心境與經(jīng)典魅力。

精益求精的還有“柳夢梅”的扮演者胡維露,單是第三本中人物初登場的一個引子,她就向老師蔡正仁請教了許久。無論是節(jié)奏還是吐字,都請老師一一把關(guān),“要讓角色在戲曲的范式中精準地立在臺上。”

“有壓力更有動力”“滿滿的誠意”“讓更多人看到全本的魅力”……心懷希冀,年輕的昆曲演員們就將帶著作品啟程。“百練不如一演,”在胡維露看來,演出是讓自己變得“瓷實”的絕佳機會,“與觀眾無形之中的互動是鍛煉演員現(xiàn)場節(jié)奏感的最好方式。”

從國內(nèi)到海外,“朋友圈”愈發(fā)廣闊

“‘音樂無國界’,音樂是最能彌合裂痕、減少分歧、團結(jié)人類的藝術(shù)形式,也因此,青年藝術(shù)家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就是要有國際視野。”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音樂家都有“候鳥”屬性,經(jīng)常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之間游走,如何快速理解當?shù)匚幕谌氘數(shù)匾魳贩諊且婚T大課題。上海樂隊學院的滬港交流搭建起青年音樂家“群落”,屆時,抵達上海的TOA學生將與SOA的學生“互關(guān)”并參加上海交響樂團的樂季演出《博特斯坦演繹科普蘭》。

擴大“朋友圈”,推動“文化走出去”,不僅要多交“新朋友”,把“老朋友”的友誼持續(xù)發(fā)揚光大同樣重要。著名的皇家卡雷劇院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標之一,2017年,上海芭蕾舞團曾在此連演19場《天鵝湖》,打破劇場古典劇目場次紀錄,且每場演出都一票難求。今年,舞團將與這座擁有130年歷史的劇院再度相遇。受中演環(huán)球藝術(shù)制作有限公司邀請,上芭將于8月-10月登上荷蘭四地的劇院,其中,阿姆斯特丹站的演出將在卡雷劇院駐場演出17場。與此同時,海外巡演也將促成國際舞者之間的切磋,除了上芭三對主演外,演出還將邀請來自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的明星演員共同參與。

遠赴荷蘭之前,舞團6月還將攜芭蕾舞劇《茶花女》赴澳門文化中心演出。據(jù)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透露,澳門及荷蘭的演出均以純商演模式進行,不僅由演出商承擔吃住行,包括國際旅費、道具運輸費、住宿費、當?shù)亟煌吧钛a貼等費用,并支付演出酬勞,這類演出合作模式在“文化走出去”的實際操作中頗為難得。

早早謀定演出計劃的不止上芭一家,上海歌舞團的現(xiàn)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計劃于9月登陸澳門,該劇在去年11月迎來美琪大戲院駐演百場的驕人成績。此外,由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創(chuàng)排的話劇《覺醒年代》與《英雄兒女》定于7月在北京上演。早在去年首演之時,《英雄兒女》劇組就期待著將這部熱血之作帶去首都,讓“英雄贊歌”在更大的舞臺響起。

標簽: 阿姆斯特丹 精益求精 藝術(shù)中心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