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細節決定成敗
東漢人陳蕃為我們所熟知,源自他的一句名言。范曄的《后漢書》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對此都有記載,大意說,陳蕃十五歲時,曾在家里空閑的一重院落里讀書。有一天,父親的好朋友、同郡人薛勤來串門,順便看一下陳蕃讀書的情況,結果一走進他居住的庭院,發現雜草遍地,荒蕪不堪,書房內也是塵土滿屋,凌亂不堪,薛勤忍不住批評他說:“有客人來,小伙子你為什么不打掃房間來迎接呢?”陳蕃毫不羞愧,說出了一句名垂千古的至理名言:“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覺得這個孩子志向高遠,因而“甚奇之”。
后世對于陳蕃的這句話頗多質疑,于是有人加以演繹說,薛勤反問陳蕃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似乎更合乎人們的邏輯,一個人連身邊的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去做掃除天下的大事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實上,后邊這句話出自清代文學家劉蓉的故事。劉蓉少年時在家中養晦堂西側一間屋子里讀書,每當遇到疑難問題需要思考時,他便在屋中踱來踱去。屋里地面上有一個坑,劉蓉每次經過時都會被絆一下,但他也沒想著將其墊平。一天,劉蓉的父親發現了這個問題,笑著對他說:“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還能治理國家嗎?這句話后來便演變成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不過,歷史的發展證明,后世的質疑并非沒有道理。
《世說新語》記載:“陳仲舉(陳蕃,字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意思是說陳蕃后來當了官,一直以澄清天下為理想。不得不說,陳蕃從小樹立掃除天下之志,與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東漢末期,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官場昏暗不堪,民不聊生,心憂天下的士人階層為之痛心不已。而陳蕃后來當了大官,掌握了重權,本可以實現鏟除宦官勢力、清明朝政的理想,可最終卻因為不善于把握細節而功敗垂成,令人十分惋惜。
永康元年(167),漢桓帝去世,竇太后執掌朝政。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詔任命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相當于執掌宰相的大權。當初,桓帝想立寵愛的田貴人為皇后,遭到了陳蕃的堅決反對,他認為田氏出身卑微,而竇氏是良家大族,更能擔負起母儀天下的責任。桓帝迫于壓力,只得立竇氏為皇后,所以竇太后執掌朝政后,心懷感恩之心,立即重用陳蕃。
陳蕃手執重權,鏟除為害朝政的宦官集團有了重要保證。更為有利的條件是,竇太后的哥哥大將軍竇武同懷此心,陳蕃與竇武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謀劃起來。
這本是一件十分機密的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蕃卻突然公開上疏竇太后,指名道姓地痛陳宦官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颯等人與趙嬈夫人等宮中女官一起擾亂天下,認為如果現在不馬上處決他們,一定會發生變亂,危害國家。他甚至要求竇太后“把臣的奏章給您左右的人看,并讓天下那些壞家伙知道我痛恨他們”。
原本是一件秘密的事情,現在變成了公開宣戰,朝中大臣無不感到震驚,而那些盤根錯節、權勢熏天的宦官更是感覺到了凜凜寒意,起了戒備之心。更為不巧的是,大將軍竇武將一份消滅宦官勢力的計劃書遺忘在了他的辦公場所,宦官們在偵知此事后連夜串通消息開會商討,最后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先劫持了年僅14歲的漢靈帝,搶奪印、璽、符、節,宦官王甫召集虎賁、羽林、劍卓戈士等千余人,假傳竇太后的詔令說竇武謀反,逮捕相關大臣。消息傳來,已經七十多歲的陳蕃憤而率領屬官和學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沖進承明門,振臂高喊:“大將軍忠誠衛國,宦官造反叛亂!”最終力竭被害。
作家蔡東藩回顧這段歷史痛心疾首,他說,陳蕃執掌朝政,竇武手握兵權,兩個人協謀誅奸,本來易如反掌,“肅清宮禁,原反手事耳”,前提卻是“必不動聲色,密為掩捕,使婦寺無從預備,一舉盡收”,然后“奏白太后,聲罪加誅,吾料太后亦不能不從”。可笑的是,陳蕃行事不謹,在明知竇太后對這些人非常信任的情況下,還向太后絮聒,催促她除掉奸人,使得“群兇側目,禍不旋踵”,本應該“誅惡之宜速,處事之宜慎”,居然還請太后將他的話宣示左右,“何其寡謀乃爾”!事發之后,“徒率官屬諸生,持刃入承明門,豈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誅鋤閹黨乎?誅閹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在蔡東藩看來,本來誅殺太監這類的細活兒,“但付一獄吏足矣”,但是夙懷大志的陳蕃卻昏招迭出,手握一把王炸好牌,最終卻打得稀爛。可見,一個人空有掃除天下的志向,卻未能培養從一屋掃起的習慣,慮事不細,行事不周,終致一敗。
老子說過:“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決定成敗,陳蕃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啊。(清風慕竹)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國香港著名明星導師、作曲家許愿新書《離地半尺》出版(引題)為港樂而生解碼港樂經典的生命魅力(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港
2023-04-10 10:39
原標題:“SUNdayFUN!周日看世界”異域文化交流活動河北廊坊啟幕中新社廊坊4月9日電(宋敏濤王巍)9日,“SUNdayFUN!周日看世界”活動在河北
2023-04-10 10:39
原標題:細節決定成敗東漢人陳蕃為我們所熟知,源自他的一句名言。范曄的《后漢書》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對此都有記載,大意說,陳蕃十五歲
2023-04-10 10:36
原標題:百余件漢代文物山西展出再現兩漢時期巴蜀地區繁榮景象中新社太原4月9日電(高雨晴胡健)東漢青銅搖錢樹、西漢漆木馬俑及騎馬俑、中國
2023-04-10 09:39
原標題:兒童劇《彼得·潘》讓觀眾直呼有點酷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兒童劇《彼得·潘》近日在南鑼劇場首演,這是北京兒藝時隔多年再次將世界
2023-04-10 09:56
原標題:你知道阿拉善的皮雕嗎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石佳 栩栩如生、精美別致的查瑪面具,用十幾種不同顏色的沙子繪出蒙古族女人,滿是蒙古族
2023-04-10 09:53
原標題:原創話劇《驚夢》將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引題)陳佩斯父子細說戲里戲外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4月28日至5月7日,由毓鉞編劇,陳
2023-04-10 09:35
原標題:河南文化節會密集舉辦背后的多重考量中新社鄭州4月9日電(闞力)北沁花之芬芳、南飄茶之鮮香。今年4月以來,中部河南各地以牡丹、茶葉
2023-04-10 09:37
原標題:《只此青綠》之后韓真周莉亞新作來京亮相(引題)舞劇《詠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韓真、周莉亞,當今中國舞壇
2023-04-10 08:41
原標題:陳佩斯三代“同臺”《驚夢》用悲劇內核呈現喜劇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中新社記者應妮被譽為中國喜劇界“無冕之王”的陳佩斯,只要坐在
2023-04-10 08:49
原標題:《這里冬天不下雪》演繹大灣區小人物的精彩生活新華日報訊(記者高利平)9日,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秀劇目展演進程過半,由
2023-04-10 08:43
原標題:網絡電影內容品質升級單片付費模式成市場新增量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迎來強勢復蘇。行至第十年的網絡電影創作水準
2023-04-10 08:53
原標題:《千年之約·夢幻龜茲》亮相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9日電(潘琦)弦鼓—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8日晚,大型音舞詩畫
2023-04-10 08:38
原標題:《超能一家人》定檔7月2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8日,由宋陽執導,艾倫、沈騰主演的開心麻花奇幻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曝光“快樂回來
2023-04-10 07:38
原標題:北美票房:“超級馬里奧”帶動北美周末票房突破兩億美元中新社洛杉磯4月9日電(記者張朔)在“超級馬里奧”帶動下,2023年北美周末票
2023-04-10 07:38
原標題:《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首期新書發布新華社福州4月9日電(記者許雪毅)閩臺攜手挖掘“開閩世家”遷臺記憶取得階段性成果。《開閩世家
2023-04-10 07:46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文物安全能夠“機器換人”嗎?中新網杭州4月9日電?記者童笑雨物聯網、智網、無人機、人臉識別,如今的文物安全監管工
2023-04-10 07:41
原標題:四月劇集繁茂《愛情而已》《無間》等多題材熱播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高凱)從都市愛情劇《愛情而已》到年代諜戰劇《無間》,4月到
2023-04-10 05:37
原標題:濮存昕執導《海鷗》:精心詮釋契訶夫走進北京人藝三樓排練廳,印著“秉承人藝傳統續寫新的光榮”的橫幅懸掛墻面中央。排練廳中,青年
2023-04-09 14:33
原標題:新編京劇《巾幗英杰》演繹家國情懷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CCTV空中劇院》“2023年天津行”精彩繼續,天津市青年
2023-04-09 13:34
原標題: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開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區中新網天津4月8日電(龐喻文王英浩石喬)8日上午,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暨南開區第
2023-04-09 11:47
原標題:首屆楚文化節在荊州開幕4月8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節目。當日,首屆楚文化節在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門賓陽樓護城河水上舞臺開幕。本次
2023-04-09 11:53
原標題:作為記者,我有意見鑒定對象:《不止不休》上映時間:3月24日這是一部反映新聞記者追求職業理想的電影,但我看完卻并無多少感動之意。
2023-04-09 10:39
原標題:“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攜萬余冊精選圖書及精品藏書票亮相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應妮)第二屆“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8日在京正式向
2023-04-09 10:40
原標題:“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亮相廣州手藝人展示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陳楚紅攝手藝人展示廣繡。陳楚紅攝粵劇表演者展示廣州
2023-04-09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