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華文明軌跡可追可尋——評《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

時間:2023-08-12 14:00:0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華文明軌跡可追可尋(主題)

——評《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副題)

【光明書話】


【資料圖】

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為保護人類珍稀文獻而專設的一個遺產項目。設立該項目的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珍貴文獻尤其是檔案文獻,通過國際合作且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性保護,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和存續。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發布《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迄今為止,全球已有177個國家成為該公約締約國,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參與國最多的國際公約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設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專門負責辦理世界遺產名錄的審批工作。因此,“世界遺產”是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權威認定的具有突出價值、十分罕見、無法替代的文化或自然財富。世界性、杰出性、獨特性是世界遺產的顯著特征。

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又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記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灌溉工程遺產等。記憶遺產又分為文字類和非文字類。《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收錄的世界記憶遺產,是具有世界普遍價值、杰出且獨特的手稿,以及各種介質的檔案、文件等文獻,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珍貴記錄。

世界記憶遺產的評選,由成立于1992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麾下有66個國家委員會,每兩年組織一次評選,參與評選的每個國家每次申報的項目不超過兩個。世界記憶遺產的提名,經該委員會討論通過后,還需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認可,才能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收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各類文獻,擁有使用“世界記憶工程”標志的權利,并可將其標志用于有關遺產的各種宣傳品,包括招貼畫和旅游宣傳手冊,以提高有關記憶遺產的社會關注度和知名度。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項目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建立世界記憶遺產項目國家委員會的國家。1995年,世界記憶遺產項目中國國家委員會成立,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為其牽頭單位,國家檔案局為其主要實施單位,另有國家圖書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文化部檔案處參與有關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100個國家的348項具有世界意義和人類普遍價值的文獻或文獻集合體入選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其中,中國有13份文獻遺產入選。

為推動世界記憶項目計劃在中國落地實施,國家檔案局曾多次舉辦工作坊、培訓班、研討會,并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福建省檔案館、蘇州市檔案館等單位建立世界記憶項目學術中心,為全國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記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入選世界記憶遺產的13個項目,僅僅是我國眾多珍稀記憶遺產的滄海一粟。但這些入選項目,除了能夠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還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讓國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不過,中國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之路還很長,既需要專業人員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會公眾的關注與支持。

齊魯書社新近出版的“中國世界遺產全記錄叢書”是一套由國內有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為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量身定制的高品質大眾普及讀物,叢書目前已出版六冊。其中,由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原館長、研究館員馬振犢領銜主編的《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是迄今全球范圍內首部有關中國世界記憶遺產的集成式著作。出版問世以來,該書引起海內外讀者尤其是世界遺產研究人員的高度關注,先后榮獲第36屆全國古籍百佳圖書普及讀物獎,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3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

《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是一本關于“世界記憶遺產”的高品位普及讀物,是山東出版集團重點項目圖書。該書把一個個具有世界意義、珍貴且獨特的個人記憶、集體記憶和地方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再把國家記憶上升為世界記憶,目的就是向世界表達中國對待人類文明的態度,同時喚起全人類對世界記憶遺產的保護意識,使人類文明的軌跡可以追尋,歷史真相可以還原,從而開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這正是本書出版的最大價值所在。

截至2018年年底,包括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在內,中國共有13項記憶遺產被收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本書采用圖文互動、述論結合的方式,對這些記憶遺產的主要內容、申遺過程及相關保護工作加以詳細介紹,全方位展現其非凡魅力的同時,充分揭示其文化內涵、科學價值與社會意義,以喚起社會公眾對它們的保護意識。

眾所周知,檔案文獻既是可靠的史料,又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但中國的檔案文獻汗牛充棟,為什么是這些檔案如清代內閣密本檔、《本草綱目》、南京大屠殺檔案等,而不是其他文獻檔案成為“世界記憶遺產”?本書用精美的圖像展示和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給出了答案。在全面闡釋有關世界記憶遺產的內涵外延時,本書吸收了有關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既著眼于其自身的存留現狀與當代價值,又觀照其發展過程和歷史傳承,內容豐贍,集科學性、學術性、普及性于一身,值得用心研讀和收藏。

(作者:傅光中,系齊魯書社總編輯)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