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琵琶演奏家趙聰國樂新作《三星堆·神鳥》“數實融合”限量發行3千份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為致敬三星堆文化,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在三星堆博物館的指導下創作了首個元宇宙概念音樂作品《三星堆·神鳥》。作品以“三星堆文化x國樂藝術x電子音樂藝術”的多元表達形式,呈現“三星堆”這一世界文化瑰寶穿越時空的魅力,感受國樂演奏的新潮演繹。
《三星堆·神鳥》完全顛覆往日曲風,是傳統藝術、現代電子與未來科技的碰撞,以音樂的能量穿梭歷史與現實。特殊電子音效與精湛演奏技巧,呈現出融匯古今千年的恢弘氣勢,探尋往穿梭千年的文化連接,讓波瀾壯闊的中華文化躍然于音符之上,通向令人神往的三星堆世界。
(相關資料圖)
“當我第一次踏入三星堆博物館便為千姿百態的文物所吸引,四千多年前的文化深深震撼著我,到底是怎樣的一段歷史留下了如此造型奇特而意蘊豐富的物件?千年前的古蜀國留給我們太多謎題,又賦予我們龐大的探索空間,激發著我們無盡的想象。”2021年,第一次探訪三星堆博物館的趙聰萌生了強烈的創作愿望,在她看來,歷史與想象之間的“留白”就是創作者和演奏者可以發揮和值得發揮的地帶,她決心用音樂的力量向歷史致敬。
為此,趙聰邀約擅長電子音樂領域的作曲家劉思超共同完成創作。“我們從時代角度切入歷史,提煉出一個典型的音樂形象,將神鳥作為旋律的子動機,通過三星的母體圖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組合碰撞,通過一系列隱喻,引起當代人的思考。”
作品運用處理后獨特的琵琶音色和特殊的音效技巧,將千年前的神秘與浪漫、千年后的時尚與炫酷交織纏繞,在神鳥傳說和樂器元素中創建出超世代貫通未知概念的神秘圖騰信號,已知結構組成全新未知領域,重現神鳥的神秘能量,勾勒出一幅流動波瀾的歷史幻境。
這種情境化的表達,既保證了藝術的虛擬性,也保持了歷史敘述的連貫性,聽眾甚至分不清身之所處、神之所往,漫長的歲月,用一把琵琶便連接起來,創作者用藝術的通感讓聆聽者可以觸及流淌數千年的文脈。
創作過程中還運用了不同的場景、頻率、速率使之跨越出不同的風格類界,通過左右聲道的切換營造錯綜復雜的神秘空間氛圍,讓音樂更具帶入感和立體感。“我們希望能用音樂再現四千年前的神秘場景,將大家帶回遙遠的古蜀國,相信每一個聽到它的人都會結合自己的經歷看到不同的畫面,這正是音樂的魅力所在。”
從跨界民樂發燒碟《聆聽中國·月舞》到首個元宇宙概念音樂數字黑膠《三星堆·神鳥》,趙聰以開放、包容、創新的態度,抓住每一次拓展音樂創新表達的機緣。
據悉,這次在線上平臺發售的唱片,采取“數字黑膠+實體黑膠+典藏卡”的全新“數實融合”形式,限量發行3000份,是趙聰的音樂世界中第一次嘗試探索元宇宙音樂概念。以中國傳統樂器為媒介,拓展音樂的創新表達邊界,在數字文化時代下引領中國民樂更多元的可能性。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琵琶演奏家趙聰國樂新作《三星堆·神鳥》“數實融合”限量發行3千份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應妮)為致敬三星堆文化,中央民族樂團團
2022-09-22 08:48
原標題:《故宮里的大怪獸》第二季開啟打造中國孩子自己的傳統文化幻想世界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高凱)御花園里的那扇朱門再度開啟,名叫李
2022-09-22 08:28
原標題:更豐富、更便捷、更對味兒(引題)?86 6%受訪青年感到可選擇的文化活動變多了(主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品芝實習生朱銳?近十年來
2022-09-22 08:44
原標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出爐(引題)?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主題)三山五園地區山水田園風貌逐漸恢復(副題
2022-09-22 08:48
原標題:“好評中國”作品持續征集中申報延至12月31日紅網時刻新聞9月21日訊?(記者王嫣)“品”山河壯美,“評”奮進中國。2022“好評中國”
2022-09-22 07:43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楊召奎)由靳東、成毅、蔡文靜領銜主演,張志堅、吳彥姝、翟萬臣、畢彥君、王勁松等老戲骨傾情加盟的電視劇《底
2022-09-21 22:36
原標題:傳統文化發力,高科技視聽手段助推,多檔節目同期熱播(引題)文化類綜藝節目創新再上臺階(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當“奇妙游”為
2022-09-21 16:37
原標題:關注民族文化網絡文學創作(引題)第二屆石榴杯十部獲獎作品揭曉(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民族文化網絡文學創作論壇暨第二屆石榴
2022-09-21 15:32
原標題:當四川歷史名人遇上“秋分”: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封面新聞記者周琴9月23日,迎來秋分節氣。秋分日,白晝與黑夜均分,暖陽與涼風共
2022-09-21 15:44
原標題:40歲的表情包何以成為“溝通之鹽”這幾天,表情包迎來了自己的40歲生日。從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法爾曼教授創造的“:-)”,再到擬
2022-09-21 15:39
原標題:國風新青年,請就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戴月婷 2022年國風大典即將于“十一”國慶節期間在江蘇東方鹽湖城開幕,數百名國風青年屆時
2022-09-21 15:34
原標題:“閱讀之城”邀市民選年度好書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首都圖書館20日起啟動第九屆“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推薦活動發布200本“城市
2022-09-21 15:40
原標題:用音樂“看見”世界這是一群在黑暗中歌唱的人,渴望用音樂追逐生命的微光。“總有溫暖的手牽著我,總有溫柔的話送耳旁,總有一個聲音
2022-09-21 09:32
原標題:電影《平凡英雄》首映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9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根據2021年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真實
2022-09-21 09:39
原標題:“天臺山文化系統梳理”研討會在臺州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天臺山的歷史文脈是什么樣的?如何打造天臺新的文旅增長點,掀起“
2022-09-21 08:25
原標題:探班、參演、沉浸式體驗,當孩子們走進創作現場,興趣的種子已經悄然種下(引題)拉近物理心理距離激活戲曲傳承密碼(主題)在文藝界
2022-09-21 08:28
原標題:《萬里歸途》新預告片出爐(主題)張譯王俊凱出演外交官(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岸)昨日,由饒曉志執導,郭帆、王紅衛監制
2022-09-21 07:40
原標題: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舉辦(引題)古城深度游樂享新體驗(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王玨推出“京城坐標打卡地圖”“京城水系地圖”;舉辦京郊
2022-09-21 07:29
原標題:《披荊斬棘》第二季制作精良、用心十足,話題熱度卻“差一口氣”(引題)?極致絢爛舞臺“燃炸”現場,然后呢?(主題)文匯報記者黃
2022-09-20 16:38
原標題:潘家園古舊書博覽會周四開幕北京日報訊(記者孫杰)記者昨天獲悉,2022潘家園第四屆古舊書博覽會(簡稱“書博會”)將于9月22日在潘家
2022-09-20 15:34
原標題: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引題)?生動呈現大漢盛景(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張丹華????????????家陵
2022-09-20 15:48
原標題:《俗世奇人》北京首演劉敏濤時隔13年再登臺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刷子李、蘇七塊、狗不理、張大力、酒婆、虞姬、賀道臺、榮祿大人、巴
2022-09-20 09:45
原標題:蘇州發現新石器至明清大型遺址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尹曉宇)記者近日從江蘇省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組織的塘北遺址考古工作論證會上獲悉
2022-09-20 09:41
原標題:來故宮看古代眾生百態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搖動紡車的婦女、雪地放牧的農人、挑擔進村的貨郎、嬉笑玩樂的孩童……在故宮博物院文
2022-09-20 09:35
原標題:有讀者問:昨日發布“危機四伏”版預告(引題)?《萬里歸途》首次揭秘撤僑幕后故事(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電影《萬里歸途》19
2022-09-20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