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王維、劉禹錫到蘇東坡(引題)
(相關資料圖)
古人眼中有著怎樣不同的秋天?(主題)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國慶大假期間,封面新聞邀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詩刊》雜志編輯部副主任彭敏,通過線上分享的方式,上了一堂詩詞云課。在這個云課堂上,彭敏以“詩詞里的秋天”為題,選擇了幾首特別有代表性的古人詠秋名作給予詳細解析,帶領讀者從詩詞中領略秋天獨有的豐富魅力。
自古多悲秋
但也有贊頌秋天的詩詞
自從戰國宋玉發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哀嘆后,在中國詩詞史上,關于秋天的詩詞,大多以悲秋的基調為主。不過,依然有一些詩詞佳作,一反悲嘆調子,表達出對秋天的喜愛以及享受情緒。
彭敏在詩詞課上,首先吟誦了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彭敏分析,跟一般人對春天的芳菲退去會感到悲傷不同,王維更歡迎秋天的到來,因為在他看來,秋天帶來的澄澈明凈之美,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從王維的詩,彭敏還延伸講到王維這個人,彭敏認為王維是一個全才,“他不僅是唐代山水田園詩的代表,在游俠詩、送別詩、邊塞詩方面也都表現卓越。”
如果說王維是對秋天表達歡迎,那么劉禹錫就是對秋天大發豪情了。在《秋詞》中,劉禹錫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讀到這樣的豪情詩句,或許你會認為此時的劉禹錫是不是正處于人生巔峰、好事連連的狀態。其實,完全相反。
此時的劉禹錫,被貶官到郎州(今湖南常德)。雖被貶謫,但他并不悲觀消沉。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歌頌秋天的壯美,以奔放的熱情、生動的畫面,熱情贊美秋日風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揚奮發的勵志之歌。
彭敏說,唐代另外一位大詩人柳宗元,在遇到貶謫時,心境卻是這樣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劉禹錫在處于人生低谷時,依然有能量發出不俗的光亮,難能可貴。
彭敏感慨,客觀的自然世界如何,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心態、眼光是如何看待這個自然世界的。“這也是我們讀古詩詞的一大愉悅之處:可以透過不同的詩人、不同的眼光,對同一個世界獲得不同的感受,從而豐富我們的審美、知覺世界。可謂是,一詩一世界。”
東坡也悲秋
但他最終選擇樂觀堅韌
面對秋景發出欣喜之情,并不等于詩人們遇到人生困境時不會感到迷茫。
蘇軾在《西江月》里寫道:“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1080年,蘇軾在被貶地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迎來他在此地的第一個中秋節。人生遭際的巨大變化,促使他寫下這首中秋詞。很多人都知道,蘇軾寫有另外一首中秋詞《水調歌頭》。相比而言,《西江月》的知名度相對較低。
彭敏在講《西江月》時說,人們一提到蘇軾,總會提到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大度和樂觀曠達的一面,以至于使之成為一個標簽,出現了“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的單向度認知,讓人誤以為蘇東坡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蘇東坡雖然是大文豪,但他畢竟也是活生生的人,肯定有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樣的情感,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他也會低沉、會脆弱。只是他沒有任憑這種低沉、脆弱一直發展下去,而是最終選擇了樂觀、堅韌的態度。”
彭敏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對很多知識點、典故信手拈來,并用通俗化的語言風格表達出來。
在這場云講座中,彭敏分享了他最新出版的《曾許人間第一流:古代詩人騷客的激蕩人生》(百花文藝出版社)。在這本書中,彭敏用通俗化的語言,以20多位詩人、詞人為例告訴讀者,詩詞不必是高高在上的日月星辰,也可以是伴你左右的溫暖燈光。“大詩人不用立在神壇上,自帶干冰、渾身冒仙氣,他完全可以像你身邊的某個同學、朋友,有血、有肉、有趣、有料,可親、可感、‘可笑’、可愛。”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從王維、劉禹錫到蘇東坡(引題)古人眼中有著怎樣不同的秋天?(主題)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國慶大假期間,封面新聞邀請《中國詩詞大會》
2022-10-09 15:46
原標題:商務印書館發布10月十大好書“日新文庫”彰顯中國學界年輕力量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應妮)商務印書館“有秋收獲共書香·月度新書
2022-10-09 15:25
原標題:譯界奇人林紓19世紀后期,隨著大清留英、留美以及再后來留日學生的回國,英文和日文的書刊開始進入中國。如饑似渴的中國青年知識分子
2022-10-09 15:35
原標題:從2000年前的《烏程漢簡》里能看出什么?中新網杭州10月9日電?2000年前的人也背九九乘法表嗎?西漢時期的“戶口本”上寫了啥?他們的
2022-10-09 15:42
原標題:國慶“文博游”熱門你逛了哪些博物館?封面新聞記者曾潔?今年國慶長假你在哪里度假休閑?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國
2022-10-09 15:41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0月7日國慶假期收官日,全國共排映34 7萬場,觀影人次約285萬,初步統計產出票房1 19億。2022年國慶黃金周七天(10
2022-10-09 10:24
“盛世華光”原標題:追逐絢麗夢想從時光里偷一片絢麗大年夜,在貴州大三線的廠區,一個小女孩蹲下來,用火柴點燃了一枚鞭炮,然后捂著耳朵快
2022-10-09 09:34
原標題:給電影“餐桌”加點開胃小菜這個國慶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如果關注電影市場就會發現,今年國慶檔主旋律類型的電影似乎更為集中:《萬
2022-10-09 09:40
原標題:珍珠悟語史洪岳《玫瑰》洛維斯·科林斯[德]瑪咖供圖每當有人提起珍珠,便有無盡的情愫注入心田:沐日月之光,承山水之魅。珍珠,與其
2022-10-09 08:44
原標題:陽山神筆峰唐恬天地之間有一支神筆挺立在嶺南諸峰之間我猜度陽山遍地皆美景處處山水成畫廊空靈飄逸的云霧爛漫蔥蘢的春色不老的青山不
2022-10-09 08:38
原標題:孫犁的筆名侯軍一般舞文弄墨的人,多有筆名,如魯迅、茅盾、巴金,等等,起初都是筆名。孫犁本名叫孫樹勛,乳名振海,孫犁這個名字,
2022-10-09 08:36
【閃亮吧工人文化宮15】原標題:長春市工人文化宮歷經64年風雨兼程,搭建起展示群眾文化和職工風采的廣闊舞臺(引題)永不褪色的“職工學校和
2022-10-09 05:43
原標題:《花下將雛圖》佚名[元]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代興起的文人畫,在花鳥、竹石、梅、蘭等題材上,既繼承了五代、兩宋的風尚,又有明
2022-10-09 05:39
【人在他鄉·打工文學擷英93】原標題:初到他鄉黃廷付轉眼間,我在南方的這個小鎮已生活十幾年。我常常想起初到這里的情景。一個人背著簡單的
2022-10-09 05:48
原標題:走在秋天張正我喜歡在秋天回故鄉。秋天的故鄉最豐碩,最迷人,最契合我這個被故鄉哺育,又長年工作在城市的游子心境。秋天的故鄉,是
2022-10-09 05:47
原標題:轉頭已是菊花開謝麗成周圍似乎還沒有絲毫秋的氣息,結果,便立秋了。立秋之后,炎熱并沒有大的改觀,早上起來依舊燥熱。上班時擠上公
2022-10-09 05:32
原標題:國慶檔總票房達14 7億元,《萬里歸途》成票房口碑雙贏家(引題)銀幕平凡英雄最讓觀眾感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根據貓眼專業版
2022-10-08 15:40
原標題:七部新片上映主流大片走紅(引題)國慶檔收官萬里歸途票房奪冠(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年國慶檔,新主流電影成為引領,
2022-10-08 15:48
原標題:國慶檔總票房收14 94億元三部主流大片觸發觀眾熱情(引題)《萬里歸途》破10億元一馬當先(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金躍今年國慶檔落下帷
2022-10-08 15:39
原標題:參觀多彩藝術展覽體驗古老非遺技藝(引題)京城美術館國慶假期人氣旺(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廣燕在數字藝術展現場體驗腦機交互繪畫,
2022-10-08 15:34
原標題:“參與編纂《香港志》是我的榮幸”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馮學知《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英文版日前在香港禮賓府舉行出版典禮。作
2022-10-08 09:38
原標題:中國新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10月7日電(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
2022-10-08 09:40
原標題:澳門藝術博物館藏品首次亮相故宮博物院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電??據中新社報道,由故宮博物院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合辦的“閱世遺情—
2022-10-08 08:38
原標題:江河奔騰看中國丨游古韻通州賞運河文化大運河全線文化遺存豐富,隨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逐步推進,沿線各地依托文化遺產,多點聯
2022-10-08 05:47
新華全媒+原標題:主旋律電影持續領跑國慶檔市場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主旋律電影在全國電影院線持續熱映,截至10月7日15時,貓眼實時票房數據顯
2022-10-08 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