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新觀察丨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出爐,透露哪些信息?
國家文物局12月29日公布了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這次評定工作于2022年4月啟動,從31家申請評定、62家申報立項單位中,最終確定19家評定單位和32家立項單位。至此,我國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立項80家。
據介紹,評定單位是國家文物局經法定程序正式確認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能使用國家文物局發布的規范名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立項單位是評定單位的培育對象,距離評定單位還有一些硬性條件和具體工作需要完善,還不能使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名稱。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自2010年啟動以來,逐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從一項行業內的工作到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考古遺址公園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貌航拍圖(國家文物局提供)
競爭無疑是激烈的。
“此次評定單位數量是歷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最多的一次。未進入最終名單的單位,有一些也僅僅是差之毫厘。”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本次評定結果呈現出哪些特點?
首先是深度展現本體價值。此次評定單位和立項單位在國家意義、歷史意義、文化意義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體現出中華文化鮮明標識,符合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中華文明精神地標的要求。
其次要充分實現社會意義。入選單位年代上限至舊石器時代,下限至明代,有聚落、城址、窯址、礦址、陵園、寺院等,分布于城市中心、城郊、鄉村、戈壁、綠洲等不同地理位置。保護利用模式因地制宜,融入城鄉發展,具有多樣性、創新性和示范性。
第三要突出發揮各自特色。19家評定單位中,均建有或在建遺址博物館、陳列館、展示館,考古研究保護、展示闡釋、管理運營等各項工作都相對突出,規劃實施路徑明確。32家立項單位也都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專門管理機構,制訂建設發展目標,在考古、研究、保護、規劃落實以及展示服務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這位負責人透露,目前的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數量相比,還不足以構成完整體系,很多類型還存在缺項或稍顯單薄。鑒于此,在2025年底前,將爭取組織開展第五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評定工作。
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文物局提供)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一般公園有什么區別?考古研究工作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發揮怎樣的作用?
“鑒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和高質量發展,應始終有機銜接考古研究工作。”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說。
他表示,考古研究工作對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來說,一是發揮著基礎性支撐作用,考古遺址公園的價值認識、整體布局、內涵闡釋、保護措施、展示手段都要在充分考古和深化研究的前提下逐漸厘清,逐步實施。二是發揮著標識性指向作用,通過以遺址及其環境為主體開展考古研究,具備科研、教育、游憩功能,達到研究闡釋考古遺址、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的目的,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區別于一般公園的最大特點,也是服務于公眾的最主要目標。
2021年10月,小朋友在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考古體驗園繪制紋飾。(新華社記者 許雅楠 攝)
相比于普通公園,我們走進一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會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對國家而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有何意義?
事實上,公眾走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蔚然成風。據統計,“十三五”期間,36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每年平均接待游客達4000萬人次。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價值闡釋者和中華文明重要標識地,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人們可以通過觀摩考古現場、欣賞出土文物、消費文創產品、體驗考古發掘和文物修復,接受考古熏陶、歷史教育,深入了解遺址承載的文化與歷史,理解國家民族的發展歷程,探尋人類社會的過往與將來。
涓滴成海。每一次近距離的感知,每一次親手修復文物的體驗,匯聚起來便是古老文脈的代代傳承、生生不息。(記者 施雨岑)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文化新觀察丨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出爐,透露哪些信息?國家文物局12月29日公布了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這次
2022-12-30 05:40
原標題:真誠給到了,快樂回來了“0713再就業男團”是一個有魔力的團體,《快樂再出發2》剛剛上線,便在豆瓣獲得了9 3分的高評分。今年以來,
2022-12-29 21:33
原標題:脫口秀能不能?“玩轉”直播?大眾日報記者朱子鈺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又擁有了一份新工作——淘寶主播。前不久,李誕開啟了2022淘寶直
2022-12-29 19:38
原標題:《滿江紅》定檔,影市春節檔熱鬧氣氛來了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2022年最后一個電影檔期賀歲檔(11月25日至12月31日)迎來尾聲,賀歲檔后
2022-12-29 15:46
原標題:文旅部:支持網絡平臺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中新網12月28日電28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文化和旅游
2022-12-29 14:42
原標題: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共19個公園入選中新網12月29日電據國家文物局網站顯示,根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
2022-12-29 14:56
原標題:京臺兩地攜手舉辦線上音樂會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劉玥晴)2022年喜福匯——兩岸民間音樂交流活動28日在北京和臺北以線上、線下相結
2022-12-29 10:35
原標題: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策略研究作為融合多個民族的國家,中國舞蹈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文化。在文化
2022-12-29 10:33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傳統戲曲如何“圈粉”年輕人?記者童笑雨中新網杭州12月28日電?戲曲如何“破圈”,擁抱年輕人,是不少業內人士探索的
2022-12-29 10:56
原標題:跨時空迎新之旅2023動漫音樂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打造的跨年特別節目——2023年少兒頻道新年動漫音樂會,將于1月1日1
2022-12-29 10:36
原標題:群眾文藝發展優秀成果如何展示?文旅部回應中新網12月28日電28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文化和旅游
2022-12-29 10:34
“為夢想奔跑”原標題: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夏銳——(引題)用舞蹈語言演繹中國文化(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陳世涵?一曲激昂高
2022-12-29 09:36
原標題:“格物·求真——博物學視角下的嶺南繪畫”展覽開幕中新網廣州12月28日電(記者程景偉)“格物·求真——博物學視角下的嶺南繪畫”展
2022-12-29 09:34
原標題:《夏威夷國王世界環游記》:小游記里的大世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張一琪?“滴——”汽笛鳴響,“悉尼城”號離開碼頭,夏威夷國王卡拉
2022-12-29 09:48
原標題:年產新作過百萬,樂壇“好歌難尋”難道是一種錯覺?統計顯示,近兩年里,每年的華語新歌總量超過114萬,平均每27秒就會誕生一首新歌。
2022-12-29 09:46
原標題:回暖之后,國產醫療劇尚需破圈方法論在西醫占據大多數醫療題材作品焦點的情況下,《促醒者》獨辟蹊徑地選擇了以中醫做切入,重點介紹
2022-12-29 09:35
原標題:“糊咖”聚首再出發“翻紅”成今年流行樂壇主題詞(引題)“只要你自己還喜歡,去做就對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2022文藝真
2022-12-29 08:38
原標題:全方位展示文化改革發展成就和津味兒文化產品(引題)天津展團精彩亮相深圳文博會(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帆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
2022-12-29 08:41
原標題:第十四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發布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12月28日,光明日報社和經濟日報社向社會聯合發布了第十四屆“全國文化企業30
2022-12-29 07:50
原標題:云南對9個恐龍化石點啟動搶救性發掘工作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12月28日,記者從2022年云南省楚雄州三縣市恐龍化石搶
2022-12-29 07:39
原標題:第三屆“光影中國”榮譽盛典舉行人民日報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劉陽)28日,由人民網、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光影中國”榮
2022-12-29 07:57
原標題:漢魏洛陽城遺址考古發掘60年成果豐碩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通訊員梁笑宇“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2022年,是漢魏洛陽城遺址
2022-12-29 07:39
原標題:迷霧劇場新作《回來的女兒》帶來懸疑劇新驚喜(引題)融于家庭的中式懸疑制勝(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懸疑題材劇《回來的女兒》上
2022-12-29 07:38
原標題:魔幻新雜劇《造夢師之秘境》將跨年首演全網直播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國雜技團首次將魔術、雜技、國標舞、戲劇、歌舞等
2022-12-28 21:37
原標題:張藝謀新片官宣定檔(引題)《滿江紅》定檔大年初一(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張藝謀新片《滿江紅》昨日發布定檔預告,官宣2023
2022-12-28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