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啟幕 將持續至3月12日(引題)
雙年展詮釋“藝術的北京”(主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正式開幕,北京觀眾可以借助數字技術一覽昔日云岡石窟的壯美,領略演員譚卓化身數字人的科技感,漫步在百歲畫家戴澤筆下的北京風景……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3月12日。
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以“共生”為主題,呈現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40位藝術家的390多件作品,旨在思考后疫情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闡釋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和諧共存、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融合發展的新發展理念。
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采用了“1+2+3”的模式,即:一個主會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兩個分會場(北京友誼商店、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三種展覽形式(主題展、平行展、衛星展),持續不斷地展示北京作為文化之都的豐富生態和多元面貌。
科技感十足
數字科技與藝術創意的共生
展覽呈現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話題和樣本,豐富“共生”這一主題在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的涵義:一是空間“共生”,展示北京地區多元藝術生態共時性發展的繁榮面貌;二是時間“共生”,詮釋北京藝術生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在數字技術和網絡科技加速發展下的“共生”也包含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共生、數字科技與藝術創意的共生、數字創意與現實生活的共生關系。數字技術打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使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視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
本屆雙年展邀請了各個藝術領域活躍的策展人和學者擔任板塊策展人,從七個板塊分別闡釋“共生”這一主題。由房方策劃的“可見的浪漫:有關北京的記憶與想象”(第二部分)、由申舶良策劃的“幻方:藝術與文學的互映”、由龍星如策劃的“大地熱流:回到太陽時間的訪客”和“英姿”板塊于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友誼商店開幕。由建筑師馬巖松策劃的“藍圖北京”展覽單元將于2023年1月13日在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開幕。
在主會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無盡的交談”展區,策展人朱朱為觀眾帶來一場藝術與科技的碰撞,在展區一層,劉野的繪畫作品《傍晚的李特菲爾德別墅》與瑞巴卡·霍恩的小提琴裝置藝術《DIE DREI GRAZIEN IM TANZ》平行展示,兩位藝術家作為同學,在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跨時空“交談”。參觀中,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一件名為《無限可能的Baguette》裝置藝術是演員譚卓的作品,一飛沖天的火箭承載著譚卓的想象。譚卓說:“我喜歡一些奇怪的、充滿幻想的東西,但我的影視作品又都是現實主義的。另一方面,我其實挺‘哈’技術的,我在作品中很在意工藝的部分。每個藝術家風格不一樣,我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達到一種‘天衣無縫’的完美狀態?!痹谶@件展品后面就是一件名為《譚卓》的數字多媒體展品,大屏幕展示著數字人敲打鍵盤,不停忙碌,但她的創作原型就是演員譚卓,擁有一個數字分身,的確是件很酷的事。
年歲最大的作品
“月亮門兒”感受北京的浪漫
一直以來,北京以博大、開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形成了既傳統又多元的“和而不同”的藝術氣質。繪畫、建筑、雕塑、文學、音樂、戲劇……各類藝術形式在這座城市建構了枝繁葉茂的藝術生態,并與其他領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正是從關心全人類命運與人類文明新發展坐標出發,本次雙年展力求從全球與在地、城市與精神、觀念與技術、青春與創造、生態與美學、傳統與前衛、民族與文明等多重議題切入,通過綜合藝術展覽的形式實現各類型藝術形式和觀念的共生,最終呈現中國乃至世界璀璨的當代文化。同時,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也展現了北京作為首都,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不斷開創文化藝術新局面的魄力與責任感。
北京的藝術雙年展,如何展示“北京”這一課題,策展人房方用“浪漫”詮釋,“北京是一座藝術之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在這里工作生活。因此我從‘可見的浪漫’角度來策展,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代北京藝術家與這座城市有關的創作。”房方向北青報記者介紹,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年歲最大的展品,是“百歲畫家”戴澤一系列關于北京標志性的風景繪畫作品。此次房方邀約戴澤先生拿出1950年至1980年繪制的多幅北京風景來展示北京的浪漫。房方說:“我最喜歡這組畫中戴澤先生畫的《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5號中央美術學院(老美院)》,這是我們每個美術人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北京最浪漫的地方之一?!?/p>
為了展示北京的“浪漫”,房方運用了北京隨處可見的“月亮門兒”作為展覽的銜接,“這是北京隨處可見的浪漫,我用這種浪漫貫穿描繪北京的作品?!睆亩N?958年為北京十三陵水庫工程畫的速寫,到王玉平2022年在鼓樓東大街進行的寫生,不同代際的39位藝術家作品匯聚一堂,以差異化的風格展現了他們對北京的浪漫記憶與想象。
本屆雙年展將持續至2023年3月12日。在三個月的展期里,雙年展組委會還將聯合北京市內多個藝術機構和各大藝術院校,為觀眾呈現20場以上活動,并舉辦講座、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公教活動,共同打造首都的藝術城市氛圍。
年展聲音
如何理解“共生”的主題
雙年展藝委會成員、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館館長張子康
“舉辦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不僅僅局限在展示北京當代藝術的面貌。本屆藝術雙年展提出的‘共生——數字創意與生態文明’的主題,一方面通過涵蓋中國古代文明、紅色藝術、當代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展覽內容,呈現北京豐富多元的藝術面貌;另一方面也在嘗試把這些展覽呈現出來的精神內核,融入到北京的文化生活和城市精神之中——這種嘗試,讓人看到了本屆雙年展的新意和誠意?!?/p>
幻方:“藝術與文學的互映”
板塊策展人申舶良
“在過去的一年中,大家在一起工作,應對各種問題,經歷各種挑戰,終于使這樣一場大體量的展覽得以發生,也恰恰呼應了我們這屆雙年展‘共生’這一總的主題。我們每一位策展人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專長、研究領域出發,去探討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數字科技如何共存這一對于當代人很是迫切的問題。同時,作為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我們也希望可以突出北京這座城市包羅萬有的特性,通過不同單元呈現出來歷史感、當下感與未來感相互交融的狀態,帶來很多可供觀眾尋索的細節?!?/p>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啟幕將持續至3月12日(引題)雙年展詮釋“藝術的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近日,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
2023-01-03 08:36
原標題:臺上說學逗唱,臺下笑聲爽朗,感受曲藝之鄉的煙火氣——(引題)茶館聽相聲開心過元旦(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辭舊迎新之際,我市
2023-01-03 07:42
原標題:三星堆頂尊跪坐人像和青銅神獸的三維模型拼接成功記者1月1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頂尊跪坐人像與8
2023-01-02 15:40
原標題: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引題)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加速開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楊俊峰全國建成1700多家互聯網醫院,7000多家
2023-01-02 07:37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迎建院15周年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黃詩雨)2022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5周年,劇院繼續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
2023-01-02 07:43
原標題:2022年中國電影:新主流電影引領市場行業發展彰顯韌性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
2023-01-02 06:33
原標題:202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行新華社維也納1月1日電(記者劉昕宇)2023年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金色大廳舉
2023-01-02 06:50
原標題:新華全媒+|賞跨年大展品文藝新年新年到來之際,由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共同承辦的跨年
2023-01-02 05:50
原標題:北京新年音樂會如約開幕(主題)國家大劇院恢復線下演出音樂廳再現座無虛席(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昨晚,長安街燈火通明,人
2023-01-01 18:52
原標題:工人體育場嶄新亮相經典畫面全程回放(引題)北京衛視跨年演唱會名曲重溫喚起時光回憶(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踏上新征程——2023B
2023-01-01 17:40
原標題:新年音樂會重啟國家大劇院線下演出各大劇場“應開盡開”新年新氣象,2023年北京新年音樂會昨天(2022年12月31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2023-01-01 15:40
原標題:火樹銀花不夜天福建閩侯萬發煙花點亮2023央視網消息:為了迎接新年到來,今天(1月1日)零點,在福州市閩侯縣的閩越水鎮景區,萬發炫
2023-01-01 15:38
原標題:亮點提前看!總臺今日轉播2023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將于2023年1月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拉開帷幕,來自奧地利的
2023-01-01 15:44
原標題:河南加強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中新網鄭州1月1日電(楊大勇)文物大省河南近日出臺新舉措,從強化文物資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加強文物科
2023-01-01 13:42
原標題:中國各地舉辦多種民俗活動迎新年央視網消息:在2023年到來之際,中國各地舉辦多種民俗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河南開封一系列原汁原味
2023-01-01 13:36
原標題: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客流量漸多迎新氛圍濃元旦假期,全國各地舉行活動迎接新的一年??缒暌?,在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客流量漸多,迎新
2023-01-01 13:42
原標題:從創世神話人物圖像探究中華文明之源(主題)“遂古之初——中華創世神話人物圖像展”登陸新華文創·光的空間(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
2023-01-01 11:35
原標題:“只此敬畏,才對得起觀眾”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2022年,傳統文化在經典舞臺藝術領域大放光彩,也讓人們產生了更深入的思考:如何
2023-01-01 11:48
原標題:國家電影局:2022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300 67億元總臺央視記者曹巖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 67億元,其中國產電
2023-01-01 11:54
原標題:保利天歌交響樂團精彩演繹(引題)新年音樂會“中西合璧”(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昨日,保利天歌交響樂團在天津大
2023-01-01 09:56
原標題:以傳統魅力展時代風采(引題)央視新年戲曲演唱會今晚亮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在新年到來之時,央視戲曲頻道《龍鳳呈祥—
2023-01-01 09:53
原標題:孫敬凱執棒保利天歌交響樂團(引題)眾名家加盟天籟2023新年音樂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保利天歌交響樂團昨晚由青年指揮家孫
2023-01-01 09:48
原標題:《劇院魅影》中文版年中從申城開啟全國巡演(主題)上海大劇院首演場次達三十九場,全國首輪巡演預計達兩百場(副題)文匯報記者姜方
2023-01-01 09:48
原標題:吳卓羲:離巢8年,終于有資格挑角色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2022年,吳卓羲帶給觀眾不少驚喜。他先是在《披荊斬棘2》展現出“大灣區喜劇人
2023-01-01 09:49
原標題:2023年書香天津主題系列活動(引題)慶元旦賀新春傳統文化伴你行(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3-01-01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