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聆聽古琴韻律 “簫聲琴韻”琴簫合奏音樂會在天津舉辦 全球觀天下

時間:2023-01-09 13:46: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片)

原標題:聆聽古琴韻律 “簫聲琴韻”琴簫合奏音樂會在天津舉辦

中新網天津1月8日電 (王在御)7日晚,“簫聲琴韻”琴簫合奏音樂會在天津“聲色”劇場舉辦。本次音樂會由天津音樂學院教授李鳳云和王建欣精心準備,獻給廣大聽眾的新年禮物。

7日晚,“簫聲琴韻”琴簫合奏音樂會在天津“聲色”劇場舉辦。王在御 攝

音樂會以李鳳云教授和王建欣教授的琴簫合奏《梅花三弄》開始,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之音韻也。隨后的古琴獨奏《流水》和《廣陵散》是李風云教授多年來音樂會的保留曲目,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結為“知音”的故事家喻戶曉,音樂中巍峨蒼勁的高山,濤洶涌的流水,展現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國人情懷。

天津音樂學院教授李鳳云和王建欣琴簫合奏《梅花三弄》。王在御 攝

據了解,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打譜”工作成為挖掘和傳承古琴藝術的重要內容。音樂會中《頤真》和《山中思友人》為李鳳云教授打譜的曲目,均取自1425年的《神奇秘譜》。《頤真》一曲,據琴史記載為唐董庭蘭所作。《山中思友人》或感時,或懷古,意境悠遠,清幽中有無盡的思念之情。

現場,王建欣教授與李鳳云教授琴簫和鳴外,還演奏了塤獨奏古曲《楚歌》,遠古的蒼涼之聲久久縈繞耳際。隨后的《暗香》是兩位音樂家以宋代姜白石作曲的同名曲旋律即興演奏,一種孤高現于指下,似有寒香沁人肺腑。

據悉,南音,發祥于福建泉州,被稱之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音樂會中兩位教授演奏了南音樂曲《梅花操》和《風打梨》,為聽眾帶來了新年的意外驚喜,用音樂獻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標簽: 梅花三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古琴藝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