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新建成的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開館試營業(引題)
(相關資料圖)
近600年前皇家壁畫“立體重現”(主題)
北京晚報記者 孫云柯 制圖 張存
北京晚報記者 吳鏑 攝
明代皇家壁畫翹楚為何長期默默無聞?不去法海寺如何沉浸式欣賞壁畫藝術?靜態文物壁畫如何動起來、活起來?在京西翠微山南麓的山腳下,一座全新建成的法海寺壁畫藝術館為您揭曉答案。
如今,這座現代化的壁畫藝術館已經開館試營業,沉睡數百年的壁畫變得會“說話”了。1800平方米的展館內,設有4K高清顯示屏原比例還原壁畫真跡,還有球幕影院360度全環繞播放《夢·法海》影片,全程觀展時長可達4小時以上。沉浸式的觀展形式,將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歷史文化藝術體驗。
壁畫中最為精美的“水月觀音”像,觀音身披白紗衣,披紗上綴有一朵朵六菱花,每個花瓣均由48根金線組成。
觀展·亮點
動起來
4小時立體觀賞文物壁畫
法海寺壁畫藝術館位于法海寺山腳下,由原西山翠林茶社改建而成。從門外看,青山翠柏掩映,古色古香,朱漆木門上書“翠微丹青”。推開木門,落地窗內,設置了接待大廳、序廳、壁畫廳、球幕廳、復原廳、尾廳等展示空間,將法海寺壁畫的前世今生、創作細節、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等娓娓道來。
法海寺壁畫隨法海寺一起,建成于明正統八年(1443年)。法海寺的大雄寶殿內,十鋪精美壁畫保存至今。壁畫共繪有77個人物,有男女老幼,佛神菩薩,姿態各異、神情不一,歷經近600年依然色彩艷麗。如今,這些明代壁畫經過數字化復原,得以在藝術館展廳內進行更好的展示。
乘坐電梯下行,負一層的展廳是藝術館的核心展區,序廳里的4塊巨型屏幕首先介紹了法海寺的“五絕”,當展示到法海寺壁畫時,4塊屏幕會全部打通,整體呈現壁畫的空間布局、內容與結構。
再向前走,一幕幕4K高清顯示屏詳細展示了法海寺壁畫的具體內容,顯示的人物、畫面尺寸均1比1還原壁畫真跡,還能動態高清展示局部細節,并配套了詳細的語音講解。
這些精美壁畫來自明代宮廷“工部營繕所”,由畫士官宛福清等15人創作完成,他們采用古代傳統“描金”和“瀝粉貼金”技藝,讓壁畫既金碧輝煌,又有立體浮雕效果。最為精美的“水月觀音”像,觀音身披白紗衣,披紗上綴有一朵朵六菱花,每個花瓣均由48根金線組成,細如蛛絲、薄如蟬翼,閃閃發光,令人叫絕。
“我們通過技術手段,放大、拉近展示局部精彩細節,并逐項介紹壁畫內容,讓觀眾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壁畫,整體觀賞下來時長可達4個小時。”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館長劉曉波介紹,“我們還引入了國內外近百個文物、石窟資料,與法海寺壁畫進行橫向對比,讓觀眾可以更加清晰直觀了解法海寺壁畫的形象來源與影響。”
法海寺文物保管所所長龐獻輝表示,法海寺壁畫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水平,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畫。但是由于法海寺壁畫實行保護性開放,嚴格控制參觀人數和單次參觀時間,真跡也是在避光狀態下進行保護,所以不少人沒有見過壁畫真跡。參觀的游人由于大殿內完全避光,也很難觀賞壁畫全貌,這就為法海寺壁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如今,法海寺壁畫藝術館的建成,讓文物壁畫動起來、活起來,形成了寶貴的數字資產,有助于更多人了解、欣賞和熱愛法海寺壁畫藝術。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通過應用新型的數字技術,突破了原有壁畫展示在空間、時間維度上的限制,擴大了法海寺壁畫數字內容展示的內涵和外延。
活起來
動畫視頻帶來沉浸式體驗
作為藝術館的一大亮點,展廳每到固定時間,所有屏幕都會停止,統一播放法海寺壁畫的動畫視頻,時間可以持續3分鐘左右。此時,整個展廳從頂部到墻壁再到地面,全部變成一個藝術整體,讓觀眾充分享受置身于壁畫藝術世界中的沉浸式體驗。
沉浸式動畫的素材均取材于法海寺壁畫,讓觀眾沉浸環繞在由法海寺壁畫重構的藝術空間中。當所有動畫結束時,所有墻壁將按照法海寺大殿原有的空間結構展示壁畫。此時,現場沒有任何解說,壁畫也是靜靜地展示,讓觀眾仿佛來到了法海寺大雄寶殿的現場。該部分時長約持續1分30秒,然后各個屏幕恢復先前播放的內容。
這樣的沉浸式觀展體驗,對于第一次來到法海寺壁畫藝術館的觀眾來說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全方位的動畫、音效、燈光帶來的是全感官的刺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剛看到整個展廳都在播放動畫時,先是有點吃驚,然后就覺得非常震撼,我當時立即打開手機記錄下了眼前的景象,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一次很美好的體驗。”觀眾楊女士說。
觀展·解碼
細節分析
解開畫師密碼線索
法海寺壁畫的精華之一,是標志性的“水月觀音”像,壁畫主展廳入口處,一個長寬近4米的巨屏就展示了“水月觀音”的壁畫圖像。高清屏幕可以將壁畫的細節放大到極致,清晰地展示每一筆技法,特別是觀音身上的白色披紗,講解視頻通過對比觀音身上左右白紗的畫法,介紹其技法的不同。
與此屏形成三角形布局的還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屏幕,將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像放在一起對比,分析其畫法、構圖的相似和不同之處,特別是介紹了畫師如何在三大士頭部眉眼完全一樣的情況下,通過細節區分開不同的人物形象。
“水月觀音”像旁,墻面上的14米主屏是壁畫廳的主要展示屏幕,分別展示了《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和大雄寶殿東西兩壁的《佛眾赴會圖》。講解視頻首先對二十諸天的每一尊人物單獨進行介紹,讓觀眾對《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有整體的了解。然后會成組進行對比,如七員武將一起并排展示,對比分析畫家在處理同一類形象時如何運用技法做出區分。
“講解視頻還對東、西兩側壁畫的起伏韻律、呼應細節進行了展示,如最西邊的牛頭怪和最東邊的魚精戴的是同一款紅頭巾。這樣的分析可以讓觀眾認識到壁畫雖然畫在東西兩側,但其實是一個有機整體,這是畫師的特意安排,并留下了密碼線索。”劉曉波介紹。
講解視頻接下來對《佛眾赴會圖》進行了詳細解讀。其中關于飛天內容的介紹,逐一展示了飛天形象進入中國后各朝各代的形象,從北魏開始,歷經唐、宋、元,直到法海寺的明代飛天形象,讓觀眾對飛天形象的演變形成直觀的了解。這里還會分析山水、植物的畫法,用宋代馬遠、明代戴進的相應畫作,分析畫師的師承脈絡。
此外,展廳的東西兩墻還分別設置了8個側屏,分別展示了法海寺的8個主題,包括人物形象的流變以及人物服飾、繪畫技法、法器持物等分門類介紹。其中三個側屏分別展示了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鬼子母、大自在天、摩利支天等9尊天神的形象流變,介紹了它們從印度的原始形象,到進入中國后的形象,再到后來如何慢慢演變形成法海寺壁畫中的明代形象。這其中使用了大量國內外博物館文物及石窟壁畫素材進行對比,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美國、英國、日本的博物館文物資料,以及新疆、甘肅敦煌、重慶大足、山西、河北、北京等各地石窟壁畫素材,帶領觀眾增長見識,探索更多未知。
球幕影院
講述壁畫創作故事
展廳內還設有一座360度全環繞的球幕影院,播放《夢·法海》影片,講述了關于法海寺壁畫畫師宛福清創作壁畫的故事。劉曉波前期通過分析壁畫,發現畫師在創作時有多次修改與更新,由此編寫了明正統年間法海寺修建時畫師創作壁畫的故事。
影片故事介紹了法海寺大殿修好后,宛福清率領眾畫師進行壁畫創作。由于他對自己要求過高,內心充滿糾結,遲遲不肯動筆。勞累中他做了一場夢,來到了天國,看到了漫天的諸神以及庭院的山水、植被和百獸,后在韋陀的點化下回到人間,這才猛然意識到要放下執念,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最終,他恍然大悟,率領眾畫師順利完成了法海寺壁畫。
影片中所有的人物、動物形象均取材于法海寺壁畫,并通過3D建模展示出來,帶領觀眾穿越回到明朝建寺之初,回顧當年文人畫師的創作風采。觀眾可以在直徑8米的球幕影院中看到立體的三大士及二十諸天的神像,也可以看到金毛吼、鸚鵡等神獸的身影。最終滿天諸神在宛福清等人的創作下出現在大殿之中,然后慢慢歸位到墻壁上成為2D的壁畫,并逐漸“活”起來呈現在觀眾面前。
觀展·提示
■地點:北京市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模式口北街甲47-1號(法海寺森林公園停車場對面)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10點至17點,周一閉館(節假日另行安排)
■票價:每人98元至168元(早鳥價格80元至168元),可通過“法海寺壁畫藝術館”公眾號預約購票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全新建成的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開館試營業(引題)近600年前皇家壁畫“立體重現”(主題)北京晚報記者孫云柯制圖張存北京晚報記者吳鏑攝
2023-01-30 14:40
原標題:中國脫口秀赴美巡演(主題)首站西雅圖,單場時長3小時(副題)解放日報訊(記者諸葛漪)美國當地時間1月27日晚,位于美國西雅圖市中
2023-01-30 14:51
原標題:真人秀,核心應該是“真”大眾日報記者朱子鈺大眾日報實習生韓鈺綜藝《無限超越班》自開播以來熱度不斷,作為一檔演技競技類真人秀節
2023-01-30 13:42
原標題:禮在時光里的變遷大眾日報記者于國鵬大眾日報通訊員王君春節前后,免不了串門走親戚。所謂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各地禮俗往往有些
2023-01-30 13:54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外國友人“邂逅”山東年俗同享“中國年味”中新網濰坊1月29日電?作者:孫婷婷趕年集、舞龍表演、貼春聯、寫福字、包餃子
2023-01-30 13:47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總票房破21億美元中新社洛杉磯1月29日電(記者張朔)《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Wate
2023-01-30 13:55
原標題:影院春節一天的收入相當于此前兩月總和(引題)影院復蘇靠什么?(主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實習記者付垚記者吳陽“這個春節每天都是7
2023-01-30 13:48
原標題:宋元明三代的建陽坊刻小說涂秀虹作為宋元明三代刻書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陽,僻處東南邊隅、閩北叢山深處,卻長期為古代小說之編刊中心,
2023-01-30 11:34
原標題:韋應物《滁州西澗》是否有寄托徐楠韋應物七絕《滁州西澗》,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一類讀者只是愛重詩人那“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
2023-01-30 11:55
原標題:年味濃郁!花式作業讓學生走近傳統文化文匯報記者張鵬這個新年里,嘉定區盧灣一中心實驗小學三年級5班的儲菲婉和爸爸媽媽一同制作了佳
2023-01-30 11:38
原標題:年味淡了嗎陳俊江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嗎?過年了,常聽有人感慨年味淡了。這個話題有點意味。年味是個什么味?有人說年味是傳統年俗的
2023-01-30 11:51
原標題:“百花迎春”大聯歡奏響春天序曲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賴睿)作為中國文聯已有20年歷史的重要品牌活動,“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
2023-01-30 11:57
原標題:苗族“跳月”鬧新春?1月29日,苗族群眾在中排村參加“跳月”活動。當日是大年初八,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龍山鎮中排村
2023-01-30 10:33
原標題:天津市2023年新春演出季上演室內樂演出(引題)天交演奏家演繹“月章星聚”(主題)今晚報記者高麗近日,作為“百戲迎春萬象新——天
2023-01-30 10:39
原標題:第95屆奧斯卡獎公布提名名單(引題)楊紫瓊獲最佳女主角提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1月24日公布了第95
2023-01-30 10:42
原標題:大美中國色,綻放穿越千年的文化自信(主題)兔年第一聲驚嘆,屬于春晚節目《滿庭芳·國色》帶火的“色彩新潮流”(副題)文匯報記者
2023-01-30 10:36
原標題:從上海“笑”到北美,笑果脫口秀西雅圖站拉開巡演大幕文匯報記者王筱麗“誠意滿滿”“沒有最炸只有更炸”“親眼見到了屏幕上欣賞已久
2023-01-30 10:50
原標題:《倒馬金槍傳》的前世今生徐德亮京派評書《倒馬金槍傳》的第七卷和第八卷馬上就要出版了,可喜可賀,不妨聊一聊我與這部評書的淵源。
2023-01-30 09:35
原標題:北京京劇院創作的現代京劇《石評梅》進行二輪演出(引題)“因角兒創戲”北京京劇院“試”對了(主題)近日,北京京劇院創作的現代京
2023-01-30 09:42
原標題:以“城”為本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引題)中軸線保護區域范圍邊界劃定(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邁上新臺
2023-01-30 09:35
原標題:線下81場演出吸引3萬觀眾線上26場演出近3000萬人次觀看(引題)京演集團迎來兔年開門紅(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
2023-01-30 09:47
原標題:“史上質量最高春節檔”圓滿收官(引題)北京出品電影贏得滿堂彩(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2023年電影春節檔以67 58億元總票房和“史
2023-01-29 17:39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原聲音樂專輯正式上線今年的春節檔可謂是百家爭鳴,大片云集,這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要數由張藝謀執導,沈騰、易烊千璽
2023-01-29 16:46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講的是人情冷暖由靳東、宋佳領銜主演的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日前收官。該劇導演費振翔近年來執導的劇集涵蓋古裝劇、都
2023-01-29 16:43
原標題: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孫小雪玉兔迎新禧,電影開門紅。2023年開年,中國電影開局贏得好彩頭。據
2023-01-29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