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狂飆》迎來大結局(引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民追劇 魅力何在(主題)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要說最近熱度最高的電視劇,非《狂飆》莫屬。昨晚,這部由徐紀周導演,張譯、張頌文領銜主演的掃黑題材作品,在愛奇藝平臺播出大結局。和以往的掃黑劇不同,《狂飆》的結局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爽文模式”,雖然主角安欣在指導組的配合下摧毀了高啟強為首的強盛集團,但他的戰友李響、徒弟陸寒等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徐紀周解釋:“現實中掃黑除惡的情況可能更為嚴峻,而我們的政法隊伍付出的犧牲更加驚人,我們想告訴大家,掃黑除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一組真實群像
《狂飆》吸引眾多觀眾追劇的原因之一,便是劇中亦正亦邪的角色設計,使得劇情撲朔迷離、懸念迭起。當劇集完結,不少人發現劇中幾乎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最大的反派角色高啟強曾經是個受人欺負、令人心疼的老實魚販;刑警隊長李響選擇以“同流合污”的方式獲得深入黑惡勢力的“入場券”,卻最終發覺自己的路走不通;曾經與安欣并肩作戰的緝毒隊長楊健則是在黑惡勢力的腐蝕中一點點失去初心……復雜的角色設計讓觀眾深切地體會到劇情的真實感,并開始在過往的掃黑大案中尋找角色原型。
三個時空交錯的敘事方式,也帶給觀眾新穎的觀劇體驗。人們一起目睹20年前意氣風發的安欣用圓滑世故的外表保護自己、蟄伏多年,直至滿頭白發;一起見證受盡欺凌的高啟強一步步崛起,成為京海市最大的黑惡勢力。徐紀周解釋:“時空交錯中人物身份的更迭和改變,會令觀眾對人物命運產生唏噓,喚起他們強烈的共情。”
“吃飯”戲出彩
在一眾以緊張刺激的破案、槍戰片段為主的掃黑劇集中,《狂飆》顯得尤為生活化,尤其是“吃飯”的鏡頭頗多。
前期,豬腳面、腸粉等既富有地方特色又接地氣的小吃出現,一下子就將廣東街頭市井的煙火氣傳遞給屏幕前的觀眾。關于為何選擇廣東,以及拍攝大量吃飯情節,徐紀周都表示是為了“避免觀眾審美疲勞”:“以往的警匪片很多都喜歡去拍重慶或者東北,我們選擇廣東,也能讓作為一個北方人的我保持好奇心和創作欲望。”
隨著劇情的發展,許多重要的情節推進,都是在飯桌上完成的。安欣與高啟強從春節的一頓餃子結識,之后的很多次見面都在吃飯。包括兩人在立場上的拉扯,也往往是通過安欣一句“你跟我一塊回頭”,高啟強一句“你跟我回家吃飯”來進行的。一方面,“吃頓飯把事情辦了”的橋段相當符合中國人的認知,帶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每次吃飯又都不單單是在吃飯,角色之間精妙的臺詞設計,話中有話,話里藏刀,讓觀眾在感慨語言的藝術之余,也感受到每一頓飯的緊張程度絲毫不亞于“拿槍互指”的傳統警匪片情節。這便是《狂飆》的特別之處、魅力所在。
對片中高啟強多次想通過“吃頓便飯”尋找機會拉攏指導組的情節,中紀委網站也作出更深刻的解讀:“一頓飯、一杯酒看似小事,實際上卻往往是通向腐敗深淵的開端。黨員干部、公職人員要謹防‘溫水煮青蛙’式的‘圍獵’手段,切不可麻痹大意、因小失大。”
演員“二創”加分
《狂飆》的好評如潮,當然少不了“全員戲骨”的演員陣容加持。實際上,不少網友津津樂道的“名場面”的誕生,都是演員們在現場飆演技的“二創”成果。
除了為導演貢獻“豬腳面”的名場面,張頌文還在飾演魚販時,加入了在魚缸里洗手的生動細節。他透露,這是在市場買菜時看到,并納入自己的表演中來的。
表彰大會上,安欣上臺時在繃帶里藏了部手機并撥通李響的電話,借發表感言的機會說服對方做一名為正義而戰的警察。當安欣發言完畢,鏡頭切到淚流滿面的李響時,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番話是說給李響聽的,鼓勵他說出實情。這一段情節,是張譯在現場調整劇本時想出來的。飾演安欣師傅曹闖的演員郝平贊嘆:“這場戲改得非常非常棒。”
結局略顯潦草
一眾好評之中,也有觀眾認為,相比前面的環環相扣,《狂飆》的結局略顯潦草。例如楊健為了伺機潛逃,讓妻子孟鈺對安欣下毒的劇情,無論是孟鈺選擇去投毒,最后卻又選擇將毒品放進自己杯子里的矛盾行為,還是身為專案組副組長的安欣明知可能被下毒仍然選擇喝掉的情節,都有些經不起仔細推敲。還有楊健被捕的過程,在楊健已然對警方開了兩槍的前提下,指導組組長徐忠叫來整支緝毒隊直面威脅,通過“點名”感化楊健,也讓許多觀眾覺得是為煽情而煽情,覺得徐忠這個角色成為了升華主題的“工具人”。
還有最終導致高啟強落網的關鍵因素,即他與養子高曉晨以及養女黃瑤的反目,以及安欣從孟鈺到高啟蘭再到最后突然與小五發生的情感線,都缺乏更豐富立體的故事鋪陳,有些突兀。
總的來說,《狂飆》作為一部“高開瘋走”的優秀影視劇作品,它也有一些瑕疵。
上一篇:焦點快播:產量高整體品質不高 輕喜劇也救不了的“中年懸浮”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狂飆》迎來大結局(引題)全民追劇魅力何在(主題)新民晚報記者吳旭穎要說最近熱度最高的電視劇,非《狂飆》莫屬。昨晚,這部由徐
2023-02-02 15:39
原標題:產量高整體品質不高(引題)輕喜劇也救不了的“中年懸浮”(主題)記者 師文靜在熱度很高的科幻劇《三體》、刑偵劇《狂飆》的夾擊下
2023-02-02 15:42
原標題:上海歌劇院2023年演出季:歌劇經典煥新,愛讓冰雪消融(引題)《波西米亞人》《托斯卡》打頭陣(主題)解放日報記者吳桐最近,意大利
2023-02-02 14:54
原標題:《狂飆》上演大結局觀眾還想再看50集(引題)最后一“飆”意猶未盡(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昨晚,隨著最后兩集大結局的播出,《狂飆
2023-02-02 14:40
原標題:開年上演現象級“出圈”《狂飆》“狂飆”的背后中新社北京2月2日電(記者高凱)2月1日晚,39集掃黑除惡題材劇《狂飆》收官,開播以來一
2023-02-02 14:52
原標題:大唐遺寶在吉林展出:重現盛世燦爛文化中新網長春2月1日電(譚偉旗)彩繪釉陶騎馬女俑、“十四兩三分”墨書銀碗、三彩三足罐、彩繪打馬
2023-02-02 14:44
原標題:我們算了下,《狂飆》竟然怒刷了120條熱搜中新網2月2日電2023開年爆款劇《狂飆》2月1日晚迎來大結局。不過,《狂飆》的熱度并沒因劇情
2023-02-02 14:40
原標題:佛山元宵歡樂夜系列活動即將上演(引題)15場嶺南民俗活動“鬧”元宵(主題)羊城晚報訊記者景瑾瑾報道:2月1日,“最嶺南之佛山元宵
2023-02-02 13:36
原標題:營業性演出場次9400余場、票房收入3 78億元、觀演人數323 80萬……(引題)春節假期演出市場強勁復蘇(主題)姜琳琳中國文化報記者劉
2023-02-02 13:39
原標題:將一本書的表情進行到底何啟明《百手聯彈》是作家葉夢從1997年開始,歷經20年的一次文學創作實踐。她以散文的形式,為100位藝術家進行
2023-02-02 13:33
原標題:廣州再添一座新美術館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李巧蓉)經過四年的籌備和建設,2月1日,位于廣州番禺的“另一個美術館”正式開館,廣州
2023-02-02 13:49
原標題:描繪原生態傳統圖景,塵封數十年后——(引題)黃胄藏“樂亭皮影”炎黃藝術館首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半個多世紀以前的皮影從
2023-02-02 11:51
原標題:農民畫里寄鄉愁中國文化報駐江蘇記者王煒走進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冶山街道,農民畫之鄉的鄉親們正熱熱鬧鬧地忙年。六合農民畫非遺傳承
2023-02-02 11:32
原標題:圖片新聞春節期間,中國美術館以精心策劃的“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賀新春之禧。精品展展出了近600件征集作品,另有中國美
2023-02-02 11:45
原標題:非遺過大年:讓傳統節日過得生動中國文化報記者?王彬如果你幾年沒回家鄉,再回來,鄉愁中可能要夾雜一些游客心態了。這倒不是因看得
2023-02-02 11:39
原標題:張頌文、《孫子兵法》、江門街景……都被帶火啦!(引題)《狂飆》一路狂“飆”(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兔年剛到,電視劇《狂飆》
2023-02-02 11:45
原標題:電影“周邊產品”是門好生意嗎經濟日報記者姜天驕□隨著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影市場產業鏈不斷延長,基于熱門影片推出的衍生品逐步
2023-02-02 10:33
原標題:湖北陽新民俗文化鬧元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易相志2月1日,湖北省陽新縣舉辦“稚域之春”新春文化節活動,濃郁的地方民俗
2023-02-02 10:36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點亮元宵節夜空的花燈匠人元宵節(淄博花燈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前夕,記者來到山東淄博,走近傳統花燈制作
2023-02-02 10:54
原標題:東城增文化產業空間15萬平方米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瑤)近日,東城區召開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東城區高質
2023-02-02 10:42
原標題:新春惠民公益鑒寶活動開場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西城區琉璃廠文化街“萃珍齋”里,不少市民一大早就排起隊,帶著自己的“寶
2023-02-02 10:38
原標題:這個春節,我們一起看電影從大江南北電影院里人潮涌動,到一張張社交平臺上“曬”出的電影票根;從2023年春節檔創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
2023-02-02 09:37
原標題:小而美盡精微(主題)——中國美術館千幅“小畫”迎春光(副題)聞逸方寸之間,能容寰宇萬象;咫尺之內,可收世間百態。癸卯新年之際
2023-02-02 09:46
原標題:北京751園區——(引題)工業遺址時尚氣息(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潘俊強走進北京751園區火車頭廣場,工業風與時尚感撲面而來。一列上世
2023-02-02 08:49
原標題: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引題)森林劇院沉浸體驗(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在上海奉賢,有座建在森林中的藝術空間,名為“
2023-02-02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