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發布,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申報的“蚜繭蜂防治寄生性天敵蚜蟲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7月18日,2022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昆明舉行,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研究員、該項目第一完成人余硯碧代表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上臺接受表彰。
“小蟲立大功”的背后,是一群誓為“蜂”狂的科研人突破窠臼,一足一印為“綠色發展”譜寫的詩行。
(資料圖片)
天下苦“蚜”久矣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天敵,每一種害蟲都是另一種昆蟲得以延續的食物。此消彼長,循環往復,維護著農業的生態平衡。不可避免地使用農藥,殺死了害蟲也殺死了天敵,同時導致土壤、空氣、水體污染,土地板結,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
煙草是支撐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但是,煙草蚜蟲是煙葉的主要害蟲之一,其一年可繁殖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一只蚜蟲可能會復制出上億只。它們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破壞細胞,遏制煙草生長發育,煙草經濟損失率最高可達40%,給行業原料“第一車間”的煙葉生產帶來嚴重掣肘。
“小蟲鬧大災”。蚜蟲不僅危害煙葉,也危害小麥、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多種作物,而且還是傳播煙草花葉病,黃瓜花葉病的主要媒介。然而,蚜蟲的人工防治卻很難,使用化學殺蟲劑防治雖然見效快,但容易造成農產品上的農藥殘留超標。唯有釋放蚜蟲的天敵——蚜繭蜂“以蟲治蟲”,才是最優選擇。
蚜繭蜂屬于蚜蟲的寄生性天敵,體長僅有0.8~2.6毫米,被蚜繭蜂寄生的蚜蟲由于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則逐漸僵化死亡,只剩軀殼。一只蚜繭蜂可消滅50~100只蚜蟲。
世界上按照生物相克研究繁育蚜繭蜂者眾,但是,蚜繭蜂繁育是一項工序多、時間長的系統性工程。接蚜、接蜂、繁蜂技術要求高、人力物力投入大,連僵蚜計數都耗時費力。且因冬天氣溫較低等影響,僵蚜質量控制難、保存時間短,無法長途運輸,每一個環節都難以攻克,故而,蚜繭蜂的繁育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大多為“自用自養”“隨養隨放”,很難大規模應用于煙田。
磨礪“以蚜還蚜”刃
“云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煙葉產區,必須帶頭走好綠色生態發展之路。蚜繭蜂技術的探索研發,是挑戰,更是責任。”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李光林說。
1997年,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植保團隊帶頭人楊碩媛開始研究如何通過人為干預應用蚜繭蜂防治蚜蟲,進行了數千次大膽探索試驗,取得了初步成果。
隨后,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成立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并將“寄生性天敵蚜繭蜂防治蚜蟲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升級為重大專項。學植保專業的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時任科技處副處長余硯碧成為首席研究員。團隊成員中既有資深的煙草研究員,也有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院校畢業的青年科技人員,以及來自煙葉生產最基層的技術推廣人員。團隊主要成員30余人,參與人員幾十人。
他們篩選了包括烤煙、蔬菜、禾本科作物等100多種植物來嘗試繁育蚜蟲,實驗煙蚜越冬種群保育。圍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開發、產業化應用、生態效應評價等方面,布局了16個重大科技項目專項進行攻關。
盡管一次次的失敗,但團隊成員毫不氣餒,堅持一絲不茍地“大技雕蟲”。
在團隊合力攻堅下,最終探明了云南蚜蟲與蚜繭蜂種群分布特征、主要農作物蚜蟲危害規律;解析了煙蚜繭蜂寄生特性相關的重要基因家族和自然種群基因組遺傳多樣性特征。
團隊嘗試用“植株繁蜂法”和“漂浮幼苗繁蜂法”,但存在僵蚜難以在短時間內集中形成,有翅蚜、未寄生蚜、雜質混雜其中。為此,團隊在玉溪市紅塔區馬橋基地建成了50個漂浮育苗大棚、2套蚜繭蜂僵蚜自動收集生產線,這是全球最大的蚜繭蜂僵蚜產品生產基地,保障了高密度均質繁蜂技術繁育的僵蚜率超過90%,僵蚜量可達10萬頭/平方米,較國內之前報道的2萬頭/平方米繁蜂量提高了約5倍。昆明、曲靖、紅河、楚雄、大理、保山等州(市)也建立了繁殖基地。
為加快精準確定煙蚜繭蜂的畝均釋放量,該團隊成員楊海林博士在設備不夠齊全的條件下直接為蚜繭蜂做解剖,探究煙蚜繭蜂產卵量。
針對僵蚜苗釋放過程中存在的僵蚜質量控制難、保存時間短、運輸難、放蜂精準度差、自動化程度低、區域繁放成本過高等問題,通過研究及技術探索,團隊發明了蚜繭蜂高密度均質化擴繁技術,建立了工廠化高效僵蚜繁育技術體系;研發出僵蚜數字圖像識別、全自動僵蚜采選、分裝、儲運技術及配套設備,產品質量穩定;突破了寄主培育密度、光照、蜂蚜比、病害防治等關鍵核心技術,集成創建了“均質繁蜂—無損收集—高效分離—自動計數—精準分裝—儲運一體—精準釋放”的全鏈條僵蚜產品開發及應用技術體系,形成了自主掌控的“繁、收、儲、運、用”全鏈條專利技術,貨架期≥25天,實現了僵蚜產品的工廠化開發及產業化應用。
隨后,團隊又構建了適合于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需求的放蜂方式。如僵蚜盒式產品,適合露天農業應用;僵蚜袋式產品,適合設施農業應用;無人機精準投放產品,適合大規模投放應用。
一開始推廣煙蚜繭蜂防治技術的時候,煙農總是不相信小蟲子能夠起到大作用,笑著說這是小孩子玩的“斗蟲”游戲。團隊高級農藝師谷星慧就扎根村子里,租地在田間做實驗,直到煙農親眼看見“小蟲子”也是“百萬雄兵”。
蚜繭蜂與蚜蟲之間,就像一個愛恨糾纏、生死與共的故事。只要遇上,蚜繭蜂就“對標對靶”產卵在蚜蟲體內,幼蟲會變成蛹。蚜繭蜂的幼蟲發育完成的同時會把蚜蟲從內到外吃得只剩下外殼,終結蚜蟲的一生,最終從蚜蟲的身軀上鑿洞而出。而雌性蚜繭蜂出殼后,還會繼續尋找蚜蟲產卵。蚜繭蜂生命周期僅一周左右,當其依附的專性寄主蚜蟲數量下降到臨界點,食物鏈斷開,蚜繭蜂就不會再繁殖而自然死亡,不會出現種群暴增打破生態平衡的問題。長期應用蚜繭蜂防治蚜蟲的農業區田間,因不需要施用其他農藥,如瓢蟲、食蚜蠅、麗蚜小蜂等一些害蟲的天敵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護。
“我們創制了多種蚜繭蜂產品,國外應用成本約350元/1000頭,我們的應用成本(含運輸、放蜂等費用)<5元/1000頭,保障老百姓用得起。此外,還分類制定了蔬菜、桃樹、油菜等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規程,為提升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煙糧協同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團隊成員、昆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農藝師詹莜國介紹。
蟲界“兵團”顯身手
2009年,蚜繭蜂應用在云南煙區啟動;2012年,在云南主要煙區全覆蓋;2014年,開啟全國煙區應用之程;2018年,全國植煙面積全覆蓋,大農業推廣面積超過煙草;2019年,在第三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共同召開的區域病蟲害治理會議上,該項技術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面向全球推介的重點技術。
為推廣應用蚜繭蜂的技術,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玉溪和大理建立了兩個省級技術培訓基地,其余煙區則分別建立了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專業化分工明確的繁蜂基地,負責本區域的技術培訓及適宜本區域的保種技術、散放技術研究。2010—2022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系統培訓運用蚜繭蜂技術骨干1萬余人次。同時,在示范區培訓了50萬名煙農。
據介紹,蚜繭蜂防治一畝地一次放蜂只需要4~5元的成本,而一個生產周期只需要投放1~2次,每畝地一個周期只需要10元錢左右。
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龔楊村通海宏順源育苗專業合作社的張建雄說,他們2018年開始應用蚜繭蜂防治,綜合對比,化學農藥防治每畝地一個周期的成本約為70~140元,而蚜繭蜂防治只需要8~10元。
自2010年以來,蚜繭蜂在烤煙和油菜、十字花科蔬菜、糧食、水果等其他農作物上累計推廣超過1400萬公頃,綜合防治效果高達80%以上,直接受益農戶達100余萬戶,減少化學農藥施用3308噸,挽回經濟損失203.45億元,累計節約防治成本60.89億元。
2022年11月,團隊攜帶該項目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中國—東南亞跨境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國際研討會,與會代表對其交口稱贊;12月,該重點技術作為“云南特色綠色產品”,受邀亮相聯合國在加拿大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會場,向全球推介,引起強烈反響。
今年4月4日,中國煙草總公司公布2022年度科學技術獎勵決定,《蚜繭蜂產品工廠化開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尤輝介紹,蚜繭蜂科研成果產業化先后轉化相關專利27項,產品遠銷5省。按照烤煙每畝800頭、大農業300頭的蚜繭蜂“放蜂”標準,僅2022年,全省推廣蚜繭蜂90余萬公頃,其中烤煙40余萬公頃,大農業50萬公頃。這只是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系統秉承綠色發展理念,自立自強研發綠色防控核心“芯片”的其中一項。該局(公司),還將持續破解綠色防控“卡脖子”技術難題,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高質量發展構筑起“綠色譜系”,為轉型升級積聚起“綠色動力”。
作者:雷麗清 莊浩
標簽:
上一篇:安徽省壽縣呂圩村:畜禽養殖發展旺 鄉村振興譜新章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打開藝術之門”上演爵士×世界音樂馬拉松(引題)12小時音樂
2023-08-07 12:03
原標題:以水墨現漓江氣韻畫家陽光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中新網北京8月6
2023-08-07 11:00
原標題:中央歌劇院紀念18位前輩藝術家音樂會上演(引題)“樂光永熠”
2023-08-07 10:53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2023八月合唱節正式啟幕(引題)多民族“聲生和鳴”
2023-08-07 10:52
原標題:“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在這里留下了什么故事?電影《長安三萬
2023-08-07 11:04
原標題:首屆朝陽捌月全民藝術節在京開幕8月5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
2023-08-06 15:58
原標題:電影《孤注一擲》舉行反詐公益場太原民警開展反詐大講堂中新網
2023-08-06 16:06
原標題:在這里仰望紅山親近自然沐浴文明光明日報記者高平見習記者閆叢
2023-08-06 10:52
【視線】原標題:大運會帶貨能力強勁(主題)吉祥物“蓉寶”等文創產品
2023-08-06 10:06
【藝評】原標題:在生活的夾縫中熱烈逐夢蘇墨近期,電影《熱烈》上映,
2023-08-06 10:01
原標題:中國情景喜劇30年,逗笑觀眾越來越難?澎湃新聞記者?黃小河據
2023-08-06 09:54
原標題:吉劇高研班在長春開班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彭
2023-08-06 10:05
原標題:《封神》,“封神”了嗎?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記者上官云)自
2023-08-06 09:56
原標題:家鄉的炊煙雨凡“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
2023-08-06 05:53
原標題:徽州臭鱖魚阮文生一小塊臭鱖魚,在我嘴里熱鬧了。好比阿慶嫂、
2023-08-06 06:02
原標題:走進博物館,還得愛上博物館陳俊宇今夏,“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2023-08-06 05:53
原標題:“童畫”世界8月3日~7日,國際兒童畫展中國巡展暨慶祝聯合國成
2023-08-06 06:00
原標題:蘋果方寸你在屋后種下三株蘋果樹有一株會屬于我開花結果,再自
2023-08-06 05:55
原標題:這幅《蘭竹圖》里藏著一對紅藍CP→中國美術館正在舉辦《墨韻文
2023-08-05 22:54
原標題:暑期看展覽丨打卡!博物館展訊速覽共饗文化盛宴國家文物局發布
2023-08-05 20:57
原標題:簡牘中國|“冷門”不冷“絕學”有繼千年簡牘煥發時代光彩新華
2023-08-05 17:57
原標題:許知遠攜《青年變革者》續篇回歸:講述走向世界的梁啟超工人日
2023-08-05 16:57
原標題:《芭比》電影上映,市場掀起“粉色風暴”(引題)64歲芭比IP緣
2023-08-05 14:53
原標題:“尋幽探勝——國家圖書館藏三山五園輿圖及園林主題文化藝術巡
2023-08-05 15:06
原標題:暑期檔多部影片上演票房逆襲本報記者王金躍暑期檔電影市場火熱
2023-08-05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