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90后小伙呂記文返鄉記

時間:2022-04-25 13:49:27    來源:中國農網    

當下,正處春耕播種的關鍵時節。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的紅土地上,打塘送農家肥的機械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農民們搶抓節令,深耕細耙,整地理墑。

“我家今年種煙22畝,整地、理墑、打塘、放糞工作已基本完成,化肥、薄膜也買了,等下一場好雨了,就能集中移栽煙苗了……”正在地里操作農用機械的馬龍區舊縣街道舊縣社區曹家房二社呂記文說。

呂記文出生于1993年,初中畢業后,他便到昆明一家汽車修理廠當了3年修理學徒工,每月工資2000多元,只能保障自己的生活開銷。

呂記文的父親呂關所回憶說,自1982年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家里就一直種植烤煙,已足有40個年頭。以前種煙七八畝,都是用牛耕地、理墑,人工打塘、放糞、移栽、澆水、蓋膜,又苦又灰又累,一年收入才4-5萬塊錢。

也許是受父母多年種植烤煙的影響,呂記文從小對烤煙種植流程、技術、方法就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呂記文也長大成人。一家7口人生活重擔自然而然也就落在了自己肩上。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呂記文一下沒了主意。

近年來,馬龍區積極努力鼓勵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回鄉發展,從事烤煙、花卉、蔬菜等產業。呂記文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家里有幾十畝好田好地,外出打工微薄的收入很難維持家庭的生活,更照管不到年長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兒,于是就下定決心返鄉種植烤煙。

幾年的辛苦努力,呂記文學會了開拖拉機、農用車、植保無人機等各種農用機械,實現了機械化、規范化種植烤煙,種煙收入12萬多元。

為盤活家里的土地,呂記文還輪作種植青花蔬菜10余畝,增收6萬多元,同時還養牛、養雞,走多業發展的路子。去年,呂記文一家全年收入達到20萬元,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家里新蓋了一幢樓房,建設了新式烤房,購買了一臺12萬元煙草專用深耕、理墑、打塘一體機,以及農用車、面包車、抽水機。

2021年,呂記文還加入了馬龍區金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聘為植保無人家操作員。他靠勤勞的雙手和科學種煙,走上致富路,成為十里八鄉的種煙能手,讓周邊老百姓看在眼里、羨慕不已。

在呂記文的影響下,當地返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通過努力蓋了新磚房、買了轎車,過上了向往的美好生活。有的還當上拖拉機機手,服務其他煙農,積極主動幫助其他煙農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呂記文說,他將繼續努力帶頭科學種煙,種出優質煙葉,帶著大伙兒共同致富。

作者:陳國林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郜晉亮

標簽: 農用機械 外出務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